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是关键,如何在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中

思维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思维本身的内涵就比较大,例如在管理领域中的"思维"和科技领域的"思维"会有很大的差异,认知神经视角的"思维"与学习心理学视角的"思维"也会有很大不同。"纲要"中所提及的能力,属于教育领域的思维。教育领域中"思维能力"一般指的是通过思考应对陌生的学习、实践以及创造性任务中的处理水平。


显然,"思维能力"是"纲要"的战略主题中所有能力的重要核心之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考试改革中重点要考核的内容。

提升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是关键,如何在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中

然而分析至此,我们还只是认识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没有解决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思维能力提升的问题。如果进一步讨论,我们需要深入到各个学科,结合学科的特点,梳理每个学科的思维能力要求,然后再讨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些要求。


这就提出了第三个问题。


思维能力这个宽泛的概念能否进一步具体化?


如果不能把思维能力具体到某些细节要点,我们是无法制定教学目标的。如果不能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思维能力提升这个任务也就无从谈起了。虽然也有很多实验性教学在努力尝试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对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有一些课例呈现出不少亮点,但是因为缺乏系统性,造成这种教学的可复制性不强。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把思维能力具体化,这意味着要澄清思维能力的内涵,了解都有哪些要素构成了思维能力。一般来说,这要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教育领域中通识性的思维能力目标,另一个层次是结合学科特质进一步深化的思维能力目标。因为篇幅所限,这次先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通识性目标中的一部分。


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中,把认知目标(也可以理解成思维的目标,虽然这样解释并不严谨。)定义成了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是布卢姆在1956年提出来的,第一版的分类既是开创性的,也是有明显欠缺的。例如"知识"和"理解"、"分析"的词性不一样,它们不应该属于同一层次的分类,这个分类显然并不成熟。


2001年安德森修订了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这次就好多了。安德森修订版的认知目标分类被定义成了: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个层次,"知识"变成了"识记","综合"被移除,增加了"创造"这个新的目标。而"知识"被提取出来作为另外一个独立维度了。有了这六个层次,教学目标就清晰多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现在所采纳的所有理论都是过程性的而非结论,也就是说我们目前采用的这个框架,只是在现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框架,并不意味着这个框架就是绝对的真理。


提升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是关键,如何在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中

《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师范类专业的课程结构中并不算是一门"大课",而且理论性比较强,对于学生而言,在教学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所能收获的非常有限。而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这种纯理论一般无助于自己提升现行教育体制内的绩效指标,加之各种名目的工作任务重压之下,也几乎没有谁能真正静下心来研读。所以,虽然提及"教育目标分类学"或是"认知目标分类"这些概念会让人有一种耳熟能详的感觉,然而事实上真正深入了解它的教师并不多。


简单说,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对知识的分类,一个是对认知过程的分类,然后由知识轴和认知轴交叉,就能得到一个知识——认知矩阵,也就是一个二维表。这看起来有点玄奥,我们可以暂时不去深究。这是一个描述框架,是研究性的,对于我们课堂教学的直接指导意义有限,还需要进一步消化。虽然有些艰难,但是对于知识和认知的分类概念,老师们还是有必要做一些了解的。


先说说知识这个维度,在布卢姆的分类体系中,知识被分为四种类型: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前三类知识顾名思义都应该不难理解,只有最后这一项理解起来会有点障碍。"元认知"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一个叫弗拉维尔的心理学家在1976年的时候提出来的,"元认知"指的是一种自我认知,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自省"或者"自我控制",这是一种心理活动的类型,也是思维的核心表现之一。在这个知识分类体系中,"元认知知识"被当成了所有知识中的一个独特类别提出来,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北师大董奇教授是国内较早研究元认知理论的学者,在1989年北师大学报中论述过元认知概念,指出元认知的概念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从我的实践体验来看,元认知知识整合了陈述性、程序性知识,但是更强调操作性的体验。谈元认知知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总会觉得有不接地气之嫌,老师们往往对这些术语存在理解障碍,所以我一般不会特别强调这些概念。


相比较而言,我更接受罗伯特•马扎诺在《教育目标新分类学》中的知识分类,他把知识结构划分得更简单,也更清晰。在马扎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知识被划分成了三种类型:信息(Information)、心智程序(MentalProcedures)和心理动作程序(Psychomotor Procedures)。老师们不要被这几个词吓到了,其实这些概念不难理解。

提升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是关键,如何在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中

在这个体系里面,信息是纯静态的知识体现,包括了事实、概念等陈述性的内容。而心智程序是一个关乎复杂心理加工过程的内容,它是由一组一组的步骤构成,马扎诺管这个叫"宏程序"。这看起来有点费解,简单点说,信息和心智程序的区别,一个是古诗,一个是作诗的方法;一个是认识数字,另一个是加减乘除的法则;一个是历史事实,一个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样说是不是清楚一点呢?


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是信息、陈述性知识占据了主导地位,有些老师甚至从来都没有教授过"心智程序"呢?简单说,我们可以把"心智程序"理解为思考问题的方法。


至于心理动作程序,这个指的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动作程序,可能还是不好理解,再举个例子,飞行员驾驶飞机,他需要拥有航空知识、地理知识等很多陈述性的信息,也需要结合各种形式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心智程序,而他对飞机的操控则是一组动作程序。这组动作是建立在以上信息和心理活动的基础上的。这也被认为是知识的一个类型,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操作技能"。类似的例子还有舞蹈演员的舞蹈表演、外科医生的手术等等,这些都会涉及到"心理动作程序"。


简单回顾一下:布卢姆的分类体系中知识的维度分了四类,分别是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马扎诺的新分类体系中对知识分了三类,分别是信息、心智程序和心理动作程序。


老师们把这些分类牢牢记住未必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大家只要知道知识是有分类的,是有区别的,在备课的时候想一想,我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什么?我要教什么类型的知识,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如果我们能够区分陈述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能够区分信息和心智程序,那就更好了,那会给下一步的教学设计奠定更好的基础。


未完待续,想了解更为系统的思维教学理论与实践方法,可关注东方名家教育免费观看吴亚滨《思维教学理论及实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