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戰“疫”進行時:政策工具充足“六穩”有實招

中國網財經3月18日訊(記者 暢帥帥)“1-2月份國民經濟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16日在新聞發佈會上擲地有聲。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疫情之下,中國經濟依然能夠“向好向上”,離不開國家和地方積極有序的“六穩”舉措。

穩就業: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疫情期間的穩就業工作尤為重要。2月以來,國家各部門以及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穩就業舉措。

“當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一項迫切任務是穩就業,穩就業就必須穩企業。”2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

此後,財政部等3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明確“免”“減”“緩”等方面措施,加強落實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就業。

“教育部正式推出24365全天候網上校園招聘服務,每天24小時、全年365天服務不打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翁鐵慧表示,教育部正多種途徑開拓招聘渠道。目前已經與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舉辦了12場網上大型招聘活動,正在籌備的還有18場全國性活動,同時要求各省區市、各高校大力增加緊貼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專業匹配度高的崗位。

助力穩就業,央企帶頭行動。3月12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印發《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紮實做好穩崗擴就業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中央企業大力推動穩崗擴就業工作,以吸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地區勞動力等三類人群就業為重點,統一組織中央企業和有關單位開展“抗疫穩崗擴就業、國資央企在行動”大型網絡招聘活動,全部實行免費服務,紮紮實實促進穩就業。

穩金融穩預期: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

2月以來,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以及各地方政府推出組合拳,從提供流動性、穩定市場預期、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加大資金支持等多方面力挺金融市場。

3月13日,央行宣佈,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決定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以上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降準給了銀行一個長期的、低成本資金來源,將促進銀行加大資產端信貸投放力度,增強中長期信貸投放的能力。此外,低成本的資金來源也有利於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從量、價兩方面增強了銀行擴大貸款、支持實體經濟的可能性。

2月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4.05%,上次為4.15%,5年期以上LPR為4.75%,上次為4.80%。兩個期限的LPR雙雙下降,市場人士表示,LPR下調進一步釋放疫情特殊時期強化逆週期調節信號,將在短期內帶動企業貸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進而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疫情期間加大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也是穩金融的一項重要著力點。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3月1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金融管理部門出臺了很多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春耕備耕的政策,以及小微企業臨時性延遲還本付息政策,現在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抗擊疫情提供的信貸支持超過1.4萬億元,1—2月信貸同比多增加約1300億元。

穩外貿穩外資:退稅減負“發紅包”

3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穩外貿新舉措,對除“兩高一資”外所有未足額退稅的出口產品及時足額退稅;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外貿信貸投放,落實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可協商再延期。

會議還要求,支持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並降低費率;做好籌辦春季廣交會的準備工作,大力促進對外貿易合作。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在12日舉行的網上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商務部將努力做好穩外貿工作。具體而言,要進一步開拓多元化市場、優化國際市場佈局,支持外貿新業態快速發展;積極擴大進口,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切實為外貿企業減負助力,加強與經貿夥伴溝通協調,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此外,商務部2月18日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的通知》,提出一系列“實打實”穩外貿的舉措。通知要求,要協調復工審核部門加快辦理手續,支持外貿、外資、商貿流通和電子商務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穩妥有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重大項目;設立海外疫情應對快速反應機制,為境外中資企業做好協調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2月28日,商務部、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工作通知》,對受疫情影響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項目和企業給予開發性金融支持。通知明確,對於符合條件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項目和企業,國家開發銀行將通過提供低成本融資、外匯專項流動資金貸款,合理設置還款寬限期,開闢信貸“綠色通道”和提供多樣化本外幣融資服務等方式給予支持。

穩外貿,也要穩外資。3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抓緊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使更多領域的外商投資能夠享受稅收等有關優惠政策。會議還提出,對近期出臺的減稅減費等助企紓困政策,要確保內外資企業同等享受。

商務部發文指出,要實施好外商投資法及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指導外資企業用足用好應對疫情各項支持政策措施,加強外資大項目跟蹤服務,創新和優化招商引資方式,指導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開放平臺抓防控促發展,加強外資企業動態監測,有針對性地加強服務和指導。

17日,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副司長吳紅亮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從目前看,外資企業外遷的問題並不突出。雖然發生了疫情,但是我國產業鏈整體優勢沒有改變。同時,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企業復工復產率也不斷提升,外資企業在華生產經營逐步走向正常,訂單完成情況不斷好轉,因此企業的信心加快恢復。

“我們相信,隨著開放紅利的進一步釋放,將有助於增強外資企業在華長期發展的信心,能夠保持產業鏈的穩定,對此我們是有信心的。”吳紅亮表示。

穩投資:中央地方齊發力 十餘省份發佈投資計劃清單

“發揮好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2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指示,新冠肺炎疫情雖然給經濟運行帶來明顯影響,但我國經濟有巨大的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穩投資從中央層面來看,財政部2月11日表示已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8480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558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2900億元。加上2019年11月提前下達的專項債務額度1萬億元,共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848萬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提前下達,可以確保地方債資金的儘早籌集與使用,帶動有效投資支持補短板擴內需。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7日表示,今年前2個月,國家發改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9個,總投資1853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高新技術等行業。

“新建西寧至成都鐵路對於構建西北至西南地區快捷通道,加強蘭西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聯繫,促進沿線地區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將更好適應珠江三角洲地區航空量增長需要,對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有重要意義。”孟瑋表示。

從各地重大項目投資來看,據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截至目前,已有北京、河北、上海、廣東等十餘省份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廣東省發改委透露,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共安排省重點項目1230個,總投資5.9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000億元。

雲南省此前也表示,將實施基礎設施“雙十”重大工程,總投資約3.6萬億元,在建單個項目總投資不低於200億元,新開工單個項目總投資不低於500億元。

此外,金融機構也在力挺穩投資。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3月1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下一步銀行將加大對重大項目的支持。因為重大項目往往涉及到如土建、安裝、設備、儀器儀表的採購以及建設需求,將帶動一大批需求,把整個產業帶動起來。

“隨著疫情防控的成效日漸顯現,一系列已經出臺的階段性應急政策措施逐步落地,特別是後續我們還將適時推動出臺一系列對沖政策,企業活力和市場潛力將進一步激發,我國經濟運行必將回歸常態,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具有很多支撐。”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副司長李慧17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李慧強調,中國擁有的政策工具依然充足,將密切監測經濟運行態勢,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適時推動相關儲備政策出臺實施,加大政策對沖力度,力爭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完成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