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下集团养猪、规模场养猪、小散户养猪,谁的生存能力更强大?

起建养殖


我们当地以前散养生猪很多,由于我们这里交通便利,运输方便,还有当地就有饲料加工产业,相对来说成本低一点,基本上每家都有一两排猪舍,年出栏都是三五十头。从一八年夏天开始,就听到了非猪瘟,我们这里还没有传播到,到了一九年初,形势就比较紧张了,去相邻的地方过境就要消毒。



一九年初我们当地小散户养殖,大部分关停了,由于人们的惧怕心理和其他一些原因,到了一九年六月份,全村散户养殖寥寥无几,最低生猪有五块多钱连圈都赶了,但是大型的养殖基本都还在,他们也赶上了后面的猪肉大涨。在我们乡镇产业园区有一家集团养殖,去年赚了,今年又在扩大规模。


从我们当地的情况来看,集团养猪和规模养猪目前还存在,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散户基本上绝迹了,我分析,由于散户接受信息成本高而且慢,都是靠经验养殖,没有人会去分析市场,还有预防传染疾病的措施基本没有,抗风险能力弱。但是大规模养殖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而且还有一整套防范风险的措施,他们管理经营理念先进,养殖科学化机械化,生存能力强于散户养殖。


达玛拉


非州猪瘟已过去,但是对我们国内的养猪行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想恢复到前三年的这个行情,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集团养猪、规模场养猪、小散户养猪都会受到影响,并没有说谁的生存能力强,谁的弱!我们从这三个不同的养殖规模来分析:

一、集团化养猪,它们是标准化的,在质量风控上面肯定做的非常好,同时他们销售渠道也是有保障的,虽然他们存在风险,但是他们自己会消化掉。

二、规模场养猪主要是和大型的集团化养猪合作,他们的标准相对小散户又要高一点,虽然他们的利润平时比较小,但是风险也会小一些。

三、小散户养猪,虽然平时的利润可以最大化,可以控制,但是同时风险也是最高的,一般小散户养猪大部分都是农户,抗风险能力也比较低,如果遇到这种百年不遇的非州猪瘟,建议小散户等行情和市场稍稳定了,再入场。

以上是我们山太子农业的建议,其间也有根据经验理念和方向会有不同的出入,例如:以母猪孵化小猪为主要收入的,或者以其它品种为养殖为主的根据行情是不一样的。


山太子


非瘟下集团养猪、规模场养猪、小散户养猪,谁的生存能力更强大?

非洲猪瘟下要是论生存能力强可以这样排序,集团养猪、小散户养猪、生存能力最差的算是规模养殖了。

先说说这集团养猪,集团养猪那都是上万上十万的养,因为集团财大气粗啊,像我们东北的北大荒集团养的猪,不管是基础设备、防控方面都是非常完善的,还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保驾护航,饲料也是自己生产加工的。看到集团养的猪你会觉得“人活的不如猪”。

再来说说小散户,小散户在农村很常见,都是自家养来吃的,数量不会很多。在空地盖上猪圈养个几头十几头的这样的很多,多的也不过百十来头。不需要很多人或占用多少时间就完全能照顾的过来。农村散养户给猪吃的也基本都是粮食作物,如果有猪不对劲也能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找来村里的兽医进行疫情防控。发生疫情的风险比较小。非洲猪瘟这么厉害对我们这农村的猪完全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

最后说说这非洲猪瘟的重灾区规模养殖。为什么说规模养殖成了非洲猪瘟的重灾区呢,规模养殖当然比小散户养的要多的多,而和集团又没法比,毕竟经济方面有限,基础配套设施和防控方面没法和集团没法比,更别说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了。像我见过的小有规模的养殖场资金总是出现断裂,专业人员不足,往往一个技术人员要管理很大一部分的猪,这哪里能照顾的过来呢。

