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疫”为镜,自然资源一体化的若干思考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重大战略,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提升需要数字化的手段来撬动,对于自然资源部门国家也赋予了新使命和新的职能,我们需要以“简化、共享、增效、智能、创新”为理念,聚焦改革、转变理念、因地制宜、创新范式,利用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打造项目高效审批、资源高效配置、空间高效统筹的自然资源一体化,真正实现人合、事合、心合。

一、自然资源领域数字化转型需要创新路径

一个城市的规划需要定战略、定方向、定目标、定指标,信息化的建设亦是如此,提升机构管理效能和治理能力,需要通过信息化加快组织机构愿景落地实施,也以此为契机,站在更高的视野,对业务流程、数据资源、技术架构、服务运维等方面总体设计、统筹规划、明确路径。一是定向把脉,通过全方位调研,摸清家底理现状,对信息化现状做“透视”,这是基础也是基石;二是寻医问诊,汇集国内外案例,学先进找差距,明确自身位置,这是方向也是钥匙;三是制定处方,理清业务脉络,明确业务导向,八大体系设计,明确宏伟蓝图,分期路标规划,明确实施路径,设计建设方案,这是路线也是落实。

二、自然资源的一体化首先是业务的一体化

自然资源的业务是“互联网+”的关注民生服务的业务,是“山水林田湖草海”生命共同体的业务,是“编征批审供建验登服”的全生命周期业务。业务的一体化融合需要梳理自然资源的全局业务体系、划分事权、打通业务事项之间的关系、开展业务标准化以及优化业务流程等工作,深度融合规划、土地、矿产、测绘、海洋等业务,建立健全从源头保护、开发利用到末端修复治理的“全生命周期”业务管理体系,打通外部服务与内部政务,形成有机融合、互相贯通、前后一体的自然资源管理业务体系,推进机构改革后的业务整合与优化。

三、以数据驱动的思维推动数字化转型突破

机构改革以人为本,管理闭合以业务为纲,系统建设以数据为脉,数据驱动力的提升是要从数据视角出发,在数据中洞察,在洞察中思考,从而驱动管理和治理。面向业务域组织数据,基于业务平台、业务应用、业务库分析组织调查监测、确权登记、资产管理、用途管制、开发利用、综合监管等数据;面向分析域分析主题,形成数据基础平台、数据分析应用、数据分析库的数据分析体系;面向治理域治理数据,明确数据主题、确定数据对象、绘制数据地图、形成数据参谋,建立专门的数据团队,探寻行业数据规律,发现用户数据核心价值,研发和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数据运营生态,进而推动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精准治理能力建设。

四、 打造新形势新机构下的自然资源应用

在业务一体化的基础上,做到助畅通,保障政令上传下达;保应急,重大事项、重大项目有序落实;全监管,过程监管、风险防控、信用认定;促共享,系统互联互通、数据交换共享。以“保留、新建、升级改造和废除”为原则,结合业务应用需求,设计自然资源应用体系,在保障满足实际应用的前提下,建立支撑各条线业务管理和数据服务的智能化应用系统,打造门户信息统一聚集、综合政务统一调度、业务审批协同高效、监管决策精准及时、移动办公随时随地的自然资源智慧应用体系。

五、技术中台为自然资源一体化保驾护航

中台是一种能力输出,既是无形的管理能力体现,也是有形的技术能力保障,为了更好的支撑和满足自然资源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纵横衔接”要求,基于自然资源一体化的现状,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微服务等新技术,形成自然资源一体化技术中台,聚焦自然资源一体化的业务特性,采用微服务架构模式,通过服务总线,将门户、应用系统、业务流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而支持自然资源一体化业务的管理。

数字化技术赋能自然资源一体化,需要贯穿领业务、数据、应用、技术等各方面全面推进,通过服务以“窗”轴点、治理以“地”为锚点、管理以“合”基点、共享以“图”为特点、创新以“智”为起点的多点开花的景象,让业务搭桥、数据连线、技术引路、应用落脚助力自然资源管理突破。

以“疫”为镜,自然资源一体化的若干思考

自然资源一体化专题

1.以“疫”为镜,自然资源一体化的若干思考

2.自然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棋盘、棋路、棋经

3.自然资源业务流程优化到流程自动化

4.自然资源业务数据治理与价值挖掘

5.自然资源一体化的智慧政务服务应用体系

6.自然资源体系下的多维度监督监管

7.自然资源一体化总体架构的中台化

以“疫”为镜,自然资源一体化的若干思考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持续关注“DIST上海数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