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24HOURS|随笔

vlog博主 sueddu 似乎在我的 YouTube 关注列表上很久了,但一直没打开过。作为媒体从业者,其实对生活方式有点脱敏,奇怪的是,有天竟然看了上瘾。在快节奏生活的东亚社会,每个人都在焦虑,她却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当个自律的自由职业者,关注身边一草一木,一动一静,一人居一人食。可能这是大家喜爱她的原因。

另外,作为商业社会的包装者,或在消费社会中被动“观赏”着一个个华丽的外壳,我们开始变得越来越难被世界感动。每个人好像使劲想在时代里抓住些什么,对时间的感知,生活本质的认知,却是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也许要试着学会屏蔽一些声音了。

回归正题,本着“在家无论如何也不会无聊“的原则,以下是我的时间填充报告。

01UGLY DELICIOUS 回来了!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尽管 David Chang 时不时被人吐槽没礼貌,但是,他却带着自己的偏见去打破人们对各种食物和文化的偏见。第二季节目组照旧走访世界各地,寻找每一种 comfort food 的不同味道,探讨背后的文化隔阂。在以烤肉为主题的一期中,摄制组到了黎巴嫩拍摄,在这个曾经爆发过战争的国家中,没有四处埋伏的炸弹,但有城中最好的阿拉伯芝士店。即使有过战争,这里也是有生活的。

食物是文化流通的载体。在叙利亚战争发生前,没有人了解叙利亚菜是如何。战争发生时,叙利亚裔的大厨逃离自己的家乡辗转到柏林开了餐馆,通过食物希望人们对叙利亚改观,“如果一个国家爆发战争,人们会想办法去保留它的文化遗产,厨房就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食物是共通的语言。“ 也正如David chang所说的,在文化壁垒的战争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美食会赢。

02云看展莫迪里阿尼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华盛顿 National Gallergy of Art 为了庆祝展馆成立40周年策划了一系列的讲座,其中一集讲了备受大家喜爱的莫迪里阿尼。

纪录片对莫迪里阿尼的经典作品一幅幅地进行鉴赏,名副其实的云看展。受非洲面具的影响,拉长的面部是莫迪里阿尼的肖像画特征。他从雕塑开始艺术生涯,作画时不画人物的眼睛,希望观赏者像欣赏古典雕塑一样欣赏自己的作品。毕加索还打趣称赞过莫迪里阿尼的好品味,“莫迪里阿尼是这里唯一会穿的人了”。 收看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3768655

03

纽约是怎么成为今天的纽约《CITIZEN JANE: BATTLE FOR THE CITY》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每当人们提起对纽约生活的向往,总会提及可步行的街区,在电影《婚姻故事》中,男主角 Adam Driver 对拒绝搬到洛杉矶的理由是,洛杉矶并不能像纽约那样可以四处步行。但纽约并非从前就如此,城市规划员 Robert Moses 曾提议建设清一色的塔楼和高速公路,以符合现代化进程。纪录片讲述了建筑记者 Jane Jacobs 与 “城市同质化”之间的战争,提出建设步道、短小的街区、社区关系等概念。而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纽约。

当 Yvonne Farrel 和 Shelley McNamara 两位女性建筑师获得2020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几十年前 Jane Jacobs 也通过她细致的观察力对城市生态提出了各种 具有人文关怀的构想。

收看链接:

https://weibo.com/tv/v/IyiwxDc9A?fid=1034:4481680434724894

04《千钧一发 Gattaca》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现代主义的建筑,极简主义的服装,加上伊桑霍克、裘德·洛与乌玛·瑟曼三位美人儿的颜值,总结起来就是——太美了。电影还获得了七十届奥斯卡获得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05播客

《迟早更新:数码游民》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从在家办公到全世界办公,正在去中心化的世界,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在这么做。数字游民不是一个过于新的话题,但格子间社畜总免不了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关于去中心化,张老师也在播客中作过一期有趣的讨论。

06翻杂志《Aperture:Odyssey》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The tourist hopes to catch something through his lens, while the traveler seeks to surrender, even to be claimed by a surprise in very real life”

这句话放在社交网络下尤为应景。这一期的《Aperture》,以旅行摄影为主题。报道中的摄影师们,在伊拉克寻找游牧民,在非洲的中西部展开公路旅行,甚至跳入大西洋的海底拍摄电缆,我们这个时代的奥德赛精神是什么呢,这期杂志在寻找该答案。

07镜头中的电影导演们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08云旅行Traveler第二季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走到世界尽头,热情的阿根廷人让我回忆起半年前的土耳其旅行。比较期待下一期去埃尔卡拉法特。

09《麻浦帅小伙》生活方式综艺还有什么玩法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韩国真是能把 lifestyle 综艺拍出各种花样。继爬山煮泡面后,TVN以麻浦区为背景,邀请了两位相识十年但风格迥异的的艺人好友,进行任务式装扮,比如去“在自家门口的便利店,不表露身份,也不会难为情的装扮“,并且在Instagram进行实时投票。每集五分钟,适合下饭。

10 《故事》阅读中不落入俗套也是一种俗套

又一周,我们似乎越来愈难被世界感动

·年轻人被教诲说,好莱坞和艺术什么是相对的。因此,那些初出茅庐者为了被人视为艺术家,便落进了这个圈套,他们写作剧本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不是什么。“·好莱坞电影常常出于商业的考虑而并非对真理召唤的回应,而强加上一条光明的尾巴;非好莱坞电影则常常为了时髦的缘故而并非对真理召唤的回应,一味沉湎于生活的阴暗面。而真理,却总是停留在中间的某个地方。“

但屏幕上真的有真实可言吗?

撰文 Moon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