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恆公討伐山戎和討伐楚國有什麼區別?

用戶6377242922816


我的答案:齊桓公無論是北伐山戎,還是南下伐楚,都是建立在他“尊王攘夷”的稱霸策略基礎上的行動,為的就是行王命,也是周王室權力下移,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體現。不同的是,齊國伐山戎,是源於燕國求救下的臨時起意。而南下伐楚,則是齊桓公蓄謀已久的打壓行為。

齊桓公的稱霸理念

周王室東遷之後,已經無力撐起天下共主的名分。各諸侯國無視周天子,雖然有禮制的制約,卻依然相互攻伐、戰事不斷。這時候迫切需要一個諸侯王,能代替周王室監管天下,恢復秩序。齊桓公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依靠管仲的輔佐,打著“尊王攘夷”的旗幟,崛起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

尊王與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同,雖然都是打著天子的名號,但齊桓公與曹操有本質上的差異,他是真的尊重周天子。依靠齊國不斷壯大的軍政實力,管理天下秩序,這點孔子也是很認同的。

夷狄與華夏的分界線並不是固定的,隨著歷史不斷向前,許多曾經的夷狄都因為長期與中原文化社會交融,變成華夏的一部分。不過在齊桓公時期,楚國是蠻夷,山戎也是蠻夷。

北伐山戎——解燕國之圍的突發事件

事件發生在公元前664年的一個冬天,山戎大舉南下,進攻燕國。燕國從立國到被秦所滅,幾乎一直是個弱國。面對山戎來襲,燕國人慌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向齊國求救。

無論是出於霸主的責任心,還是鞏固地位的私心,齊桓公決定北上救燕。春秋的習慣不是單幹,每次發動戰爭前要申明道義,緊接著尋找夥伴。齊桓公找了魯國,魯國本來答應的挺好,最後卻反悔了。無奈之下,齊國自己興師北上。

過程自然很艱辛,畢竟是北上,進入夷狄之境。首先路就很難走,第二年春天戰爭才結束,估計大部分時間都耗在行軍了。燕莊公一把鼻涕一把淚,對齊桓公感恩戴德,親自送他南下回國。不知不覺燕莊公進入了齊國境內,這個行為放在現在也許沒什麼,但在春秋時期是不符合禮儀的。齊桓公很大氣,直接將燕莊公腳下的土地送給了燕國。

齊桓公既顯示出了霸主風範,又免除了燕莊公失禮的尷尬,一舉兩得。

綜上來看,齊國伐山戎,只是一個意外事件,並不在齊桓公的戰略計劃之內。

南下伐楚——蓄謀已久的行動

齊桓公時期,楚國在華夏諸國眼中,還是個不知禮儀的蠻夷。楚國攻打隨國,隨國國君質問楚國:憑什麼打我?楚國的回應很從容:“我是蠻夷,打你怎麼樣,管得著麼?”所以說,中原的禮儀和諸侯國的自覺性,並不能限制楚國。

楚國如果能安靜地呆在南方蠻夷之地,中原各國也就不會在意了。可楚國偏偏不老實,先後吞併了鄧、息等中原小國。這就侵犯了齊桓公的利益,別忘了他的稱霸旗號是“尊王攘夷”。楚國作為蠻夷,大肆擴張土地,進攻華,齊桓公不夏要面子麼?

所以,齊桓公不可能坐視楚國瞎嘚瑟。攻打楚國是早晚的事,只是差個時機。

這個時機很快就來了,只不過讓一個女子成了背鍋俠。齊桓公與蔡姬划著小舟,在江中嬉戲,結果蔡姬太貪玩,不斷搖晃船身,齊桓公屢勸不聽。上岸之後,就將蔡姬趕回了蔡國。本來也是個小事,結果蔡侯竟將蔡姬改嫁了。

齊桓公一怒之下,聯合諸國攻佔了蔡國。其實,齊桓公沒那麼小氣,蔡國也不是他真正的目標。他的目標是楚國,因而攻佔蔡國後並沒有離開,而是準備南下伐楚。

伐楚軍隊,浩浩蕩蕩駐紮在召陵。楚國再牛,也不敢輕視,連忙派使者前來求和。征伐只是一種政治手段,春秋初期不像戰國,能用會盟解決的問題儘量不會訴諸武力。齊國先是指責了楚國的種種罪狀,楚國也表現出以死相抗的決心,最終雙方各讓一步。說這麼多,其實都是場面話,齊桓公的想法很簡單,你楚國服軟就行,在我當霸主期間老實點。

緊接著,齊楚會盟達成協議。齊國率領各諸侯國,退出蔡國。

小結

無論是伐山戎,還是伐楚國,都是齊桓公尊王攘夷的稱霸意識決定的。二者的差別在於,一個是霸主責任下的突發事件,一個是稱霸策略下得戰略部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