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有它我就能吃兩大碗米飯”的菜?

芝麻最新說說


有哪些“有它我就能吃兩大碗米飯”的菜?

“有它我就能吃兩大碗米飯”的菜想必就是下飯菜了!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下飯菜菜單也是不一樣的,尤其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好吃的東西那可是數之不盡的!不過,雖然天下美食千千萬,但在我的心中排名靠前的下飯菜還是能夠列舉出來的。

首先是肉末豆角,肉末豆角以泡豇豆和豬肉末為主,豇豆經過鹽水浸泡長時間沉澱後發酵,獨特的酸鹹味真的是超級下飯,再搭配泛著肉香味的肉末,用勺子舀到飯上,一口氣扒拉下去,簡直就是完美!

其次就是魚香肉絲,魚香肉絲是一道經典的川菜,酸酸甜甜的肉絲是每個小朋友都難以拒絕的美食。在如此挑食的小朋友面前,魚香肉絲也能散發魅力,讓小朋友成功吃下一碗飯,那麼在我這個完全不挑食的大人面前,魚香肉絲的魅力則將加倍,促使我一口氣吃下兩大碗白米飯了!

最後就是手撕包菜了,手撕包菜的關鍵全在“手撕”兩個字上,用手撕的包菜真的比用刀切的包菜口感更好,吃起來脆脆甜甜的,被油浸泡後的包菜搭配肥瘦相間的豬肉,真的非常下飯!

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三道菜的做法吧~

肉末豆角

需準備食材:

豆角:500g

肉末:200g

蒜:3瓣

小米辣椒:2個

生抽:1勺

老抽:1勺

料酒:1勺

澱粉:2勺

白糖:10g

肉末豆角具體做法:

1.豆角切粒,蒜切蒜末、小米辣椒切圈備用。

2.肉末中倒入1勺生抽、1勺料酒、1勺澱粉、1勺白糖醃製30分鐘。

3.熱鍋倒油,加入肉末炒散,炒至變色之後盛出備用。

4.另起鍋倒油,倒入蒜末炒香,加入豆角炒熟,加入肉末翻炒均勻,加入少許鹽、1勺老抽、1勺蠔油上色調味。

5.倒入水澱粉,大火煮到湯汁濃稠關火。撒入小米椒翻炒均勻即可出鍋了。

魚香肉絲:

豆瓣醬:1勺

醋:2勺

生抽:2勺

蠔油:1勺

白砂糖:2勺

料酒:1勺

澱粉:適量

裡脊肉:半斤

青椒:3個

木耳:10朵

胡蘿蔔:半根

仔姜:3塊

魚香肉絲具體做法:

1.將生抽 醋 蠔油 糖 按1:1:0.25:1.5的比例放入碗中 再加入少量澱粉攪拌均勻備用

2.木耳洗淨泡水待用,紅蘿蔔去皮 青椒 仔姜 切絲 蒜切片

3.瘦肉買回來最好放冰箱急凍一會兒 這樣比較容易切絲 隨後在肉絲中加入生抽 澱粉抓勻醃製 這樣入味而且絲滑(用雞蛋清代替澱粉會更好)

4.起鍋燒油 下入紅蘿蔔翻炒至變色 大約1分鐘 這個比較難熟

5.隨後加入木耳青椒絲翻炒均勻 聽到木耳噼裡啪啦爆開的聲音再炒個20秒就差不多可以出鍋裝盤待用了

6.下入肉絲翻炒至變白 八成熟就行了 出鍋待用

7.大火 加入蒜片跟郫縣豆瓣醬翻炒

8.倒入剛炒好的半成品跟仔薑絲 淋入少許料酒 翻炒幾下加入調好的芡汁(用筷子攪拌下) 9.炒個1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了

手撕包菜

需準備食材:

包菜:1個

蒜:4瓣

鹽:適量

豬肉:100g

紅辣椒:1個

十三香:少量

生抽:2勺

蠔油:1勺

老抽:半勺

蔥:1根

手撕包菜具體做法:

1.捲心菜一個,手撕成大片,不要刀切,影響口感

2.撕好洗淨在水裡泡上5分鐘,控幹水分備用,泡一泡菜葉炒出來更脆

3.蔥蒜,辣椒切好備用,豬肉切片

4.鍋裡放油,把稍微肥點的肉先編炒出油

5.放入瘦肉,繼續煸炒至肉變色無水分

6.放入蔥蒜,辣椒,加老抽 生抽 耗油 十三香調味

7.把控幹水分的菜放入,加鹽,煸炒至菜熟

8.裝盤即可

溫馨提示:

