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 ,西安餐饮行业的复苏还有机会吗?

早上和朋友聊数字化治理和数字化社区建设,朋友问,“什么是数字化?”

疫情过后 ,西安餐饮行业的复苏还有机会吗?

疫情过后 ,西安餐饮行业的复苏还有机会吗?

“数字化”这个名词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已经很久了,但真要辨析它的含义,确定它和我们生活清晰可辨的联系,还需要费点功夫。

想当初马老师提出“新零售”的时候,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就大为反感,怒斥这是马老师逻辑混乱的产物。

后来,我家门口有了盒马。有一天一大早想吃火锅,在床上下单,不到9点小哥送货上门。打开一份千层肚,感觉味道不对,打开APP点投诉,两三分钟就有售后小哥打来电话确认,再过几分钟就完成了退款到账。至于那袋感觉味道不对的千层肚,售后小哥让我把它丢掉就行了。

疫情过后 ,西安餐饮行业的复苏还有机会吗?

当时就想,如果这袋千层肚是在超市买的,事情会怎样。我大概率会嫌麻烦不会跑去退货,即便我真的打起精神去超市,退货怕也不会很顺利,跟超市一番口舌纠缠是少不了的。

盒马售后小哥为什么不怀疑我是恶意投诉呢?想来也简单,盒马拥有我的购买行为数据,买过多少次这个品牌的千层肚,日常下单是怎样一种习惯,是否进行过其他投诉。

这些数据组合出来的结果,可以很清晰地画出我的用户画像,“爱吃火锅的吃货、喜欢尝试各种啤酒的好酒之徒、没有储藏习惯临到饭前才下单的懒人”,这种人恶意投诉的概率应该不高。

如果是超市呢,我对它来说,就是一个摸不清楚意图的陌生人,或许“购物小票+监控视频”能证明我是在它家买的东西,但所投诉问题的责任在我还是在它,可能还需要仔细理论理论。

盒马对我的投诉的高速快捷处理,把我的维权成本降得很低,还提升了我对盒马的好感度,由此我的日常消费从“大型超市+社区超市”转而集中为“盒马订单”。

在盒马看来,我多长时间之内会在盒马买哪些东西,很清晰可描述。而盒马有哪些商品,都是什么价格,什么样质量水平,对我来说,也很清晰。


新零售,就是“家门口购物”的数字化。它消减了传统购物当中的很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就是风险,就是成本。最终还是要消费者,也就是很多个我这样的人来买单。

疫情期间,我家附近的菜价没怎么涨,没有出现视频里花平时几倍的钱买贵贵菜的情况。这其实就是“数字化”好处,盒马的菜价、品种、存量打开手机就能看到,附近其他商贩就得根据这个自我调整,太贵了就没人买。

新冠疫情时间长,影响大,催动了很多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数字化”被提速和深化了。

老妈去买菜,掏零钱给人家。卖菜同志说,阿姨,扫码吧。也是,给钱消毒,也挺麻烦的。

以前外卖平台上大都是快餐,现在很多酒店和大牌餐饮店也都接入外卖了,据说外地还有米其林餐饮店。

疫情过后 ,西安餐饮行业的复苏还有机会吗?

香格里拉、西安威斯汀上线饿了么口碑

有报道说,疫情期间全聚德、鹅夫人等知名餐饮,家家悦、胖东来等区域商超龙头,香格里拉、西安威斯汀等高端酒店都上线饿了么口碑,包括8万家街边便利小店在内的20万家商家通过“外卖急速上线”,实现“线上复工”。这其中,德克士接入饿了么“数智中台”,疫情期间新增会员30万。肯德基通过到店、到家、电商的多场景触达,也增加了很多会员。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王磊昨天在线上举行的“2020年商家大会”上说,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加快数字化的进程,数字化成为共识,数字化的全场景运营成为趋势。

“数字化的全场景运营”,我理解,将来餐饮店可能会争相直播大厨做菜,食客可以看直播抢团购券,再用小程序下单,然后到店自提或等外卖上门。

在疫情期间体验到动手乐趣的食客,还可以选择品牌餐饮店的半成品,在家享受烹饪的快乐。最近,就看到有泡馍店推出了半成品的外卖。


疫情过后 ,西安餐饮行业的复苏还有机会吗?

据称,阿里本地生活将打通支付宝、淘宝、天猫、高德等多个国民级流量入口,为商家导入亿级用户;未来一年内,为100万商家升级“数智中台”,帮助企业实现经营全链路的数字化升级,提升运营能力,包括小程序建设能力、千人千面的店铺运营能力、数字会员运营能力;帮助超过5000家商家开通天猫店,实现零售电商与本地生活的无缝连接。

什么是数字化?阿里系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对本地生活服务数字化的深刻理解。产品、服务、销售、购买、消费……当整个流程被丰富而较为精准的数据加以定义之后,各个环节的确定性显著提升,对抗外部波动的能力也得以增强。

国内新冠疫情才刚得到有效控制,防止海外疫情输入的压力又陡然提升。因为欧美等国令人意想不到的防疫表现,疫情可能会延续到7、8月份。网红专家张文宏就说,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

餐饮服务等行业受疫情影响极大,如今新冠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强,对于各类服务企业来说,主动拥抱数字化,可能是为数不多的积极主动的正确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