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新冠病毒引起的腹瀉可能被低估了!

中國研究:新冠病毒引起的腹瀉可能被低估了!| 消化熱點

導讀

由於一些出現腹瀉症狀的患者會前往消化科就診,因此研究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起的腹瀉症狀的低估可能會增加消化科內SARS-CoV-2感染的風險。

中国研究:新冠病毒引起的腹泻可能被低估了!| 消化热点
中国研究:新冠病毒引起的腹泻可能被低估了!| 消化热点

研究背景

大多數新型冠病毒疾病(COVID-19)患者都有發燒和咳嗽表現,但其他臨床症狀的發生率在各個報告中尚無一致結論。

經過對三項研究數據的分析,來自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幾項研究中,白細胞減少、發燒和腹瀉症狀在COVID-19患者中的佔比有較大差異,其中又以腹瀉的差異最為顯著。

由於一些腹瀉患者會首先前往消化科就診,因此研究人員對腹瀉症狀出現的百分比的低估可能會增加消化科內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的風險。

為了減少SARS-CoV-2的傳播,進一步改善醫院內感染控制情況,我們應全面瞭解肺炎患者的臨床特徵。

通過使用下一代測序技術,研究人員發現SARS-CoV-2的序列、基因組結構與SARS-CoV高度同源。

據報道,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通過與SARS-CoV的spike蛋白相互作用而充當著SARS-CoV的受體。

而因為SARS-CoV-2與SARS-CoV的同源性高,研究人員猜想2019-nCoV的spike蛋白也可能通過一樣的機制與ACE2結合而進入細胞,隨後,這一假設得到了四項獨立小組研究的證實。

研究方法與結果

由於SARS-CoV-2的受體ACE2能引發腸道炎症和腹瀉,研究人員隨後通過單細胞RNA測序數據對ACE2進行了分析,評估ACE2在人體組織中的表達情況,並得到以下幾點結果:

➤比起在肺中的表達,ACE2 mRNA在健康人小腸中的表達程度更高

➤ACE2在小腸近端遠端腸上皮細胞

(這兩者都是小腸上皮暴露於外來病原體的部位)中的表達更高

➤研究人員懷疑當人們食用受感染的野生動物時,表達ACE2的小腸上皮細胞可能更容易受到SARS-CoV-2的攻擊,腹瀉是感染的指徵

總結與討論

幾年前SARS大流行時,約有20-25%的SARS患者出現腹瀉,而目前在新冠病毒爆發的背景下,取樣於武漢兩個醫院的研究顯示COVID-19患者的腹瀉率只有2-3%,這個數據讓人難以理解。

一個合理解釋是,腹瀉被低估很有可能是由學術界對腹瀉的診斷標準相對模糊導致的,WHO對腹瀉的定義為:每天有3次及以上的稀便或水樣便,或比健康情況下排出更多糞便。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標準受主觀性影響很大。

綜上,腹瀉的症狀可能遭到了低估。

建議臨床醫生仔細收集COVID-19患者的排便頻率以及Bristol糞便量表評分等信息。若COVID-19患者因腹瀉而前往消化科就診,則將增加醫務工作者的感染風險,為降低這一風險,消化科醫生在處理訴腹瀉的患者時應格外小心

近期發表在《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病學》上的在線評論也談及冠狀病毒引起的腸道感染。

該評論的作者之一,來自新加坡陳篤生醫院的Danson Yeo博士通過電子郵件告訴路透社健康頻道:“在出現更多相關研究之前,臨床醫生應對存在發燒、消化道症狀和有明顯接觸/旅行史的患者保持高度警惕。我們應利用從SARS中得到的經驗與教訓應對目前的COVID-19,而不是等待新的研究出現之後再做反應。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Diarrhea Likely Underestimated in COVID-19 - Medscape- Mar 02, 2020.

1.Charleen Yeo,Sanghvi Kaushal,Danson Yeo.Enteric involvement of coronaviruses: is faecal–ora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possible?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DOI:https://doi.org/10.1016/S2468-1253(20).

2.Weicheng Liang,Zhijie Feng,Shitao Rao.et al.Diarrhoea may be underestimated: a missing link in 2019 novel coronavirus.Gut.http://dx.doi.org/10.1136/gutjnl-2020-3208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