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 乘势而上——遂宁高新区一周年发展综述(一)

孔凡力 梁惠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初春的鹭栖湖,芦芽新发、草长莺飞,城市倒影在湖里,湖光映衬着城市。

2019年3月18日,四川遂宁高新区挂牌成立,巧借新时代雄浑劲健的奋进势能,这座新城,正生机勃发地崛起于"成渝之心"。

牢记使命 乘势而上——遂宁高新区一周年发展综述(一)

遂宁高新区航拍图(刘昌松摄)

从孕育到筹谋到启动到崛起,遂宁高新区的每个重大关头、每个关键时刻,都离不开党中央的定向引航,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运筹帷幄,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这一切为园区建设发展注入了磅礴力量。这一年,遂宁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合力推进,遂宁高新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迈出了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坚实步伐。

谋定后动

把宏观战略落实为系统的谋篇布局

两个月,完成"寻点行动";又过了两个月,正式对外发布园区规划蓝图;再过了两个月,基本完成区划移交,全面承接行政权力事项208项、工作事项3357项……一个又一个"两个月",展现出遂宁高新区党政决策的速度和效率。

当我们把视野拉到万米高空,俯瞰遂宁全境。在遂宁5300平方公里的全景图上,遂宁高新区正处于遂宁的几何中心。若把视野拉得更高,瞰向整个成渝地区,遂宁高新区正处于成渝城市群的心脏位置,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个重要节点。

占据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注定要赋予这片土地新的时代担当。

"成立大会后,我们立足全面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和市委富民强市‘一二三四五'总体战略,针对‘高'在何处、‘新'在哪里、建什么‘区'等一系列把方向、抓根本、管长远的重大问题,赓即部署开展‘寻点行动',研究契合中省市战略部署、切合园区实际的发展战略。"遂宁市委副书记、遂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冯发贵说。

通过两个多月的"寻点行动",在摸清底数、碰撞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了五高三新三区"533"发展战略,提出了"国际物流港、高新智造园、蔓藤生态城"的发展定位,以新理念、新机制、新动能为引领,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技术产业、高水平治理、高素质队伍为路径,把园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联动成渝的示范区、创新创业的集聚区。

光有一套发展战略远远不够,还需要一套与之相适的规划设计。2019年7月26日,遂宁高新区规划发布暨投资推介会举行,首次对外发布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而这距园区成立才仅仅过去4个月。按照规划,园区城市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0万,布局"一城、两区、三山、四谷"的空间格局,这充分展现了生态优先、交通引领和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两个月,完成"寻点行动";又过了两个月,正式对外发布园区规划蓝图;再过了两个月,基本完成区划移交,全面承接行政权力事项208项、工作事项3357项……一个又一个"两个月",涌动的是遂宁高新区党政决策的速度和效率,体现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豪迈与决心。

这样的速度和效率,主要基于建立的"1+N"制度体系上;这样的豪迈和决心,体现在"一线引领、两位倍速、三个翻番"的目标体系上。到2022年,经济总量突破80亿元,实现翻番。这个速度快不快?有些快!实现难不难?有难度!但遂宁高新区的同志有志气、有底气。"这个速度可以达到,而且必须达到!"这是遂宁高新人作出的庄严承诺。

强力推动

把蓝图规划落实为具体的项目支撑

打好项目服务"组合拳",创新推行项目"七化"、首问责任制、项目秘书制、"星级+保姆式"服务等机制,定期举办"高新咖啡时"……优环境、谋发展的体系逐步健全。

项目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发展。遂宁高新区以大项目、好项目为载体,构建"4+2+2"产业格局。一年来,开工建设项目34个,投资金额172亿元,华瓷科技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

"我们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立足特色产业,注重转型升级,将建设空港物流园和陆港物流园两个主题物流园,同步打造‘双站双港、三铁三高、四横四纵'的交通格局。"遂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牛斌介绍说。

在遂宁安居机场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在保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工作人员正操控着各种工程机械,抓紧时间推进建设。遂宁安居机场项目位于遂宁高新区辖区内,是园区空港物流园的主要支撑,也是园区临空经济的重要载体,今年3月被批复升级为民用运输机场,这是全国首例由通用机场升级为民用运输机场的项目,全国第一个获得"通用升级民用"场址批复。

"受今年疫情影响,项目复工时间较年前既定时间有所延后。为把延后的工期‘补上',我们按照遂宁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半封闭+强防护'要求,依规有序推动复工,工程各方也将加大力度,力争按期完成建设任务。"项目部负责人说。

在巩固特色产业的同时,遂宁高新区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从"制造"迈向"智造",带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对此,遂宁高新区抢抓我省首个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发展机遇,瞄准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招大引强,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招新引尖"转变,其中柔性电路板、激光陀螺仪等技术行业领先,还填补了遂宁"5+2+1"产业体系空白。

牢记使命 乘势而上——遂宁高新区一周年发展综述(一)

托璞勒公司组装车间(钟敏摄)

牢记使命 乘势而上——遂宁高新区一周年发展综述(一)

美宁罐头加工基地(钟敏摄)

在上达电子(遂宁)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真切体会到什么叫"上达速度"。从对接到实现签约,仅仅用时3个月,从签约到正式开工,还是仅仅用时3个月。"遂宁高新区区位优势突出,产业配套完善,城市环境优美,人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从对接到落地再到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这也是打动我们尽快签约入驻的一个重要原因。"上达电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华如是说。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打好项目服务"组合拳",一直是遂宁高新区持续招大引强的"独门秘笈"。在项目签约入驻前,园区就及时建好"项目指挥部""项目加工厂",组建专班深入一线服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创新推行项目"七化"、首问责任制、项目秘书制、"星级+保姆式"服务等机制,定期举办"高新咖啡时",及时解决项目实际困难。同时,遂宁高新区还出台了营商环境36计,财政金库、政务大厅等平台相继设立并运行,一站式服务、一窗通办等改革措施落地,优环境、谋发展的体系逐步健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