叔本華:在小事上沒良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必定耍流氓

叔本華:在小事上沒良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必定耍流氓

叔本華:在小事上沒良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必定耍流氓


叔本華是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他從人生哲學的高度無比正確地指出:“一個在小事上沒有良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將是一個流氓無賴。”

一個人的智慧源自母親,而一個人的性格則源自父親。缺乏父愛的人不夠勇敢,缺乏母愛的人則不夠智慧。既缺乏父愛,也缺乏母愛的人,既沒有智慧,也沒有勇氣。叔本華多次強調這一點,觀察一個人就必須觀察他的父母,我們考慮一個人的時候首先必須考慮他是誰的兒子,如果我們知道他的父母的情況,那麼便可推知其子女的相關情況。


叔本華:在小事上沒良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必定耍流氓


叔本華還強調說:“一個人的品格,無疑是他的父親遺傳給他的。”叔本華的這些觀點,聽上去就會讓人感覺很有道理。只不過,這個情況是否適用於他叔本華自身呢?叔本華的父親據說很有錢,他的父親逝世之後給叔本華留下了一大筆遺產,至於什麼地方遺傳自他的父親,比起遺產來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源自他父親的這筆遺產讓叔本華的一生都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叔本華:在小事上沒良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必定耍流氓


叔本華他自己說一個人的智慧源自他的母親。那麼,據說叔本華和其母親的關係十分糟糕,最後到了不得不公開決裂的地步。我在此有一個疑問,叔本華的少年是不是缺乏母愛?如果他缺乏母愛,叔本華的智慧是從哪裡來的?


叔本華:在小事上沒良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必定耍流氓


關於這個問題,我至今也是沒有完全想清楚。不過,正如叔本華在《康德哲學批判》的開篇引用伏爾泰的名言所說的:“真正的天才,尤其是開闢新途徑的天才,他們可以鑄成大錯而不受責難,這是他們的特權”。所以,即便叔本華的上述關於智慧源自母親、勇氣源自父親的觀點是錯的,因為叔本華是開闢新途徑的天才,他開闢了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和唯意志論,所以我不打算責難他,何況這本身未必錯,即便錯了也不是什麼大錯。

一個在小事上沒良心的人,他在大事上也必定是流氓無賴,這個觀點我是極其承認的,我相信目前我們許多世界人民都承認這點。


叔本華:在小事上沒良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必定耍流氓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實際上“細節還決定一個人的人品”,一個人在小事上沒有良心,在大事上也必定沒有良心,其人品就好不到哪裡去。因此,我們可以從一個人性格上的細枝末節之處,窺一斑而見全貌,就像見一葉落而知秋至,一個面色不改能將自己養了多年的寵物重重摔死的人,有朝一日他也會毫不留情地殺死他想殺死的人。


叔本華:在小事上沒良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必定耍流氓


一個人的本質,是從來不會發生改變的。一個好人永遠是好人,他不會變壞。相反地,一個壞人永遠只能是壞人,他永遠不會變好,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相信壞人會變好,所謂“浪子回頭”只是騙人的鬼話,而我國古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卻是千真萬確的。一個人在七八十歲的老年的時候,他的本質依然和他七歲的時候一模一樣。據此可見,我們對那些壞人,就不能心存僥倖,千萬不要以為他會變好。如果你一旦通過他的外在的假象上當受騙,那麼就必然付出相應代價。


叔本華:在小事上沒良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必定耍流氓


林語堂《蘇東坡傳》中記載的一個故事,很能證明叔本華上述觀點的真理性。說是蘇東坡和章惇年少時是好朋友,他倆一同出行,路經仙遊潭,潭下就是絕壁,十分危險,他倆小心翼翼過去了,章惇卻走過危險的獨木橋對岸題寫“蘇軾、章惇到此一遊”之類的文字,蘇東坡於是拍著章惇的肩膀說道:“你將來必定喜歡殺人”,章惇不理解蘇東坡的話於是問道:“為何這樣說?”蘇東坡解釋說:“你膽子大到連自己的性命都不顧,將來必定喜歡殺人。”


叔本華:在小事上沒良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必定耍流氓

蘇軾石像


若干年後,章惇當上了大宋王朝的宰相,確實是心狠手辣。


叔本華:在小事上沒良心的人,在大事上也必定耍流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