1.包菜洗淨要控幹水分

2.炒菜時要最大火

3.鹽要最後放

#吃在重慶#


重慶美食攻略023


你好,我是美食領域創作者油炸小被子。

我是一個徐州人,我從小家裡面經常會炒的,一道很下飯的菜就是小魚炒辣椒。這道菜已經不單單是下飯了,每當我想起這個名字我就想流口水。這道菜的食材也很簡單,就是很小的曬乾的小魚乾,然後和辣的那種尖椒一起炒,裡面可能會放點蒜呀什麼的。在我高中住校的時候,我經常會讓我媽炒這道菜給我帶過去。然而每次帶這道菜到學校裡面通常是吃不過兩天的,因為經常都是被同學們搶完了。

現在在蘇州工作,菜不好寄,所以很久都吃不到這道菜,還好網上搜一搜還能搜到這道菜,真空包裝的,再順帶買點煎餅,煎餅捲上小魚炒辣椒,真真是太美味了!店鋪的評論也經常是在外地的老鄉,誇讚賣家的菜炒的好吃,有家鄉的味道。下面我就說一說這道菜的具體做法吧~

食材準備:幹烤(音同靠)的小魚,青紅尖椒(辣的那種),乾紅辣椒,蒜,蔥,姜,鹽,味精,花椒,雞精,生抽

做法:

1、鍋熱倒油,油熱了之後放入乾花椒,薑末和花椒炒出香味。

2、然後將小魚放進去翻炒均勻,改小火,注意小魚一定不要炒糊了,要不然味道就不好了。

3、等到鍋中有點小泡沫起來的時候,就把切好的青紅尖椒和蒜放進鍋中翻炒均勻,加入適量生抽。

4、放適量的水把鍋蓋蓋上稍微燜一會兒。

5、差不多了,就加入適量的鹽味精和雞精,翻炒均勻出鍋裝盤。

這道菜真的是從小吃到大,後來我在蘇州上大學的時候,偶爾也會帶這道菜,就很多在蘇州常州的同學,她們從小不吃辣的,也會很想去吃這道菜,雖然說很辣,但是他們還是會去吃,而且跟我說這道菜很好吃,讓我下次再繼續帶,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痛並快樂著。






花花和秋葵脆


我家住在黑龍江,這裡以土地富饒而聞名,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豪放不羈的民俗民風,誕生了無數讓人慾罷不能的美食。

現在想想,小時候親戚送來自己種的菜,是市場買不到的好食材,奶奶泰然自若的做出的一道道菜,是比舌尖上的中國更讓人嚮往的味道。



蒜毫炒肉,雖然看起來是乾乾的炒菜,但一放到飯裡濃縮的湯汁就自動裹住米粒,顏色漂亮,味道超好吃,每次吃都很驚豔,就像吃旺旺仙貝第一口的感覺一樣

我高中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吃這個菜拌飯,能把750ml的飯盒吃光一大半(慚愧慚愧),應該有兩碗飯了吧

相傳金代,各部落戰爭不斷,部落頭領為使士兵能儘快回覆體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讓士兵吃豬肉燉粉條,東北也有所謂“豬肉燉粉條,來晚撈不著”。

小雞燉蘑菇,應該是外地人對東北菜認識至觀重要的一個了吧,但我認為雞肉不是最好吃的,不信你看““小雞燉粉條”,“豬肉燉粉條”,“酸菜燉粉條”,“白菜燉粉條”,粉條才是“萬物皆可輔”的靈魂配角啊。

家裡做了小雞燉粉條,小孩子總是先艱難的挑一大筷子粉條到碗裡,或者直接捧著飯碗,到廚房掀開盛著菜的大盆,用勺子撈出粉條混合著雞湯盛到碗裡泡飯



油豆角顏色鮮綠,肉質肥厚、口感柔和、無老絲,是豆角中的極品,其外表有油滋潤一般的表相,味道有奇妙的油香。特別是排骨燉油豆角更是深受黑龍江人的喜愛。

我覺得那種細長的豆角都沒有油豆角好吃

油豆角還可以和豬肉、排骨,土豆、南瓜等等食材搭配,都可以做出十分美味的菜餚

煎帶魚,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道菜,空口也能吃好幾個,再加上米飯,就是雙重享受,幸福×2!

