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綜合徵”要改名為“晝夜節律綜合徵”嗎?

“代謝綜合徵”要改名為“晝夜節律綜合徵”嗎?|臨床拾遺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允許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導讀:代謝綜合徵是一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調節受損)、血脂異常[高TG血癥和(或)低HDL-C血癥]以及高血壓等聚集發病、嚴重影響機體健康的臨床症候群,是一組在代謝上相互關聯的危險因素的組合,這些因素直接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發生,也增加了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因此,代謝綜合徵受到大家的關注。

目前,有研究者提到要不要給“代謝綜合徵”改名,比如改成“晝夜節律綜合徵”,不同的專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建議改名——晝夜節律綜合徵

Paul Zimmet(澳大利亞Monash University糖尿病領域的教授,同時是以色列特拉維夫醫學中心Sagol衰老和代謝表觀遺傳學研究中心的聯合主任)指出:

代謝綜合徵中與心臟代謝相關的危險因素,幾乎都具有晝夜節律和晝夜節律功能。

人體中的每個細胞,人體中的每個器官都有一個與大腦中樞生物鐘相連的生物鐘。迄今為止,許多人尚未意識到,人體生物鐘的中斷可能在人類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這是一個新興領域,外圍生物鐘調節的複雜性才剛剛開始被探索和認識,包括其與慢性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流行之間的關係,值得大家關注。

代謝綜合徵的潛在病因,心血管代謝危險因素,比如向心性肥胖、低HDL-C、糖耐量減低、甘油三酯升高和高血壓等,這些仍是有爭論的話題。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Gerald Reaven創造了該綜合徵的原始名稱“X綜合徵”,他指出,胰島素抵抗是病因,但這只是部分正確的,胰島素抵抗只是晝夜節律紊亂的結果之一,還需要上述危險因素的共同作用。

新近提出的“晝夜節律綜合徵”涵蓋了心臟代謝的危險因素,但重要的是,這個名稱還包括經常被忽視的嚴重的晝夜節律相關的合併症,包括睡眠障礙、情緒變化和認知功能障礙。這些在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中經常遇到。

因此,當基層保健醫生遇到代謝綜合徵患者時,除了治療心臟代謝方面的危險因素外,還應該關注其嚴重合並症的排查,尤其是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高風險人群。晝夜節律綜合症是全球慢性病流行的主要驅動力,其發病率、健康和全球社會經濟成本很高。我從公共衛生和臨床角度來看,胰島素抵抗可能是代謝綜合徵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能涵蓋全部情況。僅關注葡萄糖、膽固醇或血壓時,臨床醫生可能會忽略睡眠呼吸暫停和其他合併症帶來的高風險,因此,建議改名,以引起大家的重視。

不建議改名——繼續使用“代謝綜合徵”

Robert H. Eckel(美國糖尿病協會醫學和科學主席,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安舒茲醫學中心內分泌學、代謝病、糖尿病和心血管領域醫學名譽教授)指出:雖然代謝綜合徵與生物鐘基因異常代謝相關,但這個關聯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

這些年來,代謝綜合徵有很多定義,這的確令人困惑。儘管如此,圍繞診斷的困惑可能還繼續存在,但這並不意味著應該將“代謝綜合徵”的命名拿出來專門討論。

我和我的同事在2009年發表支持統一代謝綜合徵標準的共識聲明時(Alberti KG等人,Circulation.2009; doi:10.1161 / CIRCULATIONAHA.109.192644),我們指出,與體重和體質指數(BMI)無關,通過腰圍測量的內臟肥胖率比其他任何簡單的身體成分測量值相比,能更好地評估CVD風險。因此,作為代謝綜合徵的一部分的空腹血糖是糖尿病的最佳預測指標。而且,我們從未聲稱代謝綜合徵相比各種代謝異常總和能更好地預測CVD。代謝綜合徵不能替代CVD的其他危險因素。要知道,代謝綜合徵的代謝指標不包括LDL-C水平,而LDL-C可以說是CVD風險的最佳代謝預測指標之一。

綜合徵被粗略地定義為一組代謝問題的彙總,綜合徵不是疾病代名詞,而是表明一種狀態。對於代謝綜合徵,病理生理似乎主要歸因於胰島素抵抗,而脂肪組織中過多的脂肪酸會損害肝臟和骨骼肌的胰島素敏感性。代謝綜合徵遠遠超過我們已定義的五個代謝異常組分中的三個。

“晝夜節律綜合徵”這個名稱代表了一個令人興奮的科學新領域,但沒有提及其實際病因,胰島素抵抗解釋了代謝綜合徵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成分。研究的確顯示了生物鐘基因對行為的影響,但它是從哪裡開始的呢?睡眠會影響行為,還是行為會影響睡眠?睡眠會影響生物鐘嗎?具體影響的是哪一部分的生物鐘?這本身就是一種病理生理學,生物鐘的基因改變可以通過胰島素抵抗介導其作用嗎?還有很多未知等著去探索。

這是一個有趣的概念,我不懷疑晝夜節律的重要性,但我不認為我們需要更改“代謝綜合徵”的名稱,該綜合徵已有75000篇相關論文發表,在生物醫學界被廣為人知,所以建議繼續使用目前“代謝綜合徵”的名字。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https://www.healio.com/endocrinology/cardiometabolic-disorders/news/print/endocrine-today/%7Bc01c2de2-c22b-461a-9f0e-f9bd6ac2a91b%7D/should-the-term-metabolic-syndrome-be-changed-to-circadian-syndro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