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病史如何惩戒?新冠肺炎是“不可抗力”吗?今天的发布会涉及这些热点话题

隐瞒病史如何惩戒?新冠肺炎是“不可抗力”吗?今天的发布会涉及这些热点话题

今天下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市疾控中心举行第55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市司法局一级巡视员刘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彭文皓,以及科普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黄瑛,介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尹欣主持新闻发布会。来看文字实录↓

郑锦:一、病例情况。3月17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3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3月17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23例,34例境外输入性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病例1为加拿大籍,在瑞士工作,3月8日自瑞士日内瓦出发,经法国巴黎转机后于3月9日抵达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为奥地利籍,在葡萄牙旅行,3月15日自葡萄牙里斯本出发,于3月16日抵达虹桥机场,因有症状,入关后即被送至指定医疗机构留观。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为中国浙江籍,在西班牙旅行,3月14日自西班牙马德里出发,经香港转机后于3月15日抵达虹桥机场,因有症状,入关后即被送至指定医疗机构留观。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3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均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共追踪同航班的密切接触者17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3月17日0—24时,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3月17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38例,6例本地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3月17日0—24时,无新增治愈出院。截至3月17日24时,累计治愈出院325例,死亡3例。33例在院治疗(含境外输入23例),其中病情平稳23例,重症2例,危重症8例。

今天上午有一位患者出院,这是第一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出院。是一位伊朗留学生,因咳嗽就诊,3月5日明确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转入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治疗。接受各项相关检查,予以抗病毒治疗、中医药全程干预以及增强免疫等措施,促进疾病向好转归。经专家组评估,认为其已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于今日出院。为做好患者的健康管理,卫生健康部门将对患者开展必要的随访观察。

二、医疗救治情况。继续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抽调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支援海关开展入境人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各级医疗机构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诊疗服务”的原则,有序开展日常医疗服务。

随着湖北疫情形势好转,援鄂医疗队开始有序撤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在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按照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工作要求,1649名上海医疗队员紧急驰援武汉抗击疫情。他们深入一线,不顾危险、不辞劳苦、不畏艰辛,英勇无畏地投入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目前医疗队在保障武汉当地患者救治需要的基础上,正有序撤回。第一批撤回的上海医疗队员今天陆续回来。

承担救治任务的医疗队还将继续留守,直到抗疫取得最后胜利。

我们欢迎医疗队员平安回家!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会妥善安排好医疗队员休整等工作。相信大家休整好以后,会以更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守护上海人民健康的工作中。我们也会继续关心好仍留守武汉继续抗击疫情的医疗队员,为他们做好生活和物资保障。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大家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援鄂医疗队员的关心。

三、防控措施。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加强推进浦东、虹桥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入境人员健康管理。继续开展美容美发场所、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疫情防控情况督导检查。

市人社局出台疫情影响的一次性就业补贴政策,对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给予补贴。

彭文皓:疫情防控期间,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复市,推进物价、质量监管执法工作,维护市场秩序,主要有三方面的做法:

一、加大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领域执法力度,稳定市场经济秩序。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率的提高,针对防疫物资新的市场需求,市市场监管局在价格的监管执法上从侧重零售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销售全领域、全链条监管;监管对象也从侧重于口罩等防疫用品和药品,扩展到熔喷布、热电堆红外传感器等原材料生产领域。

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经营场所和经营户42.3万多户次,检查电商平台(网站)1万多个次。对全市864家农(集)贸市场进行全覆盖检查。共立案查处与防控疫情相关的案件375件,其中,涉及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171件,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等案件147件。

执法办案中,市市场监管局注重行刑衔接,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40件,移送线索8件,同时我们还加强社会宣传,先后公布6批典型案例。在从严查处违法行为的同时,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企业规范经营,下发《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书》,要求各平台企业强化市场主体责任意识,不得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同时,积极推行药店价格诚信承诺制度,推进价格监管关口前移和行业价格自律。

二、突出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质量安全,守牢三大“安全底线”。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21.9万户次,立案16件、责令整改1832件。开展餐饮服务单位复工复业分类指导,实施“一企一策”“一店一策”,着力提高餐饮企业复工复业率。严格监督检查,完善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和街镇加强对已复工复业餐饮服务单位的巡查复核。

此外,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工作。加强叉车等运输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确保叉车安全、稳定、不间断作业,保障本市生产生活用品运输线。重点做好本市客流高度密集的虹桥火车站、机场枢纽等区域的电梯到期检验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504人次,检查各类企业2645家次,检查特种设备3921台(套),出具监察指令书165份次。

与此同时,抓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一方面,给企业复工复产和转产开通各类“绿色通道”,另一方面以高标准抓牢企业生产资质的审核和产品质量的把关。开展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从严查处销售不合格产品违法行为,确保防疫用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已检查非医用口罩类防护用品生产企业107家次,其他防护用品生产企业117家次,采取责令改正、行政指导等处置措施16件。

三、聚焦市场需求和整合市场监管职能,助力复工复产复市。市市场监管局及时为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比如,指导口罩、消毒液、消毒剂等生产企业及行业组织制定相关标准,为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和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本市106家企业制定180项涉及防疫产品的企业标准,明确技术要求和质量规范,包括可消毒重复使用纳米口罩、一次性口罩垫、新型消毒剂和消毒器具等产品标准,以及快速转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的转产标准。

