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朱由校:不會做木匠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明朝的“奇葩”皇帝不少,明熹宗朱由校算一個。朱由校奇葩是因為他作為一個皇帝,不為民生社稷擔憂,卻酷愛做木匠活。縱觀整個中國古代歷史,愛做木匠的皇帝還真是隻此一個。

明熹宗朱由校:不會做木匠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朱由校的父親朱常洛在三十九歲時總算當上了皇帝,不料二十九天後就猝死了。朱由校是朱常洛的長子,自然是了皇位的合法繼承人。1620年,15歲的朱由校當上皇帝時,大明朝已是內憂外患嚴重。但是朱由校不在乎,他一心沉迷於做木匠,儼然成為了一個“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不會做木匠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朱由校對做木匠有多痴迷呢?大概就和現在網吧裡通宵打遊戲的網癮少年沒有太大差別。朱由校不但喜歡做木工,而且他很有天分。一般只要他看過的涼亭、茶榭,他都可以做得出來,經過他親手做成的漆器、床、梳匣,均裝飾五彩,精彩絕倫。

明熹宗朱由校:不會做木匠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據史料記載,明熹宗時期,木匠們做的床是非常笨重的,十多個人都很難抬得動,而且用料還非常多,卻並不好看。於是,熹宗朱由校設計製造了一種新型的床,這種床不但可以輕鬆移動,還可以摺疊,攜帶非常方便,此外,這種床還有精美的雕花,美觀大方,就連專業的木匠們看了都讚歎不已。朱由校還喜歡做一些小木人,他做出來的小木人非常逼真,為了讓他的作品有更多人的認可,朱由校還讓太監們把他做的小木人拿到市場上去賣,結果竟有很多人出高價買他的小木人。朱由校得知了更加高興,於是拉著身邊的太監夜以繼日地做木工,他總想著要自己做出一把椅子、一座木屋,甚至一個宮殿。

明熹宗朱由校:不會做木匠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可見,朱由校確實是個做木工的好手。但是,他的身份偏偏不是個木匠,而是一國之君。顯然,作為一個皇帝,他是不稱職的。在他當政期間,後金勢力迅速發展、黨爭愈發激烈、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勢力猖狂,這也是朱由校被後人所詬病的地方。有人說朱由校是個痴傻愚笨的皇帝,徹底否定了他所做的一切。

明熹宗朱由校:不會做木匠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但是,查閱了相關史料後就會發現,愛做木匠的朱由校並不是個昏庸蠢笨的皇帝,大太監魏忠賢就是一個很好的解釋。因為朱由校在登基時得到了東林黨的幫助,所以在他坐上皇位後,東林黨人是非常猖狂的,而朱由校的高明之處就在於用了魏忠賢,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大力發展勢力,他們用人不看出身不看好壞,只要是對他們有用的人都會為他們所用。這樣的一支來勢洶洶的勢力,收拾東林黨自然不在話下。因此,後人所說的熹宗對國事不聞不問、“閹黨亂國”的現象其實是有爭議的,到底是魏忠賢利用了明熹宗還是明熹宗利用了魏忠賢?從他們二人的結局中其實可以窺得一二。

明熹宗朱由校:不會做木匠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作為一個皇帝,確實是不太合格的,這其實和他少年時的經歷有很大關係。首先,朱由校的父親朱常洛從出生那天起就不受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喜歡。萬曆皇帝不喜歡朱由校的父親,自然也不會喜歡作為孫子的朱由校,這樣的家庭關係自然給年幼的朱由校在心理上留下了很多的陰霾。再者,朱由校的母親很早就死了,他是由父親寵愛的李選侍帶大的,而這位選侍自然也不會喜歡跟她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並且還常常虐待他,這樣的成長環境又怎麼能讓他變成一個自信、睿智的君王呢?

明熹宗朱由校:不會做木匠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因而,朱由校喜歡做木匠,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通過做木匠獲得的成就感,來填補他內心巨大的空缺。其實從朱由校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當今社會所說的“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這種影響不論在哪個時代,不論在哪個人身上都是無法抹去的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