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姚发君:疾病压不垮强健的身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忠诚担当的大考!面对疫情,铜仁市万山区各级人大代表在各自岗位上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争当抗击疫情先锋,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在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战“疫”中彰显人大作为、贡献人大力量,万山区大坪乡人大代表、川硐村委会主任姚发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守初心、担使命 扛起为民谋出路的主责

川硐村位于大坪乡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总面积12.19平方千米,辖8个村民组,6个自然村寨。现有村民648户1956人,2016年度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1户337人。

2016年,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川硐村配齐配强村支“两委”干部,通过群众选举推选出了姚发君当村主任,他说道:“我既然当选村主任,我就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为全村老少爷们谋一个出路,搏一个未来。”赴任之后,他迅速转变角色,积极走进群众了解村情民意,放下自身经营的建材生意与群众融为一体,结合村情制定适合本村的工作和发展规划,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会议讨论等形式认真研究解决,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致力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围绕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目标,姚发君把发展优势生态健康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手段。结合村情实际,发展大五星枇杷200亩与蜂糖李500亩,在蜂糖李林下套种西瓜、花生、辣椒等作物,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拓宽了致富渠道,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经济效率,进一步增加了村民收益。

为进一步抓好村集体经济管理,姚发君主动要求承担这个重任,注册了铜仁市万山区精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了让枇杷产出高质量的果子,他在种植基地一待便是一个月,饿了就泡一袋方便面,他一边用笔记本记录下枇杷生长的形态,一边通过手机微信、电脑等四处咨询着相关专家、查询相关资料,总算是找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今年,川硐村200亩枇杷已经顺利挂果,按照市场行情,亩产值预估可达5万元,川硐村今年将盈利100万元。在姚发君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川硐村各项产业发展推进有力,成效显著,实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增收”,大大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村民们坚定了迈向同步小康的信念。

舍小家、顾大家 用行动践行党员初心

“姚发君全家的收入来源都是靠他一个人做生意赚钱养家,大儿子去年参军,小女儿还在上小学六年级。”川硐村支部副书记曾涛说道。

为了搞好村里面的工作,他主动放弃自己年收入80万元左右的事业,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中。他组织和引导村里的青壮年到铜仁从事装饰、装修等建筑行业,解决了200人的就业、创业问题。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转,收入也逐渐提高,而他自己因无法兼顾自己的生意,收入却逐渐减少,过上了短暂拮据的生活,但是他心里面是甜的。

人大代表姚发君:疾病压不垮强健的身躯

工作中的姚发君(右二)

为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姚发君同志以村为家,与父母妻儿见面的时间很少。在2018年脱贫攻坚冲刺阶段,父亲病危,他仍然一心一意扑在村里的工作上,直到老父亲病故都没有好好的陪老人家尽一天孝,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遗憾。姚发君特别注重家风,他经常告诫孩子要诚信待人,做人要谦虚谨慎,要把自己的所学真正用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他将自己的爱子送到了军营,希望他能够磨练自己的意志,在军队中好好锻炼,努力学习有机会要报效祖国。

在工作中,他是群众的主心骨,用心对待群众,用情温暖群众,用爱滋润群众。“我这个残疾人补贴啊,我跑了好多次了,都没办下来,发君听到我讲了后,就为了我这一件事情,他就开车到乡里面去给我盖章,然后跑区里面找相关部门办理,发君这次生病太意外了,还好救治得及时,要不然就可惜了这个小伙子。”当59岁的老党员牟国先听到姚发君突发疾病的消息后哽咽的说道。

小事见真情,姚发君在村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好村长,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村民。包靠牟坡组以来,他积极发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硬是把脏乱差的村寨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家园。

“过去,我们走在这个路上啊,到处都能够看到白色垃圾在空中飘,到处都能闻到臭味,姚村长过来后,他就亲自动员大伙一起打扫环境卫生,许多观望的群众在他的影响下,也都参与了环境卫生的整治,现在与过去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牟坡村民组组长牟井发感慨道。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姚发君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个群众,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战疫情、守一线 筑起疫情防控的城墙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川硐村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作为村主任的姚发君事事亲力亲为,每天往返各个村组摸排情况,哪家儿子从哪里回来,哪家有没有生病发热,他都一清二楚。

人大代表姚发君:疾病压不垮强健的身躯

在疫情防控卡点上做好人员登记

“发君,你已经连续工作个多月了,你就请假休息一下,不然身体会吃不消的。”支书胡正华说。

“没事,我还年轻,你瞧我这块头就算是再熬几个月都没事,和全村老百姓的健康比起来,这点工作算不了什么,只要守好这个卡点,不让全村群众担心受怕就是值得的。”

在疫情爆发以后,他身先士卒,除了每天坚持到卡点执勤外,他还把自己的轿车改装成了宣传车,每天早上就开出去宣传。每当听见宣传疫情防控、调减低效玉米的喇叭声,群众就知道是“发君来了”。

“别看他人高马大,疫情防控的这段时间明显瘦了,脸色也有点憔悴。”驻村干部刘泽和担心的说道。

3月4日下午,连续工作两个月的他发现自己胸口不舒服,就坐车前往铜仁市人民医院就诊,当做完检查,医生告诉他病情严重,需要前往医疗条件更好的地方进行医治。3月5日,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连续17个小时的手术,姚发君总算是转危为安,摆脱了危险,但还要在重症监护室隔离观察72个小时。

“看到他躺在病床上,全家人的心都是焦成了一团,他那个样子,让人看了都心疼。我们理解他的工作,他能够为村里面做点事情,也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只是希望他能够早点好起来。”姚发君的大哥说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姚发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走在了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的最前线,舍小家、顾大家。做完手术,姚发君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就问“胡书记,如今村里的工作怎么样了。”

山河无恙,只盼君早日归来。



供稿:万山区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