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文盲天子

朱由校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孫子,因自幼喪母,神宗在位時只顧自己尋歡作樂,無暇顧及皇太孫的讀書問題,16歲的朱由校繼位時,文化程度很低,堪稱“文盲皇帝”。

“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由於沒有文化,朱由校發佈命令指示,只能靠聽讀別人的擬稿來決斷。朱由校又不願意全聽別人擺佈,往往不懂裝懂,一紙草詔、半張上諭,經多次塗改,弄得文理不通,頒發出去,朝野人士看了啼笑皆非。

  • 有一次,江西撫軍剿平寇亂後上章報捷,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句,原意是說他們為平息叛亂,四處奔走,很是辛苦。皇帝身邊的一個叫何費的太監胸中也沒有多少墨水,念奏章時,把“追奔逐北”讀成“逐奔追比”。解釋時,把“逐奔”說成是“追趕逃走”,把“追比”說成是“追求贓物”。天啟帝聽了大發雷霆。
  • 有一年,有三個外國的使臣到明朝來進貢珍奇寶物。像什麼海馬、五色水晶圍屏等。進貢完之後,這些使臣還會遞給皇帝一個奏章,他們國家的國王在奏章上向大明皇帝表達了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願望。旁邊的大臣把這些奏章給朱由校時。朱由校心裡就慌了:我又不識字,這不是讓我在這麼多人面前丟醜嗎?這事我可幹不得。於是,他就模仿前人在時的樣子,把這些奏章看成又要跟大明皇帝談論什麼事情。所以,他裝作很生氣的樣子說:“你們這些小國也太不講道理了,竟然欺壓到我大明朝的頭上來了!”說完之後就氣憤地走了,也不好好招待這些和平使者。

喜木匠

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寄園寄所寄》

明熹宗最大的特長就是做木匠活,對製造木器有極濃厚的興趣,技術精湛。到了醉心於木匠,登峰造極境的地步。凡刀鋸斧鑿、丹青髹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他是一位好木匠,但是他不是一位好皇帝。

  • 史書上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
“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 朱由校親手製作的娛樂工具也頗為精巧。他用大缸盛滿水,水畫蓋上圓桶,在缸下鑽孔,通於桶底形成水噴,再放置許多小木球於噴水處,啟閉灌輸,水打木球,木球盤旋,久而不息,朱由校與妃嬪在一起觀賞喝彩。有一次他做了個花園,裡面的可以走路,鳥可以唱歌,水能流動。
“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好建築

朱由校喜歡建造房屋,喜弄機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覆欣賞,等高興勁過後,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製作,從不感到厭倦。吳寶崖在《曠園雜誌》中寫到朱由校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雕琢細緻,堪稱當時一絕。朱由校喜歡蹋球,常與太監在長樂宮打球,朱由校覺著玩起來不過癮,就親手設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

朱由校酷愛建築,還表現在對朝廷建築工程的關心上,天啟五年(1625年)到天啟七年(1627年)間,明朝對皇極殿、中極殿和建極殿進行了規模巨大的重造工程,從起柱、上樑到插劍懸牌,整個工程中朱由校都親臨現場。

“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愛傀儡戲

朱由校喜歡看傀儡戲,當時的梨園弟子用輕木雕鏤成海外四夷、蠻山仙聖及將軍士卒等形象。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約高二尺,有雙臂但無腿足,均塗上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個小木人下面的平底處安一拘卯,用長三尺多的竹板支撐著。另外還有一個用大木頭鑿釘成的長寬各一丈的方木池,裡面添水七分滿,水內放有活魚、蟹蝦、萍藻之類的海貨,使之浮於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圍用紗圍成屏幕,竹板在圍屏下,遊移轉動,這樣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戲臺。在屏幕的後面,有一藝人隨劇情將小木人用竹片託浮水上,遊鬥玩耍,鼓聲喧天。當時宮中常演的劇目有《東方朔偷桃》《三保太監下西洋》《八仙過海》《孫行者大鬧龍宮》等,均裝束新奇,扮演巧妙,活靈活現。

“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厭朝政

因為朱由校時常忙於玩樂,疏於朝政,魏忠賢常趁朱由校引繩削墨得意之時。明朝舊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筆親批;若是例行文書,由司禮監代擬批問,也必須寫上遵閣票字樣,或奉旨更改,朱由校便把上述公務一慨交給了魏忠賢,魏忠賢藉機排斥異己,擴充勢力,專權誤國。朝廷上正人君子殆盡,政治黑暗已極,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歷史評價

明自世宗而後,綱紀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廢壞極矣。雖有剛明英武之君,已難復振。而重以帝之庸懦,婦寺竊柄,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