雞蛋羹

五一回家的時候,家裡剛好做了餃子,超級酸的酸菜燉土豆條和雞蛋羹,我一看到它:我的媽!世界上居然還有這麼金黃色澤,油汪晃晃的雞蛋羹!(不是答主沒見識,而是學校食堂漂著零星油花,氣孔似篩子的雞蛋羹已經改變了我的世界觀!)

不管是飯店裡的水蒸蛋,還是芙蓉蒸蛋,都沒有家裡做的一碗樸實無華的雞蛋羹好吃我說的你儘管試,吃胖了可不要怪我哦

偷來的分割線



我是紫蘇少女,雜答型答主,思想有趣,認真熱忱,溫暖冷靜,歡迎關注ヾ(❀╹◡╹)ノ


鮮衣怒馬的紫蘇少女


有哪些“有它我就能多吃兩大碗米飯”的菜

我家平時吃菜比較多,米飯有一點就夠了,所以去超市買幾斤米(平時也會做麵食),可以吃一個多月。

但米飯遇到了烤魚,我就能多吃兩碗飯

自己做烤魚,省錢又好吃

西紅柿炒雞蛋

泡湯都能多吃一碗米飯

而且西紅柿炒雞蛋不論是搭配米飯,還是麵條,都很百搭

老爆三

裡面有肉片,肝尖,和腰花

妥妥的吃這道菜,能多吃兩碗飯,

不過我自己不會做,處理不好內臟食材,以前自己做過溜肝尖,感覺既不嫩,也不好吃,就沒試過做內臟的食材了,只煮過羊雜湯,因為那個簡單~~



豆子的食物日記


“有它我就能多吃兩碗飯”的菜,在吃貨的菜單裡實在有太多,肉食不少,素菜也不少,各人有各人的蘿蔔白菜,不勝枚舉。我就把此時此刻最先冒出來的菜名前兩個拿出來講講,不保證你會饞,反正我饞是了。

一、醋辣子。

我不太能吃辣,買菜的時候一個月都不一定會買一次辣椒,我說的是有辣度的那種辣椒,那種有甜度的彩椒更是一年半載不會買一次。要說不能吃辣也不是,小時候吃過一次臭豆腐,巨辣的那種,身邊能吃辣的大人都已經吃不了了,懷疑這次是臭豆腐老闆拿錯了辣椒粉,把小米辣椒粉當成了普通辣椒粉,放了平常的分量,結果誰都吃不掉一塊,恐怕要白白浪費了。就在大家都已經放棄,狂喝水解辣的時候,我則默默的把一盤臭豆腐都吃光了,並且,用剩下的湯汁泡了一碗飯吃,非常的意猶未盡......現在想起來,真是胃疼。

好了,說回辣椒,我不太能吃辣,但是醋辣子是例外,能連吃好幾頓。醋辣子並不是什麼出名的菜,我甚至覺得它是我家獨有的叫法。所謂醋辣子,做起來簡單得很,把青椒放進滾水鍋裡,滾三滾撈出(至於是汆一下就撈起還是煮熟後再撈起,倒是都可以,都有各自獨特的風味,汆一下就撈的辣椒吃起來有一股子嗆辣味,吃口有脆勁兒,咔嚓咔嚓,很適合做青菜豆腐的蘸水,而煮熟再撈起的辣椒則更入味一些,味道更柔一些),待涼後剁碎,抄進碗裡,放鹽、醬油、陳醋就好了。簡簡單單直直接接的酸辣味,吃的就是這一口而已。一頓吃不完,留到第二頓也好吃,醃過一陣,作料的味道更加深入,夾一筷頭細碎的醋辣子送進嘴裡嚼著,配一筷頭白米飯混著,其他菜都可以不要了,就這麼吃一碗飯都不會覺得寡,津津有味得很。

做這個菜不需要什麼技能,唯獨對醋有要求,必須是老陳醋,醋要稍微多放一點點,用其他白醋檸檬醋果醋一律不成,沒那個味兒,哪個味兒呢?就是醋辣子的味兒。做醋辣子要用青辣椒線椒,可以挑不那麼爆辣的辣椒。我看到其他地方的人也做醋辣椒這道菜,是把辣椒切段煎一下之後再加陳醋和醬油烹一下起鍋,想必也好吃。我自家只用水煮,操作更簡單,誰都可以上手。