规模养殖场毕竟资金不充足会想尽办法节流,饲料不新鲜发霉还是舍得扔,照样给猪吃,还有的和饭店餐馆联系好了收集餐馆的泔水来喂猪,甚至,规模养殖场有不少都存在这卫生问题,这样的养殖场隐患是很大的。大家也发现了,很多报道哪里非洲猪瘟造成多少猪死亡的事情大都发生在这样的规模养殖场中。

所以,个人认为非洲猪瘟在怎么厉害对集团这样的养猪企业来说根本不是威胁,小散户也不用太担心,往往遇到这样的事情最提心吊胆的还是那么有一定规模又不完善的养殖场。


乡村刘肉段


这个问题提的好,这也是大多数养猪人想要知道的。从去年8月3号非瘟首次发现到现在为止,业内专家对于非瘟在不同规模猪场的感染几率一直争论不休。

一、从非瘟报道病例看感染猪场规模

1、感染早期:从去年非瘟刚刚开始爆发时来看,发病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散养户上,猪场生猪存栏不超过500头的占多数。

第一例:2018年8月3号11时,经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五五社区一散养户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为我国首次发现该疫情。 存栏383头,其中发病 47头,死亡47头。

刚开始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场存在同一的发病特点:规模较小,以散养户为主;猪场无生物安全概念,消毒意识淡薄;猪群饲养管理水平低,猪群健康度差。

2、感染中期:主要集中在规模基础母猪存栏在100-1000头的私人规模化猪场

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人员和车辆的带毒传播,环境中病毒载量逐渐增加,猪场感染风险加大,第二批出现感染的猪场主要集中在养猪密集地区,尤其是集约化养猪地区,集中在母猪存栏100头-1000头的规模化猪场。


3、感染后期:爆发期影响最大的是集团化猪场,平均母猪损失在50%以上

从4月19号海南上报第一例非洲猪瘟后,非瘟在国内传播已经有8个月左右的时间,全国内陆大部分地区均报道一例以上,此时环境中的病毒载量进一步加大,由于南北猪价的差异,跨省调运的频繁,集团化猪场开始“中招”,即使生物安全做的再好,也抵不住高密度的病毒侵染,而且集团猪场人猪接触频次高,车辆输运原料、饲料、猪只密集,这无疑也加大了传播的几率,集团猪场开始集中爆发,平均母猪存栏损失在50%以上。

4、爆发期过后:二轮非瘟主要影响散养户和中小规模猪场的复产

爆发期过后,环境中病毒载量下降,病毒毒力相比于去年确实在下降,以前发生非瘟清场概率较大,现在很多猪场可以弱阳性带毒生产。局部地区不断散发,二轮非瘟主要影响猪场复产,尤其是中小规模散养户。


非瘟下集团养猪、规模场养猪、小散户养猪,谁的生存能力更强大?

结合以上的传播和感染规律来看,非瘟来袭,人人平等,场场平等。每个猪场都有很大的感染概率,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防控优势。如集团化上市公司猪场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防控体系健全,但是接触病毒的频次是最高的,每天可能都有车辆和人员的进出。而中小规模散养户,虽然消毒观念差,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猪场设备设施落后,但是猪场人员的活动范围小,仅局限于周边小镇或者村里,接触病毒的频次低,人员、车辆活动不频繁,灵活度高。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感染影响最大的是养猪规模介于中间的私人规模化猪场,这样的猪场满足了集约化养猪的高密度,有生物安全意识,但是存在一定的漏洞,猪场技术管理水平依靠饲料厂、动保、疫苗公司较高,且资金压力大,抗风险能力低。既没有散养户的灵活多变,又不如集团化猪场的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



二、从非瘟病毒特点分析发病规律及防控方法

1、非瘟病毒本身传播速度慢,但是”帮凶“太多

按照病毒的流行病学分析,非洲猪瘟病毒本身的移动速度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相比于之前爆发的高热病和口蹄疫,行动不便、移动速度慢。但是它的”帮凶“太多,人为的方式带毒传播很厉害,人和车辆的频繁带毒移动和传播,相当于给它脚下装了一个风火轮。

