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村屯戰“疫”堡壘

——突泉縣組建專家醫療團隊疫情期間村屯坐診回應百姓就醫期待

□馮玉豔

在突泉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一支行動在鄉鎮、村屯最基層的特殊醫療團隊,他們本是醫院裡的專家、大夫,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他們通過醫療集團有效整合,用責任和擔當守護著村民的健康。從2月5日到現在,這支由突泉縣中醫院專家、大夫組成的醫療團隊坐診、巡診、進村入戶發揮實效,為百姓築牢“健康防疫網”。

“重心下移專家下沉”有效分流基層患者

3月2日8時35分,六戶鎮和富村村主任李亞君在村裡“黨群心連心”微信群發了一條這樣的通知:“今天上午10點,縣中醫院副院長、中醫主任醫師王金貴來我村坐診,地點在村醫家,看到通知請大家相互轉告,去看病的人必須戴口罩。”通知發完後,村民通過微信互相轉告,村醫家陸續有村民按照排序來看病。

重心下移,滿足群眾就醫需求。為有效將患者分流在基層,減少院內交叉感染幾率,突泉縣將縣人民醫院設置為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並將縣醫院、中醫院現有醫務人員、醫療專家、醫療設備等進行整合,將中醫院設立為縣人民醫院的隔離病區,統籌安排中醫醫生,下派醫務人員,由縣中醫院王金貴、扈永傑、李宏偉三位專家帶隊,分三個醫療團隊,每組選派1名高級職稱醫護人員任衛生院副院長,由衛生院統一管理。截至目前,全縣共下沉醫務人員87人,幫扶11家鄉鎮衛生院。

“線上預約線下就診”回應百姓就醫期待

“我帶的醫療幫扶隊共負責太平、太和、溪柳和太東4個衛生院,去哪個衛生院提前通知當地衛生院院長,衛生院院長統一安排,把看病的時間和地點在村醫微信群裡提前通知,各村醫再通知到各村,有需要看病的老百姓就能第一時間得到就診。針對就診的患者,能處理的當天處理,不能處理的就轉診。從2月5日進村坐診,一個衛生院坐診一天,已經持續一個多月了,從早忙到晚,每天大約接診患者十六七個,下沉到基層衛生院,老百姓非常受益。”王金貴介紹。

醫者仁心,扛起防控重任。針對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各村衛生室通過微信群預約患者就診,為患者排出就診時間,採取就近就便原則,患者能在村裡看病就在村裡看,能在鄉鎮衛生院看的就在衛生院看病。基層患者如需去縣級醫院就診,專家也可為其提供相應預約就診電話。並通過基層衛生院、村衛生室坐診、電話、視頻連線方式對居家隔離人員開展心理疏導,使患者得到及時治療。

截至目前,下沉的醫療團隊累計接診患者760人,開展巡診6次,闌尾炎切除術、疝氣、粉瘤、外傷、清創等手術約20餘臺,開具中藥處方500餘劑。

“家門口的醫院”讓村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疫情期間,中醫院被徵用,針對縣醫院不能集中收治太多病人的實際,我們選派醫療專家團隊進衛生院、衛生室的方式,把患者留在基層。同時,我們以醫療專家資源下沉為契機,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醫院’,全面啟動基層衛生院醫改工作,下沉的醫療專家參與衛生院建設,從衛生院的醫療技術、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指導,推動了醫共體建設。”突泉縣衛健委主任王志元介紹。

“專家坐診、巡診看病的時候,我們村醫也跟著學到很多醫療知識,他們來我們基層衛生院坐診,門診就醫人數每天比平時增加10多人次,當地老百姓也非常受益,節省了去大醫院看病的時間和費用。”六戶鎮太和衛生院院長孫立峰說道。

下沉的醫療團隊全面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醫療專家在預檢分診值班、在發熱門診坐診,深入各鄉鎮衛生院一線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對鄉村醫生進行系統的糖尿病、高血壓、布病、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健康知識培訓;對村衛生室醫務人員進行技術指導,詳細講解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內容,提高了村衛生室的防控能力。同時,也將二級醫院先進的管理模式帶到衛生院,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規範了衛生院的診療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