二、涼拌土豆絲。可能是因為苦夏的緣故,最先想起的兩道菜都是涼菜,先頭說的醋辣子也是涼菜,涼拌土豆絲就更不用說了。但我所喜歡的這道涼拌土豆絲,和大家飯館裡吃的可不太一樣。我喜歡的涼拌土豆絲,不用擦子擦,也不用清水把澱粉泡去,而是直接用菜刀切絲,就算切成細棍也無所謂,只要能炒熟就行。澱粉更是要留著,甘願冒糊鍋的風險,也是要在炒鍋裡生生把土豆絲炒熟,而不是加水煨熟或是乾脆在清水裡煮出來以後撈起瀝乾拿來涼拌。炒土豆絲的時候要放油,不能少,少了容易糊鍋,但多了也不行,拌起來太膩。炒土豆絲很容易糊鍋,況且,這麼一炒乾脆不如來一盤青椒土豆絲做熱菜還方便,但我就是喜歡炒熟以後放到盤子裡晾涼,拍兩瓣蒜,加點香菜,加些其他涼菜所要放的調味料,再加一點點涼白開讓它好拌一些,然後拌開以後,入味三五分鐘,就這麼來吃。賣相不太好,土豆是軟趴趴的口感,而不是將澱粉淘洗之後的脆口感,但還就喜歡這樣吃。

這不是什麼厲害的大菜,只是一道非常有家裡味道的小菜罷了,一年到頭都在吃,總也吃不膩。

你家有類似這樣不“硬”的硬菜嗎?


美食家大雄


1、老乾媽

曾幾何時,老乾媽是我的最愛。

上學時候沒錢,窮啊。只買一碗飯,回到宿舍配著老乾媽,一瞬間幹掉有沒有。

單位組織出去旅遊,報的旅行團實在是不咋地,

團餐吃的想吐,饅頭是涼的,菜是鹹的不能入口,

沒辦法,找到小超市,買了兩瓶老乾媽堅持7天有沒有。

只是現在年紀大了,吃點辣的就上火,不敢很放肆的吃了,

但隔一段時間還會吃一次,真的會想。

2、小炒肉

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辣椒炒肉。

辣椒需要稍微有點辣味的辣椒,配上五花肉,(實在是不喜歡吃純瘦肉)

炒出來油而不膩,香辣十足,三碗飯沒問題的。

3、西紅柿炒雞蛋

不錯,這個很簡單,也很常見。

但不可否認的是,它跟米飯的確是絕配

4、酸菜炒牛肉

酸菜切碎,配上鮮嫩的牛肉爆炒。

瞬間幾碗飯下肚沒問題的。


老徐說事999


壹周君喜歡把米飯和菜拌在一起吃,所以有大吃兩碗飯的衝動的一定是湯汁多的,一是黃燜雞米飯,二是溜豆腐,三是西紅柿炒雞蛋。

黃燜雞米飯是我上大學才開始吃的一道菜,第一次嘗試便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那家黃燜雞米飯就開在我們宿舍不遠處,幾乎一個星期都會“臨幸”它兩三次。黃燜雞米飯我一般會要微辣,整體味道上呈現出香辣之感,拌著米飯吃剛剛好。

可能是我經常去那家店混了個臉熟,所以每次都會要求老闆多加一點米飯,老闆也很爽快答應我的請求。我吃黃燜雞有個順序,就是先吃雞肉再拌米飯。因為雞肉骨頭多,還要唆骨所以就不能和米飯一起大快朵頤。仔仔細細吃完雞肉之後,便是幸福的時刻了,也是我最期待的一個環節。

我會把米飯一併倒進剩下的菜中,然後攪拌均勻。濃縮著黃燜雞精華味道的湯汁與米飯攪拌之後鮮味四溢,土豆增加了湯汁的濃稠感使得整個口感上稠糊厚實,鮮嫩細滑的豆芽菜又很好地補充了水分使得口感上溫潤多汁,千張也是我的最愛之一,軟綿但又不失嚼勁。所以黃燜雞拌著米飯吃簡直不能再幸福。