防控措施:想要减少”帮凶“,猪场就需要对人员有要求,提高猪场人员的管控力和执行力。



车辆管控:减少车辆带毒进入猪场的机会,尤其是拉饲料、拉死猪、拉淘汰母猪以及保险车辆,有能力的猪场可以在门口建立洗消中心,并不是简单的车辆冲洗、消毒,这样冲洗掉的病毒随着冲洗水进入猪场地下,早晚还是个威胁。

人员管控:增加防非额外工资,提高人员预警上报积极性,减少人猪接触频次,除了基础的猪场操作,简化操作流程,减少人猪应激。注意外来人员消毒隔离,减少人员外出进入猪场的频次,管控从外携带可含有病毒的冻肉及其他肉制品,拒绝泔水喂猪。



2、非瘟病毒高度接触性接近流行性腹泻

流行性腹泻的传播性,相信养猪人都深有体会,同一窝猪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从第一头发病到最后一头感染可能只需要几天的时间。而非瘟病毒的高度接触性可以和流行性腹泻病毒相媲美,在早期发病时,同一个栋舍内猪几乎不能逃过,即使”拔牙“,效果也不理想。

防控措施:提高猪场生产管理水平,及时发现问题猪只,建立监测机制,通过检测疑似猪只能够在24小时内确定病因,并合理处理。发病猪、发病栋舍负责责任制,减少场内和栋舍之间横向传播几率。



3、病毒耐低温、抗腐蚀,环境生存能力强

非洲猪瘟病毒耐低温、不耐高温,耐酸耐碱,猪源有机质中长时间存活。可以在饲料、原料、水源、空气飞沫、粪便、尿液、血液、精液、唾液中存活并传播。

防控措施:消毒和饲喂把控

⭐️消毒:选择合适消毒剂,不局限一种,减少消毒对猪群带来的应激。不仅仅是猪舍外部消毒,带猪消毒可以配合干粉消毒剂使用,无生命物质消毒尽量使用消毒彻底、成本低的火碱和生石灰。

⭐️饮水、饲料:饮水中建议添加酸化剂,饲料和原料中建议添加黏膜保护剂和修复黏膜中药提取物,饲料料库存放时间建议在15天以上再使用。



非洲猪瘟首次进入我国,传播和发病规律同国外也不是完全一样,因此需要养猪人共同探索,寻找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防控方法。如果您有好的方法,请分享出来!


猪业前沿


在非洲猪瘟的情况下,大型养殖场比小型养殖户更具有生存的能力。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是有关于技术养殖与生物安全防控、第二是关于政策补贴、第三是关于资金实力。在我看来是第1点和第3点是最为重要的。而第2点对于散养户非常重要,但是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却只是锦上添花。

规模猪场生存力更大

①生物安全防控:

大型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做得非常到位,我们猪场五六千头的母猪自从上次感染非洲猪瘟以后严格控制出入,严格控制车辆来往。从去年5月份开始以后一直持续到现在,没有发生任何非洲猪瘟疫情的现象。可见我们已经将生物安全做得非常到位。

进入猪场的各个环节都卡的非常到位,人员隔离、生猪隔离、车辆禁止通行等,而小型养殖户需要面临拉饲料、买猪苗、解决日常的用需等,而车辆则是传播非洲猪瘟最佳的途径,我们厂内的非洲猪瘟就是车辆传播造成的。

②政策支持

虽说政策上都支持养殖户,但是我们更倾向于大型养殖户的补贴。大型养殖户的补贴每年出来5000头以上,都有20~80万不等的补贴,而且我们养只母猪还有良种种补贴,这些补贴给予大型养殖场,只能说是锦上添花,而它对于养殖户却不同,对于养殖户而言却是雪中送炭。因为大型养殖场不缺这么点钱,但是这却关乎到小型养殖户的生死存亡。

