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准确的测量血压?是买一个血压计就行吗?

心血管王医生


门诊每一个看病的患者,都有一个要求,就是让医生给他测量一个血压,这个很正常,因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大家信任医生测量的血压结果。


但是我们的血压是一生的,而不是一时的,就算医生测量的血压正常,也不代表您的血压一直正常。

要想了解自己的血压,先得学会测量血压!

我们国家有3亿高血压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高血压,只有准确的测量血压才能准确的诊断,准确的用药,准确的管理。

有人说测量血压不就买个血压计一绑,看看数字不就完事了?

当然不是这么简单!

我们看看《中国高血压指南》的建议:

1、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 5 分钟后开始测量坐位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也就是我们测量血压前,先休息一会,不能拿着血压计马上测量,尤其不建议在憋尿、饮酒后、运动后、激动后,等等情况下测量血压,这种情况下测量的血压不准确。

2、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将 逐步被淘汰。

大家都喜欢水银血压计,觉得水银的准,觉得电子的不准确;可是指南都推荐使用电子血压计,因为水银血压计将被逐渐淘汰;而且好的电子血压计也是准确的,关于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的区别,我们下期再说。

3、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 气囊长 22 ~ 26cm、宽 12cm) ,肥胖者或臂 围大者( > 32cm) 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

就是说胖人,特别是胳膊粗的人,不建议使用普通袖带,需要专用袖带测量。

4、首诊时应测量两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

这个问题困扰着好多人,其实很简单,就是那一边高以那一边为准;因为首先我们大部分人两侧血压都不一样高;其次随着年龄增长或某种疾病导致有人一侧血压会偏低,而高一侧才是更接近自己真实血压的。

5、测量血压时,应相隔 1 ~ 2 分钟重复测量,取 2 次读数的平均值 记录。

如果高压 或 低压 的 2 次读数相差 5mmHg 以上,应再次 测量,取 3 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6、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该加测站立 位血压。

站立位血压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 1 分钟和 3 分钟时测 量。

7、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定脉率。

因为我们不但药了解血压,还需要了解心率,因为心率过快也需要降心率,这样不但利于血压控制,且能降低死亡率。

8、有人到医院紧张,到医院血压就高,回家后血压就正常,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多回家测量,且以在家测量为准。

指南限制鼓励大家多在家测量血压,一方面能更多次了解自己的血压,一方面排除各种干扰,血压更准确。

9、动态血压监测不容忽视

还有很对人血压波动较大,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高血压,建议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 24 小时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

10、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 繁自测血压。

有很多人过于焦虑,一天没事总测血压,这样导致本来血压不高,都会引起高血压,所以过于焦虑的人,不建议频繁测量血压。

总之,只有准确的测量血压,才来准备的诊断是不是高血压,才能准确管理自己的血压。


心血管王医生


我国目前约有2.7亿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自我管理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内容,那么如何才能准确的测量血压?是买一个血压计就行了吗?肯定不是这么简单的。

1、血压计的选择

准确测量血压,血压计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血压计分为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家庭自测血压时,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的高血压指南,均一致推荐选用电子血压计。而电子血压计又分为上臂式、腕式等,应选择经认证的上臂袖带式电子血压计。简单来说,就是选一些知名品牌的大厂家上臂式电子血压计。需要提醒的时是,电子血压计每使用半年~一年后,需要校正,在购买时千万不要忘了咨询厂家如何校正的问题。

2、测量前的准备

测量血压前要先上厕所排尿,30分钟内勿运动、喝咖啡和吸烟,测血压时不能说话。

3、如何测血压

测血压时选择应坐在有靠背的座椅上,两腿不要交叉,手臂自然放到桌上。血压计的袖带下缘应捆在肘窝上62.5px(2横指)处,松紧适度,袖带气囊应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袖带中心与心脏(乳头水平)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次测量时要左、右手都测,以后均取测量数值高的那侧肢体测量血压。如果是脑梗死偏瘫的患者,取健侧肢体的血压。

(图片来源: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


4、血压结果的数值读取

最好测量2~3次,每次间隔1 min,取两次接近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最后测量结果。比如第一次结果是150/90mmHg,第二次是144/84mmHg,第三次是142/82mmHg,则取后两次的结果的平均值143/83mmHg作为最后结果。

5、测血压的频率

如果是初诊、血压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每日早、晚各测1次,早晨在晨起排尿后,服药前测,晚上在临睡前测,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少数无法连续测量7天的患者,至少应连续测量3天,取后2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评估参考的依据。如果是血压已达标且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可以每周测1天,早、晚各1次。

6、测血压的四定原则

1)、定时间 2)、定体位 3)、定部位 4)、定血压计。这样测量的结果才有更好的可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