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刻得嚴守中立市佔率不高,受益“新基建”的卻是它?

在時代變革的大交叉時代,“雲計算市場強者恆強”的說法有失偏頗。站在時代的拐點,對於新生代雲計算企業優刻得來說,它甚至不需要逆勢突破巨頭包圍——只需要順勢而為即可。

優刻得嚴守中立市佔率不高,受益“新基建”的卻是它?

雲計算行業“強者恆強”,新生代企業的生存空間將不復存在,事實果真如此嗎?

算力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是“雲計算”的真實含義。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只不過算力是通過互聯網傳輸。

大型企業憑藉長期積累的算力優勢,成為了雲計算領域的“深度玩家”:從全球範圍來看,亞馬遜與微軟在美國市場的競爭早已是針尖對麥芒;而在中國市場,背靠互聯網巨頭的阿里雲、騰訊雲,ICT領軍企業如華為、浪潮等,無不在跑馬圈地,個個爭先。

其實,在“諸神之戰”中,身處夾縫的一批新生代雲計算企業反而愈戰愈強。以優刻得(688158)為例,2015年到2018年,其在中國公有云IaaS服務的市場份額,一直穩定保持在4%左右,雖然與常年佔據40%以上市場份額的阿里雲相比,顯得十分“弱小”,但這或許反映出一個現象:

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存在未被主流定義的特殊需求,形成了穩定的利基市場,新生代雲計算廠商反而比巨頭更具競爭力。這一現象正在挑戰“雲計算市場強者恆強”的假說。

那麼,優刻得相比雲計算大廠究竟有何優勢?在產業互聯網發展浪潮中,雲計算市場競爭格局是否會被重塑?在“新基建”時代軟硬件交疊融合的歷史進程中,優刻得又將如何擁抱變化,構建屬於自己的成長壁壘?

“中立”帶來差異化優勢

雲計算,按照服務模式可分為“IaaS”、“PaaS”及“SaaS”三種類型。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理解這三種服務模式:如果將雲服務比作做披薩餅的過程,那麼,IaaS代表提供廚房、爐子、煤氣等基礎設施的服務;PaaS則代表提供餅皮的服務,即提供平臺服務;SaaS服務則相當於在餅皮上加入食客喜愛的多種多樣的食材。

按照平臺類型,雲平臺可分為有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

公有云,即第三方雲服務商擁有或運營的雲,比如AWS、阿里雲等,用戶無需購買硬件或軟件,僅需對服務付費,使用成本低;

私有云,則是企業利用自有或租用的基礎設施自建的雲,私有云不僅安全性更高,並且用戶可自定義雲環境以滿足特定業務需求;

混合雲則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融合,用戶在使用公有云的同時使用私有云。在混合雲中,數據和應用程序可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移動,信息流通具備更大靈活性。

優刻得自2008年成立以來,分別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三種類型雲平臺上,為用戶提供IaaS和基礎PaaS產品。其中公有云IaaS產品,也就是公有云基礎設施服務,在其營收中佔較大部分。

出現這一現象,與我國雲計算市場集中於IaaS領域密切相關:目前,我國雲計算市場仍處於對計算、存儲等傳統IT基礎資源的替代過程中,雲服務商致力於用IaaS這樣的雲服務形式向企業提供IT基礎資源 ,對於用戶來說,節省了硬件成本和維護成本

2018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規模為46.83億美元,在中國公有云市場中佔比高達65.18%。

優刻得嚴守中立市佔率不高,受益“新基建”的卻是它?

由於涉及重要數據的傳輸,用戶選擇上雲時,安全性是其重點考量因素:根據中國信通院調查報告,64.10%的企業在選擇雲計算服務商時,會優先考慮雲計算服務的安全性。

國內大部分雲計算企業,基本都背靠大型集團公司,如阿里雲、騰訊雲、中國電信、AWS、金山雲等。這些企業具備共同特徵:其業務範圍超出了單純雲計算的範疇,通常涉及電商、網絡社交、遊戲等領域,而這些行業恰恰屬於雲計算的下游,。

因此,這些大型公司與客戶本身就是競對關係,那麼客戶又如何放心地將自己的數據交給競爭對手呢?

2017年,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禁止其技術供應商使用亞馬遜雲服務運行App,對於為什麼有這個要求,沃爾瑪直言不諱:“我們的供應商可以選擇使用其他雲服務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以及客戶的需求。我們不希望最敏感的數據保存在競爭對手那,這並不奇怪。”

不只是沃爾瑪,很多大型零售商都遠離亞馬遜雲服務。雖然雲計算巨頭都在宣稱永遠不碰對手數據,但這顯然不能讓有競爭關係的客戶放心。

這時,優刻得的優勢凸顯:它專注於雲計算領域,不從事與下游客戶相關的業務,不會與客戶發生同業競爭。客戶業務、數據在私密性方面能夠得到較高保障。

基於這一“中立”特質,優刻得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這為其贏得了許多與巨頭有同業競爭關係的客戶訂單,比如聚美優品、愛奇藝;許多對數據安全敏感的用戶也選擇與優刻得合作,比如中國移動、江蘇電力等。