③资金实力:对于资金实力而言,小型养殖户资金比较少,养殖50~100头投资几十万。而对于大型养殖场,投资几千亩的土地,他们赔了之后可以贷款,继续搞养殖,或者是总公司继续拨款投资。而小型养殖户的实力后盾在哪里呢?有时他们只是破釜沉舟放手一搏,赚到钱了就赚到了,如果赔钱的话,有可能就是倾家荡产。

因此相比而言大型养殖场,这种规模化养殖更加适合这个社会,更加适合在非洲猪瘟的情况下生存,因为他们不仅有技术支持,更有资金支持,这不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吗?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这次非瘟疫情给我们整个行业上了一课,非瘟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我们以前鼓励的南猪北养、东退西进、鼓励大的集团及公司加农户都要反思!因为这些都是从环保角度及产业布局来考虑的,不是从生物安全考虑的!

1)集团公司:一般一个基地存栏5000–2万头种猪,存栏50000-200000头生猪,年出栏100000–400000头!猪场中招的几率基本和存栏头数成正比,10000头猪中招的几率基本是100头猪的100倍!加之场越大、存栏越多,场内与外界进行来往的机率越高!大场基本每天都要卖猪,与屠宰厂及拉猪车的交叉污染。每天都要进料,与饲料厂的交叉污染!兽药、疫苗、菜市场、及其他需采购的用具。业务及外来人员的进出,饲养员及工人、特别当地的回家及外部就餐。蚊蝇、老鼠及野猫等更不好控制!规则定的再细,只要一个环节或一个人没严格执行,责任心不够,一切归零!大的集团公司自繁自养的大型基地中招几率最高!

2)公司加农户的家庭农场:猪舍大多是在村头或自己承包农田里。没有围墙及消毒池等隔离措施,没有独立的装猪台,生物安全基本无从谈起,最多就是消毒和自身安全。但只要选址好,加上养猪户责任心强,也能养成!但只要卖一次猪,基本就玩完!大公司的公司加农户的代养模式全国基本都停了!危险次数次之!

3)自繁自养的存栏在500—2000头母猪的规模场,人员不是太多,大多老板自己亲自是最高管理着,责任心有!人员不太多、且流动不大!消毒池、围墙、隔离防疫措施合理的话,与大规模集团话的基地比的,中招的几率会更低些!

4)家庭农场:存栏50–100头母猪,一般养殖密度不是很大,也很少对外引种,卖猪也不是那么频繁!再者一般是夫妻两个再加上自己子女来亲自操作,很少外雇人,疫情大的话一家人吃住在厂里,责任心特别强!所以相对好一些,事实证明也是这样,很多夫妻场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5)大家有个错误的观点,认为是小场传染的大场!总结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山西、河北等的传播规律!一般是大场先中招,然后急着卖猪,一个大场50000头以上的存栏量,要在5–7天内清场,还只敢在夜里偷卖!要多少拉猪车,基本几个县的拉猪车都一下子被污染了,这些拉猪车东西南北又要污染多少道路?当地空气也全部污染了!所以啊,大场一出问题,一个礼拜到半个月,基本一个县或一个地区就全部沦陷了!

6)所以通过这半年的疫情传播特点:安全顺序应该是: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化的场(类似于欧洲)、公司加农户的农户、集团化的超大型养殖基地(美国模式)!


牧之本


2020年的钟声已经敲响。祝大家新年快乐!

经过了非洲猪瘟疫情16个月的洗礼后,我国养猪业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各规模猪场均损失严重。

截止到现在来看,非瘟下集团养猪、规模场养猪、小散户养猪,谁的生存能力更强大?

