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他為琅琊氏後裔,六世祖顏之推是北齊著名學者,著有《顏氏家訓》。

他是大唐名臣,也是唐中期傑出的書法家,其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又和柳公權被世人稱為“顏筋柳骨”。

他就是今天要表彰的好同志—— 顏真卿 (709-784)。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很榮幸,逗叔能參加真卿同志的表彰大會,大會紀要如下:

首先,簡單介紹顏同志的真實身份。

顏真卿,陝西西安人,祖籍山東臨沂。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與蔡明遠帖》


開元間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後因得罪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所以你們也可以叫他“顏平原”。

安史之亂那會兒,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後至鳳翔,被授為憲部尚書。

唐代宗時,真卿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稱他“顏魯公”也沒錯,反正我叫他真卿。

接著著重介紹真卿同志的事蹟,手裡拿著手機的請放下手機鼓鼓掌。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多寶塔碑》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真卿同志擔任監察御史時,曾巡查至五原。當地有冤獄很久沒有斷案,老天一直乾旱。

待他平反冤獄後,老天方肯降下大雨,五原的百姓稱此為“御史雨”。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東方朔畫贊碑》局部


真卿任撫州刺史時,縣裡有個愛學習的窮書生,叫楊志堅。他的妻子嫌他窮,就向他要休書離婚。楊志堅寫了一首詩送給她。他的妻子拿著詩,到州里去辦理離婚,真卿寫了份離婚意見稿給楊妻:

“楊志堅很有才,儘管現在還沒有功名,你應該幫助他成就事業,而不應該在困難的時候拋棄他。

“當然你硬要離婚也可以,先打上二十大板吧。

“至於楊志堅,我會資助他糧食布匹,讓他隨著軍隊暫時擔任個職務。”

左鄰右里聽說了這件事,沒有不心悅誠服的,從此江表一帶的離婚率大幅下降。

以上二件事蹟,充分說明了真卿同志的勤政愛民,而後要介紹的是他刻苦學習書法的事蹟,想上廁所的朋友們可以先去放輕鬆一下哈。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竹山潘氏堂聯句》部分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就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

真卿是很愛學習的,他還寫過一首《勸學詩》,勸別人學習: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並序》局部


為了學習書法,真卿初向褚遂良學習,後拜在張旭門下。但拜師之後,張旭並沒有送他傳說中的《書法速成九陰真經》。

真卿得不到真經,急死個人,他斗膽向張老師索要秘笈,張老師卻說:

“學習書法,一要‘工學’,即勤學苦練;二要‘領悟’,即從自然萬象中接受啟發。”

都是些老生常談,真卿亮劍:

“老師說的‘工學’、‘領悟’弟子早已知道,我要的是《書法速成九陰真經》。”

張老師倒也不惱,耐著性子開導真卿:

“哪有什麼速成之法?我是見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察筆法之意,見公孫大娘舞劍而得落筆神韻,除了苦練就是觀察自然,練書法沒有捷徑可走。”

為了讓真卿相信他真沒藏什麼秘笈,張老師接著跟他講了王羲之教王獻之練字的故事。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勤禮碑》


聽完老師的一番教誨,真卿大受啟發,心想:反正世上沒有《書法速成九陰真經》,那我就來個書法慢成大法吧!

從此,真卿一邊潛心鑽研,一邊從生活中領悟運筆神韻,他吸取了眾書家的長處,一變古法,創造出新的時代書風。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祭侄季明文》局部


真卿半百時寫下的《祭侄季明文》,一直雄居“天下第一行書”。為什麼呢?因為公認的第一行書不見鳥!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只有若干臨摹本存世,所以《祭侄季明文》大可算是真跡中的冠軍!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碑陽篆額及碑陰楷額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表彰完真卿同志的勤政愛民和書法創新,逗叔的口都有點渴了,此時若有個飲料贊助商就完美了。

好,言歸正傳,最後要表彰的是真卿同志的一生忠烈。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顏真卿三表帖》


安祿山發動叛亂,真卿聯絡堂兄顏杲(gǎo)卿起兵抵抗,使安祿山不敢急攻潼關。

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可恨那壞蛋宰相盧杞借刀殺人,派真卿前往勸諭,他凜然拒賊,終被李希烈縊死。三軍將士紛紛痛哭失聲。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天下放生池碑》(局部)


年後叛亂平定,真卿的靈柩得以護送回京,厚葬於祖塋。

廢朝八日,舉國悼念。德宗親頒詔文,追念真卿:

“才優匡國,忠至滅身,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拘脅累歲,死而不撓,稽其盛節,實謂猶生。”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乞米帖》


蓋棺論定,真卿同志既是一位好學上進、勇於創新的書法家,又是一位勤政愛民、一生忠烈的好乾部。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顏真卿:是個好同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