溜豆腐和西紅柿炒雞蛋我喜歡的是有媽媽的味道的。溜豆腐的食材十分簡單就是嫩豆腐和瘦肉,有的時候不加瘦肉直接只有豆腐,看似簡單至極其實也是十分不錯的。我媽做溜豆腐會加專門為我烹製出很多湯汁,所以我也很愛用它拌米飯。豆腐爽滑鮮嫩,入口即化,湯汁濃郁香鹹拌著米飯香味四溢。

西紅柿炒雞蛋是再經典不過的家常便飯了,西紅柿的水分大,所以出鍋之後有很豐裕的湯汁可以用來拌米飯,再加上雞蛋濃郁的蛋香味,好生喜歡。


武漢壹周


  番茄炒雞蛋

  或許你會覺得驚訝,這個菜大概是我小時候最常也是最愛吃的。食材一點也不出彩,往往是大多人學習煮菜時的處女作。有了番茄汁的酸甜以及雞蛋的厚實感,加上清香的米飯與番茄汁完美的融合,便讓人忍不住要往嘴裡多趕幾口飯。

  雞蛋要打散,倒入鍋裡先炒,成型後出鍋。這樣的雞蛋吃起來才更有滿足感。

  農家小炒肉

  

  農家小炒肉偏辣,但正是這股辣勁兒及辣椒和肉炒出來的油更下飯。準備好新鮮的食材如瘦肉、肥肉,分別切片。瘦肉先調入部分生抽、耗油、雞粉、生粉、鹽、花生油醃製一下炒出來的肉質更滑嫩入味。

  其實這道菜下飯之處在於它的青辣椒,所以素食者可考慮用豆腐乾代替肉,這也是一不錯的選擇。

  魚香茄子

  對於我而言,魚香茄子會讓我想起外婆,因她最喜愛吃的菜便是魚香茄子了。她常說:“別的都不用了,就來一份魚香茄子都可以吃上好幾碗飯!”

  

  將茄子切成滾刀塊,起油鍋,鍋中放入半鍋油,待油熱至八九成時放入茄子,炸至茄子由硬變軟時取出。

  另起鍋,鍋中放油三湯匙,油熱後先爆香蔥末,薑末,蒜末豆瓣醬,放入茄子,加入酒、醬油後炒勻,再加入一碗水,大火煮開後小火煮至入味,加入糖、醋調味,最後用溼澱粉溝茨即可。

  麻婆豆腐

  

  相信麻婆豆腐應該是大部分人中的首選,麻婆豆腐的特色麻、辣、鮮、香、燙,每個特點都能打開人的味蕾。豆腐的特質保持了整道菜出鍋後的溫度,不容易冷卻。每下一次筷子,吃到的都是剛出爐的味道。

  麻婆豆腐的原料,俱皆新鮮,鮮嫩翠綠,紅白相宜,色味俱鮮,無可挑剔。 麻婆豆腐,撒點的蒜苗,鮮香四溢,翠綠湛蘭,油澤甚豔,彷彿剛從畦地採摘切碎,活靈活現,但夾之入口,俱皆熟透,毫無生澀味道,牛肉沫的香味深深滲入豆腐之中,更能勾起人類最深處的靈魂。絕對是吃米飯的絕佳伴侶之一。


蔥油餅不帶蔥


烤魚。

辣子雞。

剁椒魚頭。

油渣青菜。

魚香肉絲。

淮陽小炒。

湘西小炒肉。

烤兩串肉串,羊排,香菇,青椒。

再來一箱冰啤酒,喜力的最好,其次青島。

一碗飯都吃不下,純吃菜喝酒了。

不對,問題好像是什麼菜最下飯。。。

那肯定是各種“xx炒蛋”,和小炒肉了。

韭菜雞蛋,番茄雞蛋,特麼的說的餓死我了。

麻痺,晚上11點了,不能吃!

明天早上去吃餛飩加一碗油渣,再加一根炸雞腿!

餓死了特麼的。。


少數派視角


對於我來說是不存在的。一碗飯夠我家5口人吃的了。(有次中午吃飯一共一碗飯一家三口加爺爺加保姆才將將吃完。這還是因為保姆飯量大。一多半她吃了。碗是中等大小的碗。)

我家人的吃飯習慣都是吃大量的菜和肉。只吃一丟丟的主食甚至不吃。儀我個人為例。吃米飯只用勺子尖挑幾粒米。一口就吃掉了。然後大量吃菜。有時候這幾粒米都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