目前,優刻得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獨立第三方雲計算公司:截至 2019年6月 30日,公司公有云平臺註冊用戶數達到16.46萬名,用戶平均次月留存率分別為 86.60%、88.85%、90.66% 和 92.13%,客戶留存率不斷提升,其中立、安全的服務得到了廣大用戶的認可。

產業互聯網重塑格局

隨著C端流量紅利消退,雲計算業務在消費互聯網行業的整體增速放緩。與之相對應的是,傳統企業“上雲”需求已經愈加明顯,對於雲計算服務商來說,“深入產業”已成為行業共識。

雲計算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結合,能夠解決傳統企業存在的大量“數據孤島”問題,高效的智能分析,能夠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上雲”成為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經之路。

大部分情況下,出於數據安全考慮,金融、工業等領域企業並不願意將數據上傳至公有云。因此,在傳統企業上雲的驅動下,優刻得的混合雲、私有云營收逐年上漲,尤其是混合雲業務,所佔總營收比重從2016年的4.34%,上升至11.69%。

在具體應用上,瀋陽機床下屬的工業互聯網企業智能雲科,採用了優刻得的混合雲服務。優刻得為其提供雲主機、數據庫以及穩定安全的基礎資源,並以月報形式向智能雲科提供包括雲主機運行、故障及優化在內的信息。

優刻得嚴守中立市佔率不高,受益“新基建”的卻是它?

如果說在消費互聯網領域,巨頭們通過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能夠搶佔優勢,發揮規模效應。那麼到了產業互聯網領域,市場競爭用“群雄逐鹿”形容或許更為準確。

一方面,產業範圍廣闊,不同行業的應用天差地別,雲計算服務商需要根據各行各業的特性,量身定製面向行業、場景和業務的專屬解決方案。哪怕強大如阿里雲,也不可能覆蓋所有行業;

另一方面,不同於已經高度數字化的消費互聯網,傳統行業中許多數據都以“孤島”形式存在,企業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數據,這無疑增加了各類服務落地的難度,各類雲計算企業有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機會。

因此,在產業互聯網浪潮下,雲計算的競爭格局將被重塑。雲計算本身是一個長鏈條產業,中國還處於發展初期。公有云IaaS服務雖然是雲計算市場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云計算市場遠遠不止於此。

隨著雲計算對產業的不斷滲透,混合雲和私有云的PaaS平臺以及定製化的SaaS應用,在中國的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提升。

在市場開始初期,就斷定將出現“強者恆強”的局面,未免過於自信。

而對於新生代雲計算企業來說,利用自身優勢,專注於某些細分領域構建產業壁壘,其規模增長將具備較大的想象空間:優刻得憑藉“中立”和“安全”的特性,瞄準了一些對數據私密性要求高的行業,比如政務、金融、教育、醫療等,相關方案已經在工業富聯(601138)、湖南廣電、格林深瞳等行業標杆企業的業務中應用。

“新基建”浪潮下的新機會

如果說產業互聯網將引起雲計算競爭格局重塑,那麼“新基建”建設將給雲計算企業打下一支“強心劑”。

這是因為,雲計算並非空中樓閣,要為企業真正創造價值,還需要其他技術支撐,比如5G、大數據、人工智能。而“新基建”的建設,將為技術相互支撐提供保障。

“新基建”包括七大領域,分別為5G基建及應用、光伏電網及特高壓、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車及充電樁、人工智能、大數據建設中心。

其中,大數據建設中心不僅涉及物理基礎的投入與建設,也包括保障數據應用和流通的軟件技術。這意味著不僅需要雲計算等基礎服務,同時對於數據安全性要求將進一步提升。

優刻得除了在雲計算基礎服務方面具備良好的實踐經驗,同時,也開發了數據融合平臺“安全屋”來保障數據安全。

“安全屋”提供一整套基於雲端的安全技術,在業界率先提出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概念。數據需求方僅獲得計算分析後的結果,無法拿走原始數據。以此確保在數據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實現數據的安全共享,規避了數據的二次交易、數據洩露等風險。

在具體應用上,優刻得的安全屋產品在本次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幫助山東省公安廳搭建了公安數據安全共享系統,降低了數據在流通中伴隨的安全風險。從而在保障公安敏感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的高效流通,方便相關部門排查重點地區人員動向,聯防聯控效率得到最大化。

除了大數據中心建設之外,“新基建”其他幾大項目: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均與雲服務具有密切關係:

配套技術相輔相成,中國雲服務商將從IaaS服務加速走向PaaS、SaaS服務,逐步實現管理“上雲”、業務“上雲”。從而在新基建中,促進數據商業變現,帶動整體消費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優刻得未來投資方向與“新基建”不謀而合:將分別投入14.94億元和6.73億元,用於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和人工智能服務平臺項目。可以說,在“新基建”浪潮下,雲計算企業將成為“主力建設者”。

事實上,在時代變革的大交叉時代,“雲計算市場強者恆強”的說法有失偏頗。站在時代的拐點,對於新生代雲計算企業優刻得來說,它甚至不需要逆勢突破巨頭包圍——只需要順勢而為即可。

畢竟,萬億級的市場,足以催生若干新巨頭。中國雲服務市場的戰事,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