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為學四字:速、熟、恆、思

曾國藩是個喜歡讀書也是個善於讀書的人,他對做學問有一套獨特的見解和心得,"速、熟、恆、思"四字就是他總結出來的為學的最重要的四個要素。

所謂"速",指的主要是讀書不僅要快而且要廣泛,儘可能地擴展自己的閱讀領域。這就要求我們在遇到新書和陌生的知識點時能夠迅速地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曾國藩曾說:"看新書就該求快,不多讀書就顯得孤陋寡聞。"在這裡,他就是主張求學者應該大量閱讀,應該高速閱讀。這種高速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見識,因此可以暫時不求甚解。


曾國藩的為學四字:速、熟、恆、思

但是,一味地追求讀書的速度自然是不行的,大量且高速的閱讀只能說是讀書的第一步,之後還應該怎樣呢?曾國藩就又提出了"熟"的要求。"熟"是要求在多讀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思考,進行有記憶的深入閱讀,把書籍中的精華轉化成自己內心的見解,逐步加強閱讀的深度。

當閱讀有了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後,就要進一步擺正自己閱讀的態度,做飯持之以恆。讀書和學習絕非一日之功,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讀書是每個人要堅持終身的一項事業,《中庸》裡有個詞叫"擇善固執",意思是說對有益的東西就要堅持把握,對那些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要堅決執行,而讀書正是這樣一件值得我們以恆心待之的事情。


曾國藩的為學四字:速、熟、恆、思

讀書需要時時有思考。如果看書不廣,知識就無法擴展,更別說精讀、細讀了;如果看書不深,就無法將讀過的內容瞭然於胸;如果沒有讀書的決心,就不能持之以恆、刻苦鑽研。但僅僅做到上三點,也只能成為一名普通的讀書者,真正的智者在讀書之後會有自己的見解和思考,這就是讀書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有所思。

盲目去瀏覽內容,而不去苦心研究,就如同野地上撒的草子兒,是無法長成參天大樹的。只有把書中的內容與自己的思考融合在一起,才是讀有所得,讀有所感。以上所說的就是"速、熟、恆、思"四個字的內涵。


曾國藩的為學四字:速、熟、恆、思

對於讀書的具體方法,曾國藩提倡"猛火煮"與"雞孵卵"相結合。這兩種方法出自《朱子語類》,其中"猛火煮"值得就是看生書宜求速。曾國藩這樣解釋這條原則:"每至少亦須看二十頁,不必惑於在精不在多之說。今日半頁,明日數頁,又明日耽擱間斷,或數年而不能畢一部,如煮飯然,歇火則冷,小火則不熟,須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因此"凡讀書有難解者,有一字不能記者,不必苦求強記,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自然有益"。


曾國藩的為學四字:速、熟、恆、思

那麼,"雞孵卵"指的又是什麼意思呢?讀書有個消化和融會貫通的過程,所謂"溫舊書宜求熟",就像雞孵卵,必須慢慢催化。所謂"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只有這樣,才能深入地理解自己所讀的內容,最後才能做到舉一反三,悟出新的"境界"來。牢記"速、熟、恆、思"四字,從書中獲得真正的智慧,此乃讀書的智者之道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