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丹:《放牛班的春天》看似普通的偉大,於無聲中沐春風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是法國導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於2004年執導上映的作品。影片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幫助他們學習音樂並組建合唱團,從而改變這群孩子以及他自己命運的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以法國鄉村為背景,整部影片的基調呈現暖色。影片中沒有壞孩子,只有淘氣的孩子,整個“感化”的過程令人動容。


來自“池塘之底”的記憶

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昂克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佩皮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馬修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馬修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輔育院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為這裡的學生大部分是頑劣的孩童。到任後,馬修發現學校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群問題少年,體罰在這裡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馬修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於是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馬修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就是皮埃爾·莫昂克,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調皮性格,循循善誘的馬修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同時也與皮埃爾的母親產生了一段微妙感情,但卻是一廂情願。最後,馬修因為失火事件被校長排擠並解僱…

影片劇本靈感來自1945年的音樂片《關夜鶯的籠子》,導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7、8歲時看到這部電影后就留下了深刻印象。該片也是克里斯托夫·巴拉蒂一鳴驚人的導演處女作。巴拉蒂涉足影界之前,曾擔任十年以上的音樂製作人,這使他在該片中對音樂的把握爐火純青。

電影觸動了全世界觀眾的心

片中有一些片段非常經典——當老師離開的時候,學生們都非常不捨,學校的校長對他們非常嚴格,不讓他們跟老師進行告別。這時候,同學們通過窗口扔出了很多紙飛機,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寫了每個人對老師的送別寄語,表達他們的心情。學生在陽臺上輕輕擺手,這個鏡頭非常厲害,雖然沒有看到他們的臉,但似乎可以看到他們不捨、甚至痛哭、難過的表情,這是很厲害的電影手法,以物傳情。


沙丹:《放牛班的春天》看似普通的偉大,於無聲中沐春風

縱觀全片,《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充滿人性關懷和美妙音樂的電影,融合孩子們深沉而真摯的合唱,不僅觸動了全世界觀眾的心,也為電影注入了新的思考方向。通過音樂的成功介入,這部電影打破了之前法國電影就是沉悶的藝術電影的僵化印象,改變了人們對於法國電影類型的想象,在某種程度上,它顯示了法國電影的一個新方向,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價值。可以說,《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算得上是法國電影史上一部極為優秀的啟發性作品。

一個融合了音樂的動人故事

影片中,配樂大師Bruno Coulais和保加利亞交響樂團將美麗而浪漫的鋼琴與和諧的交響樂作為襯托,將電影中兒童的真實表現和深情的合唱融為一體,將音樂的溫暖與孩子般靈魂的歌聲結合在一起。

影片上映後,其電影原聲在法國公眾中很受歡迎,先後贏得了法國音樂類獎項和美國音樂類多個獎項,影片不僅為世界各地的電影觀眾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音樂記憶,也為電影注入了新的觀察視角。

導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希望儘量避免出現一般兒童合唱團的感覺,唱著聖誕頌歌似的傳統歌曲。他要求音樂充滿強勁的感覺,而且要差不多全部都是原創,最終他們二人為電影合力創作了多首歌曲。

一個平凡中見偉大的故事

影片的基調非常明快,歌曲也非常動聽,表演中甚至有一些輕喜劇的模式,但教師克萊門特·馬修卻是一個悲劇角色,最後他也沒有留在學校,甚至和主角皮埃爾的媽媽之間產生的情愫也是無疾而終。

電影告訴我們,馬修老師一直從事著教育工作,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他在事業、愛情當中其實都碰過壁,但就是這麼一個普通人,他做的事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卻是偉大的,是影響深遠的。


沙丹:《放牛班的春天》看似普通的偉大,於無聲中沐春風

電影用一個輕快而悲情的方法,塑造了一個普通但偉大的靈魂。與那些宏大的敘事不同,這個作品很接地氣,特別打動人,因為我們自己也都是普通人。影片中的馬修老師長得不是那麼帥,還是個禿頂,有非常多的白頭髮,就像是在你身邊的一個關心你的大叔,但他的一句話可能就會影響你的人生方向。

如果這樣偉大的老師真的能夠在我們人生當中出現的話,那是我們的三生有幸。



《戰疫情:央廣文藝雲課堂》第二十八期

推薦人:沙丹

中國電影資料館策展人、電影史研究者、影評人,長期從事藝術影院管理和節目策劃工作,連續五年負責北京國際電影節策展。學術研究方面偏重於華語電影歷史與批評,著有《幕味:重訪影史與策展實踐》,翻譯《銀幕豔史:都市文化與上海電影(1896—1937)》,參與撰寫《歐洲電影分析》《金融危機與中國電影》《銀都六十(1950—2010)》,曾受邀擔任過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評委、南方都市報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評委等。


探尋藝術之美,擴展文化新知,

增加理性思考,感悟生命力量。


《戰疫情:央廣文藝雲課堂》

總監製:趙薇 魏勝利 尹亦誠

總策劃:莫曉芳

策劃統籌:王菲 張昊

片花錄製:張潔 小釗 大迪

片花製作:張昊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