1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猪场的规模分布

由上图可以确定的是,在发生非瘟之前,我国散户养殖(年出栏500头以下)占比一半以上,500头以下母猪猪场占比达到85%以上,看上图趋势,近年来我国散养户比例有所减少,规模猪场呈现增加的趋势。

2 疫情过后的分布

疫情初到一个地方,都会引起当地整个行业的动乱,大小猪场不断被侵袭,猪肉极低的价格,许多猪场老板一夜变白发。

※散户:能淘汰就淘汰,也可选择留几头母猪坚持。

散户在疫情面前有较大的优势:

1 养殖成本低:水电、猪场等都是自己家。饲料一般以预混料或自配料为主。

2 养殖存栏较少:养殖存栏少,经得起损失。

3 疫情风险易控制:如果散户有较好的防非意识,是完全能够将非瘟拒之门外。

劣势:意识淡薄,养殖条件差。

散养户天然的优势在于随时可以进退。行情差,可完全退出,行情一转、或者养殖风险变低(疫苗上市),就会如雨后春笋般的脱颖而出。

※规模场(50-500头母猪):此部分养殖场损失较大。原因如下:

1 一般都是大的农场主,有多年养殖经验,但资金来源有限。抗损失能力较低。

2 养殖观念较为前卫,但多数不能形成科学严谨的养殖方法,员工执行度差。

3 无集团场配套的措施:检测室、猪场疫病流行情况、洗消中心;

4 与外界接触的频次较高,很难做到完全性的隔离。

※集团场:毫不夸张地说,集团猪场有较为雄厚的资金维持。尤其是上市企业,温氏、牧原、正邦、新希望等等集团规模猪场2019年大规模的扩建与收购。可迎着疫情的风险,知难而进。并不是盲目,而是看到了其空前的发展机遇。其有几大优势:

1 资金雄厚,投资人较多。

2 理念成熟。

3 技术专业储备人才较多,意识考前。

4 对于非洲猪瘟 的防控有更为清晰的认知与配套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5 能够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

6 员工待遇提升、更换频率低。


综合以上

集团猪场步步为营,抗风险能力较强。

散养户由于其特点,也属于打不死的小强。

严肃的角度看待问题:相比来看集团猪场的抗风险能力应该更强一些。散养户要优于小型规模猪场。



知猪先生


我认为是小散户的生存能力更强,无论是规模养猪,还是集团养猪,猪都是主力,靠猪挣钱,猪一旦没有了,这两家也基本倒闭了,小散户不同,小散户养猪是副业,猪养好了,大多都是自己家吃,再多就会卖一些,有猪和没猪,区别不是很大,猪没了也不影响第二年再养。


小有小的好处,大有大的好处,小能变大,大也能变小,就像小散户养猪,年年挣钱,慢慢就会发展起来,变成规模养,集团养,大也能变小就像集团养,年年亏损,一点点就剩下个空壳子,甚至不如散养户。

散户养猪,灵活多变,可以卖个人,可以卖大公司,再不济送屠宰场可以卖肉,除非养到中间猪有病,治不了,哪散户就赔钱了,其余情况散户都赚钱。

非洲猪瘟在我们东北这边的农村地区,还不是太严重,有的农民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个病,现在农村的环境,也很好,每月都有固定的工人,来收拾村里卫生,环境比以前好了不少,每年都有固定的,给家禽家畜打针的日子,还有专门消毒的人,每个农民也就在家里,养个一到两头,都当宝贝养,都很精心,有一点毛病都会找兽医来看,一年到头,村里很少有死猪的。


散户养的猪少,空间大,不容易得病,散户把猪一年的吃喝都准备好了,玉米,稻糠,都是自己的,只有饲料花钱买,一年也就买两袋,花不了多少钱,人工还不打钱,农民都觉得养猪是顺手而为的事,不耽误干农活。

集团养猪与规模养猪就不一样了,什么都需要花钱,更需要稳定的销售渠道,养的猪密集,一旦有传染病,传播的速度会非常快,虽然集团养猪与规模养猪,在财力,设备,人力,资源,方面都超过小散户,但是在精心方面就会差很多,无论是谁面对一头猪一年,我想它有一点不对都应该能看出来。


无论走到哪里,小散户养的猪,猪肉都好卖,而且价格还高于集团养猪与规模养猪这两家,从猪肉的好卖程度上看,小散户的生存能力也要大于以上两家。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有不同意见请在下面留言哦,喜欢请关注田俊超白!


