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地域文化(二)

羅卷戲

河南滑縣:地域文化(二)

羅卷戲 ( 大鑼戲 ) 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稀有劇種,起源於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屬宮廷戲,北宋滅亡時流落民間,逐步發展而成。滑縣萬古羅卷戲 ( 大鑼戲 ) 劇團是這一劇種全國僅存的表演藝術團體之一。

羅卷戲的音樂唱腔結構為“曲牌體”,但也融入了很多板式,音樂組成屬北曲系統。曲牌、板式分文武兩類,結構繁雜嚴謹,伴奏樂器有大笛、小笛、悶笛、 竹笛 ( 伴奏以笛為主 )、笙、二絃、三絃,在打擊樂中配有其它劇種沒有的四大扇、大號 ( 尖子號 )、定音鼓、 手鈴等,演員有武生、武旦、武花面之分,臉譜有別於其它劇種,表演粗獷豪放、高亢激昂、大扭大擺、場面宏大,形成了獨有的舞臺藝術風格。

據滑縣戲志記載,明末清初羅卷戲 ( 大鑼戲 )“公聚班” 座班西萬古村。清雍正年間,羅卷戲 ( 大鑼戲 ) 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班社無處不有,足跡幾乎遍佈全國。隨著清王朝對該劇種及其藝人的壓制、誹謗,使其逐漸走向衰亡,但是,滑縣萬古“公聚班”仍堅持不斷演出,抗日戰爭時期受挫。1945年,滑縣抗日政府在政府駐地中冉村舉行全縣民間文藝匯演,西萬古羅卷戲 ( 大鑼戲 ) 又組班演出,之後自行解散,羅卷戲 ( 大鑼戲 ) 在全國消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萬古鑼戲藝人自發組織成立“滑縣羅卷戲(大鑼戲)劇團”,走街串巷,趕赴廟會, 搭臺演唱,曾火紅一時,文革期間,劇團解散,羅卷戲 ( 大鑼戲 ) 在全國絕跡。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部分藝人組團試圖東山再起,但由於該團是群眾自發組織,所以時合時散,極不穩定。目前,除部分老藝人外,青年藝人為數不多,急需搶救、傳承。

2007年這一稀有劇種列入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道口錫器

河南滑縣:地域文化(二)

道口錫器也叫道口點銅或點錫,因其工匠能將銅絲無痕鑲嵌於錫器口頸邊緣或鑲嵌為精美圖案的獨到工藝而得名。曾被列為河南名貴特產之一。

《滑縣誌》記載:“清乾隆年間,山西洪洞縣劉老藝人流轉道口開設‘同太’號錫店,距今已有200 餘年。”劉老藝人來道口鎮不僅經營錫器, 還廣收徒弟,傳授技藝。隨著道口鎮的錫器店日益增多,到了民國年間, 錫器店多達40餘家。產品有茶具、酒具、祭器;有日用品、梳妝用品、 裝飾品等。這些產品製作精巧玲瓏,美觀實用,色白如銀,光亮如鏡。泡茶增香,盛酒器味醇。

1915 年,道口錫器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1957年點銅藝人劉祥琛在北京參加全國工藝美術代表會議,受到朱德委員長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從 1933年《河南政治月刊》的描述“凡來道口的遊人,吃燒雞,買錫器,殆多不肯交臂失之,地方人士,又多以此二者為外處饋送之資”可以看出道口錫器的盛名。

黃氏膏藥

河南滑縣:地域文化(二)

明嘉靖年間,官吏黃延槐偶得一消炎、 止痛、治療瘡傷偏方,就自採藥草曬乾研磨粉面試治,療效顯著,後將此方逐代傳承下來。第十四代傳人黃興旺,自幼聰明好學,心靈手巧,他大膽研試,不斷創新,使黃氏膏藥名氣大振,並在彰德府(現安陽市)、道口鎮分別開辦藥房,看病賣藥,事業達到鼎盛時期。

黃氏膏藥主要治療燒、燙傷、癰、疽、腫毒、 乳腺炎、皮膚潰瘍等多種頑固病症的特效良藥,主要藥物組成有川烏、草烏、連翹、生地、 乳香、沒藥、木鱉子、肉桂、血竭、汞粉、黃丹、 黃蠟、麻油等20餘種中草藥材。製作方法先炸後熬,科學嚴謹,均為手工製作。

黃氏膏藥歷史悠久,藥物組成元素眾多, 配比科學嚴謹,製作工序精細、繁雜,診治手法獨特,治療效果神奇,備受患者歡迎, 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借鑑、科學研究、市場開發、保護傳承價值。2009年列入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秦氏絹藝

