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宗時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與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並稱為“楷書四大家”。顏真卿書學源於王羲之、王獻之,又學褚遂良,後得張旭指點,字中含晉“二王”、南朝《瘞鶴銘》,北齊《文殊般若經碑》,唐褚遂良、張旭等前人的筆意,又形成了“雄強茂密,磅礴大氣,剛勁渾厚”的獨特書風,其楷書被人稱之為“顏體”,代表作有《多寶塔感應碑》《顏勤禮碑》《東方朔畫贊碑》《自書告身帖》《大唐中興頌並序》《麻姑仙壇記》《顏氏家廟碑》等,其行書篆籀意味濃烈,外拓筆意豐富,代表作有《祭侄文稿》《爭座位貼》《裴將軍詩》《劉中史帖》等。
初拓郭虛己墓誌銘
出版 /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10
裝幀 / 精裝12開
書號 / 9787550828834
定價 / 198元
訂購請聯繫盛世藝拍聯繫電話:15899791715(加微信)
《唐故工部尚書贈太子太師郭公墓誌銘》又稱《郭虛己墓誌銘》,顏真卿撰並書丹,刻工精細,1997年10月出土於河南省偃師市首陽山一座唐墓中,現存於偃師商城博物館。墓誌蓋頂高107、寬104,邊厚4.5釐米,懸針篆書“唐故工部尚書贈太子太師郭公墓誌銘”十六字,墓誌志石高104.8,寬106,厚16釐米,正文為楷書,35行,滿行34字,共1150字,有淺界格,志蓋及志石四邊均單線淺刻瑞獸、海石榴及牡丹花紋。
《郭虛己墓誌銘》成於天寶八年(749年),為顏真卿四十一歲所作,比《多寶塔碑》(752年)早三年,為現存顏真卿早期的作品。郭虛己墓誌因出土較晚,風化腐蝕較小,出土前亦無人為損壞,故保存完好,字口清晰,是現有顏真卿存世碑拓中能反映書寫原貌的作品。該墓誌與《多寶塔碑》前後相承,風格基本一致,其氣勢雄渾、筆法精到,已經明顯帶有橫弱豎強的特點,結構上法度嚴謹而又疏密得宜,迎讓自然。對於該墓誌體現出的顏真卿早期書風,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此時顏真卿的書風仍未成熟,仍然保留了師從痕跡,字體雖挺勁瀟灑,但寬博之氣尚未至爐火純青,故不宜臨習,也有人認為這種特點恰好符合學書過程中的認知規律,故更適合初學顏體者作為範本進行臨習,無論如何,《郭虛己墓誌銘》無疑是研究顏真卿早期書風十分珍貴的資料。
該墓誌為青石石質,出土時墓誌下部斷裂,移至博物館後粘合斷口,但三十七字受不同程度損傷,故原碑無完整拓本。後館藏遷移時志石下端磕碰,損第二十四行末“周”字之勾,二十三行末“瘴”字邊沿一撇略受影響。本次影印選用寶玥齋所藏“周”字未損剪裱初拓本,拓工精良,是該墓誌佳善之本,以饗同好賞臨。
——鄧序之
初拓郭虛已墓誌銘欣賞
初拓郭虛已墓誌銘
出版 /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10
裝幀 / 精裝12開
書號 / 9787550828834
定價 / 198元
實拍書影
閱讀更多 中國書法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