田俊超白




一、从去年以来发生的118个疫情点的分布来看,上市大型养猪企业基本没有,而养殖少量的小散户,200头、300头的也不多,只是过了春节之后发生的几起疫情中,小散户多了一些;而所说的规模养殖场,几千头,甚至上万头的规模猪场发生疫情较多。从这些情况看,单纯从抗非洲猪瘟疫情这个角度看,1000头到上10000头的规模猪场成了重灾区,也是生存能力偏弱的一个群体。



二、从养猪管理的角度看,先说大型养殖企业,一般都是科学化管理,有着严格的繁育、母猪和种公猪培育、育肥猪管理制度,都有专业的疫情防控方面的技术人员,以及配套的设施设备,防控非常到位;基本上饲料是企业内部加工,所以来自饲料的风险基本不存在。



再说说小散户养猪,一家几十头、几百头的养殖量,一般都是家人自己管理,有的甚至在母猪生产时都昼夜看守,在疫病防控上有县乡畜牧技术人员做支撑,用料多是自家产的玉米,再买一些大厂家的精料,可以说在方方面面管理都会很严格,所以发生疫情的概率还是相对较小的。最后说说规模养殖场,有很多规模养殖场是合作社经营管理,由于数量不多也不太少,在饲料购进、疫病防控方面都有可能出现漏洞,同时管理制度也比较松散,如果管理人员略多,就更容易出差。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在这大型猪企、小散户、规模养场当中,规模养场的风险比较大,大型猪企生存能力最强,小散户也是不错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三农广讯


非洲猪瘟从去年八月发生首例至今,一直成为每位养猪户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因为非洲猪瘟到现在仍然还没研发出可以控制和治疗的药物,虽然在2019年春节过后猪肉价格持续上涨让很多小散户有了想养猪的心思,但是又害怕在养猪过程中感染非洲猪瘟一直不敢下决心。那么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集团养猪、规模场养猪和小散户养猪这三种形式养猪中,谁的生存力更强大呢?

先来看集团养猪,集团养猪听上去很高大上,其实就是养猪户棒别人养猪赚钱的模式。加入集团养猪,首先自己要具备养猪所需要的先进的机械化设备,然后集团为你提供统一的饲料、兽医等等,你只要负责平时的喂猪和看管,不管是在养猪时遇到什么问题和售后的问题,只要交给集团就可以。相比较规模场养猪和小散户养猪,集团养猪生存能力是三者中最强大的一个。非洲猪瘟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猪或者是污染物,比如泔水、饲料、车辆等等,其中泔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染源。集团养猪是集团统一发放的饲料,不存在泔水传播的可能,在非洲猪瘟不断发生的局面下,进入到集团养猪场的所有车辆和人员都会统一消毒,所有集团养猪感染非洲猪瘟的可能性会比较小。

再来看规模化养猪,规模化养猪其实就是按照工业生产的模式进行养猪,在养猪过程中会采用标准化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来标准化养猪,因为规模化养猪每年的出栏量都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市面上吃的猪肉大多都是规模化养猪出来的猪肉。规模化养猪也是近几年最火的养猪模式。但是规模化养猪也是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最多的养猪模式。大家都知道,非洲猪瘟疫情一旦发生就会在短时间内传染到其它健康的猪,因为规模化养猪的密度比较大,一旦发生疫情就很不容易控制住,随着疫情的不断扩大便会造成养猪户的损失不断增加。所以规模化养猪效益虽然是这三种养猪模式中最好的一个,但是所面临的的风险也是最高的一个。

小散户养猪是最常见的养猪模式,散户养猪场一般养猪的数量都不多,基本都是家庭式养殖,虽然小散户养猪也是很容易感染非洲猪瘟疫情,但是好在养殖的数量并不多,损失也不会太大,但是猪肉的价格会对小散户养殖带来冲击,尤其是去年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大浮动暴跌时,很多小散户都扛不住降价的压力纷纷清栏。

其实不管是集团养猪、规模化养猪还是小散户养猪,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都有不同的风险,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养猪模式,都要做好预防非洲猪瘟的准备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