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關於秸稈焚燒的思考。

座標:黑龍江,饒河。

禁止焚燒秸稈,對環境保護有很大的好處。這個不用專家連篇累牘的說明,其實農民心裡也明明白白。燒秸稈那幾天,到處濃煙滾滾遮天蔽日。整個農業區能見度很低,空氣中充滿了煙塵的味道,臨近的村屯和集鎮也籠罩其中,不能倖免。

有的時候燒秸稈時人手不夠,沒做好防控措施或突發大風等意外情況,造成跑火,給鄰近的土地森林等造成巨大的損失。

不過,相對比,秸稈還田的好處也非常明顯。秸稈還田能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質,改善土壤結構,使土質更加疏鬆,有利於作物紮根和營養吸收,增加作物的品質和產量。

那麼,還田的好處和燒田的壞處顯而易見。為什麼那麼多農民不願意秸稈還田,非要一燒了之呢?是農民圖省事,還是思想落後?

如果你是農民,或者長期在農村工作,你就會清楚地瞭解到農民為什麼堅持要燒秸稈的苦衷。

一、秸稈和土壤攪拌在一起,嚴重地影響了出苗率。特別是趕上春旱的時節,出苗率更是無法保障。秸稈拌在土裡,改變了(不是改善了)土壤結構,切斷了土壤原有的毛吸作用。造成了土壤不是疏鬆,而是透風透氣,無論後期怎麼鎮壓都解決不了。

二、農作物的秸稈摻在土裡,有些種子難免落在上面。就是僥倖不幹發了芽,但是秸稈腐爛產生的熱量和有毒氣體,也把種子的根燒壞,造成作物生長畸形或死亡。而且產生的有害氣體,影響作物的生長。在農村,不腐熟的農家肥都不能下田,何況是大量根本沒腐的秸稈了。

三、病蟲害嚴重。誰都知道,農作物的病蟲害90%藏在作物的秸稈中。還田之後,病原菌和病蟲等從土裡鑽出繼續危害農作物。重茬地尤為嚴重。

這三個問題,是秸稈還田所帶來的主要問題。要想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像我前文提到的:旱田修耕制度。

對玉米這樣秸稈量大的農作物,在收穫後打碎翻到地裡,當年休耕一年。第二年可種豆類,第三年可種玉米或其他作物。

旱田休耕,實際上是種兩年休一年。國家把補助打包、運輸和購買機械的錢集中使用,再補充一點。這樣秸稈焚燒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再談一個綜合利用問題。

綜合利用,說起來好說,實行起來難上加難。我省是農業大省,秸稈量大的驚人。在南方是個寶,可在本地利用率不到1%。

一、三江平原主打的是農業,農業區離工業第三產業區都很遠。想要利用,光是運費一項。任何廠家或農民都負擔不起。

二、打包機械不足。打包機只是秋天用一陣,而且價格昂貴。國家補助是個未知數,農民不願意賣。

三。打包和從地裡運出來造價高。農民種一畝地本來就沒剩多少錢,再加上趕上個天災,有的賠個精光。所以農民負擔不起這部分費用。

總括起來,農民擔心的就是兩件事:

1、秸稈還田的腐化對下茬作物的影響。

2、錢的問題。

我想,關鍵還是第一個問題。如果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就好說了。

再談:關於秸稈焚燒的思考。


再談:關於秸稈焚燒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