河南滑縣:地域文化(二)

在明崇禎十七年(1644),滑縣秦氏家族的一位先人,喜 獲唐伯虎一幅名畫《蟈蟈白菜》。他如獲至寶,愛不釋手,萌發了用絹布仿製名畫,讓蟈蟈白菜有立體感的念想。他日日揣摩,一遍一遍試驗,終於創造了形似名畫勝似名畫的獨門絕技秦氏絹刻藝術。經過秦家十多代藝人的創新發展,作品堪稱“華 夏一絕,國之瑰寶”。2007 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秦氏絹藝的作品主要有人物、花鳥、草蟲等, 構思巧妙, 結構嚴謹,講究“氣、韻、味、趣”,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 民間文化特色,氣正、韻高、味厚、趣雅。

秦氏絹藝的十一代傳人秦三傑,六歲跟父學藝。後來鑽研過國畫、瓷盤畫、雕刻等藝術,技藝日漸精湛。他創作的絹人 絹物絹草絹花絹鳥絹蟲等,有40種之多。作品構思巧妙,結 構嚴謹,工序繁雜,做工細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達到了“似真非真強似真”的境界。而且作品久不變形,永不褪色,終不變質。他的代表作《蟈蟈白菜》,出神入化, 妙趣橫生。

作品為一隻翠綠色的蟈蟈伏在白菜上, 如欲跳躍,似有生命,纖毫可見,極為仿真。白菜則從青青菜梗到油綠菜葉,色彩過渡得十 分自然。整體工藝出神入化,妙趣橫生,先後被河南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並作為國禮贈送外國領導人。

這種用大緞子、平緞子、鄒緞、綾子紡綢、 喬其紗、洋紗等絹布製作成的白菜,需要48道工序,而蟈蟈則需要118道工序。作家馮驥才稱讚說“秦氏絹藝,華夏神品”;書法大師 啟功先生賦詩讚美:蟈蟈鳴聲聞千里,大地錦繡百財聚;童叟喜取百年樂,詠唱祖國富強曲。

除蟈蟈外,秦氏絹藝的其他主要作品還有絹人 ( 中華龍女、四喜娃、梅花仙子 )、螳螂捕蟬、蟈蟈白菜、蝴蝶及各類草蟲 100餘種。

“秦氏絹藝”是華夏一絕,極具觀賞價值、 藝術價值,是海內外收藏愛好者青睞的藝術 珍品。

黃塔膏藥

河南滑縣:地域文化(二)

黃塔膏藥又名明氏外用接骨膏。創始人明時通,生於清順治年間, 其祖傳秘方至今相傳十四代,已有300多年曆史。

黃塔膏藥為中醫黑膏藥種類之一,祖傳秘方成份是由乳香、沒藥、 龍骨、象皮、土元、人發、全艾、冰片、麝香、血竭、黃丹、透骨草、 椿根白皮等20餘味中草藥組成。其功能為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接骨續筋、祛風散寒;主治骨折、傷筋等。許多骨傷患者反映,貼上此膏藥, 似有蟲爬感,隱隱透癢,自覺舒適,遂能止疼或減輕痛苦,效果良好, 療效確切。

除了獨特的配方外,黃塔膏藥的熬製過程也很講究。除部分中草藥需分別炮製外,關鍵在於掌握下藥的時間和膏藥的老嫩。成功的經驗是 : 下丹後,要不停地用木棍攪拌,防止窩煙而影響膏藥的質量和色澤。故有“膏藥黑之功在於熬,亮之功在於攪”的說法。奧妙之處就在“熬” 和“攪”上。熬得太老,不能固定在貼敷部位,太嫩又容易移動,而且很難揭下。祖傳經驗是“滴水成珠”,即取少量的膏藥滴在清潔的涼水中, 數秒後取出,如試之粘手,撕之細絲不斷,拉絲柔軟無力,則表示過嫩;如拉之絲粗細不均,捏不到一塊,則系過老。適中的火候和標準的溫度所熬製出來的膏藥,為捏之雖黏,但分開即離,其色黑潤和而有光澤, 故稱“亮如鏡,黑似鐵”。膏藥熬好後,存在鐵鍋中以備用,有效存放 時間可達一年以上,但以鮮膏藥貼敷療效最佳。

2009年6月,黃塔膏藥被列入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9年,黃塔膏藥被評為“中華老字號”。

摘寫蘇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