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富荣的红色情结


杨富荣的红色情结

杨富荣和他的“红色收藏馆”。 宋 磊 摄

杨如松

新年前夕,新绛县吸引人的一条社会新闻,就是泽掌镇吴岭庄村的农民杨富荣办起了“红色收藏馆”。

我怀着对毛主席深切的怀念和敬仰,选择了一个星期天,骑电动车到吴岭庄参观。

吴岭庄位于吕梁山脚,距县城25公里。到吴岭庄我用了2个多小时。进村一打听“红色收藏纪念馆”建在山上面,离村还有5公里的山路。老乡看我骑电动车,又是一个白发老头,关切地对我说:“你这电动车恐怕上不去。”

放下电动车,在山路走了2个小时,我浑身已满是汗水,于是把棉衣也脱了。这时,十多个来自曲沃县年轻人,骑山地车也要去参观杨富荣的红色收藏馆。他们见到我说,红色收藏馆转弯就到了,老先生,加油!

到了红色收藏馆,一位张先生接待了我,他见我年近八旬,而且步行上山,对我特别热情周到。听说我要给纪念馆赠书,他主动给杨富荣打电话。从电话里我听到杨富荣很快就回来,兴奋地顿时忘记了疲劳。

杨富荣的红色收藏纪念馆有两个展厅,第一个展厅坐东向西,有200平方米,门的上方悬挂着“毛主席纪念馆”牌匾。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2.5米的毛主席挥膊铜像。展厅左墙上有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及其他领导的画像,最珍贵的要数毛主席自1919年至1976年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了。还有一副是1955年毛主席为十大元帅授衔的场景。东墙的中央,有一副2米多高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毛主席像章拼组的红太阳放光芒图案,两边悬挂的是红旗,极有欣赏价值。南墙上是人民群众歌颂毛主席及其他领导的字画、条幅。展厅的西墙是毛主席语录牌及其各个时期的题词。展厅的中央左走道两旁是收藏的毛主席各种陶瓷像和著作、语录本及其单行本。右边的走道两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各个时期的武器装备,小到长矛、大刀、手雷弹、地雷,大到机关枪、掷弹筒和小钢炮……

这里的有些物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跟随张先生来到第二展厅,面积有100多平方米。这里有一尊2.5米左右的毛主席瓷像,周围四个墙上有毛主席的挂像,有从老百姓家里收藏的毛主席的中堂画,其中一副是毛主席半身像,两边有玻璃镜框对联: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表达了人民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展厅的右角有一副非常珍贵的宣传画,跟着毛主席永远闹革命。

杨富荣是吴岭庄一个普通的农民,今年47岁,毛主席逝世那年他才4岁,他投资100多万元,收藏4000余件红色珍品,建起了红色收藏馆,不由地使每个参观者对他产生了敬佩!杨富荣每年还为村里办许多好事,重阳节时为附近几个村里的老年人发放礼品送长寿面,已坚持多年。

就在参观即将结束时,主人杨富荣先生回来了,我们握手相识,一见如故。我俩在一尊高2米多的石膏像前,举行了赠书仪式。杨先生将我让进他的家里,这里也是收藏的王国,他让人抬出来一副四米乘四米的毛主席画像。接着他从柜子里拿出一袋毛主席像章,许多都是我第一次见到。他还取出来一袋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时期各种军功章和纪念章。随后,他又从柜子里取出几面五、六十年代的红色旗帜。据他介绍,有几面是夏县的,外地人收走后,他又掏高价收回来,他说咱运城的东西不能流失到外地。

在回城的路上,新春的气息越来越浓,许多地方已经张灯结彩。我想新绛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旅游业远没有周围县搞得那么热,如果将杨富荣先生的红色收藏馆策划升级,可能会促进新绛的旅游事业发展。

这也许就是杨富荣的红色情结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