同时,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和帮助本市4家行业制定5项团体标准,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补充要求》,为中小企业识别风险、改进管理并恢复生产提供指导。另外,对疫情防控用品实施免费检测,免费检定校准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检测设备和生物安全柜、机场和火车站防疫用红外温度计2万多台件。对餐饮服务单位持有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酒类商品批发、零售许可证或小型餐饮单位临时备案到期的,可延长有效期至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解除之日起30天内。

下一阶段,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以稳定市场经济秩序为重点,加大价格监管、防疫用品质量监管、食品监管,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保障工作。

——热点问答——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因此而不能履行合同的,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Q

界面新闻:请问司法局刘巡视员,大家对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存在不同观点,因此对相关合同是否还要继续履行、怎样承担违约责任也有分歧。从法律角度看,应该如何认定和适用不可抗力?

A

刘平:市司法局注意到,在疫情防控期间,确实有一些不同观点,有些企业认为不适用不可抗力,要继续履行相关合同;还有一些企业持相反观点,认为既然属于非常时期、属于不可抗力,应该完全不履行相关合同。严格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根据《民法总则》和《合同法》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都是人们无法提前预见,难以避免和克服的。政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依法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及政府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对于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被认定为不可抗力,但并不意味着疫情期间所有的合同都可以不履行了,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适用时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考虑因果关系和影响程度。在合同不能履行与疫情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根据疫情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来认定是部分还是全部免除责任。对于一些可以履行且不会造成对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的合同,鼓励按照原有约定继续履行;对于一方可以履行而拒绝履行的,另一方可以依法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按照民法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主张继续履行合同的一方,需要提供不适用不可抗力的相关证据。

二是注重公平处理和利益平衡。对因疫情或者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导致合同部分或者全部不能履行,或者继续履行对一方当事人的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应当依照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进行公平处理,平衡好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合理分配各方的责任份额,不宜由一方单独承担因疫情造成的损失。

三是倡导友好协商和共渡难关。疫情的发生是合同双方当事人都不愿看到的,也不能归咎于某一方的过错。在特殊时期,我们应当树立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理念,倡导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本着诚实守信、责任共担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来妥善解决矛盾和利益的分歧;对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寻求解决。

精准化对接、精心化服务、科技化监管、试行线上“云查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Q

劳动报:请问彭副局长,现在上海企业正在陆续复工复产,有些企业采购的防疫物资不够怎么办?市场监管部门有没有具体举措帮企业解决难题?

A

彭文皓:市市场监管局在走访企业中发现,复工企业除了共性困难,也有个性化需求。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企业的实际困难,量体裁衣,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精准化对接,体现“速度”。有部分企业,尤其是生产企业,员工较多,仅通过药房等零售渠道购买,很难满足测温仪等防疫物资的复工需求。我市多个区的市场监管局推出了“承诺备案制”,只要采购企业书面承诺仅用于员工自用、不出售转让,医疗器械批发企业将销售品种、数量、采购单位承诺等信息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备,复工企业就可以直接向医疗器械批发单位购买防疫物资。

二是精心化服务,体现“温度”。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从安全复工的角度出发,助力企业复工。比如我局牵头开展“云”培训,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举办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复工风险防控公益课等。黄浦、杨浦等区市场监管局推出餐饮复工必读网络课程,帮助餐饮商家打造安全的用餐环境和复工安全保障措施。另外,市计量院累计免费开展温度计量器具校准6565台件,累计开展防疫用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服务22431台件,服务相关单位727家。

三是科技化监管,体现“力度”。市场监管部门运用科技化手段,创新监管模式。优化了食品经营许可流程,升级食品经营许可审批系统,实现食品经营许可审批全程网办和无纸化。同时,完成“三品一械”广告审查系统建设,实现广告申请全程网上办理,审批决定可在智能终端远程下载,办理全程“零见面”“零跑动”。截至目前,已受理在线申请200余件。

另外,以互联网为平台,试行线上“云查勘”,为企业发展“抢”时间。徐汇、虹口等区市场监管局推出视频审核,对新设、变更食品经营单位以及新设药品零售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等行政许可中涉及现场核查的,由申请单位做出承诺并通过互联网提交现场视频后,当日即可通过视频完成现场审核。

个人有隐瞒病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除依法严格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外,还将被列入失信主体

Q

澎湃新闻:

近期,疫情防控重点转为防止境外输入,但个别人员不如实填写入境健康申明卡、瞒报病情等,带来风险。对此,法律规定了哪些惩戒措施?

A

刘平:国家卫建委2020年1号公告明确,经国务院批准,将新冠肺炎纳入《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有权要求入境、出境的人员填写健康申明卡,出示某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证书、健康证明或者其他有关证件;受入境、出境检疫的人员,必须如实填报健康申明卡,出示有关证明或者证件。不如实申报疫情、隐瞒真实情况的,依法给予警告或者罚款;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严重危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 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检疫传染病染疫人或者染疫嫌疑人采取不如实填报健康申明卡等方式隐瞒疫情,或者伪造、涂改检疫单、证等方式伪造情节的,引起新冠肺炎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条规定,

以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

此外,根据《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个人有隐瞒病史、重点地区旅行史、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除依法严格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外,有关部门还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将其失信信息向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并依法采取惩戒措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一旦被列入失信主体,将不能享受有关医疗费用的财政补助、医疗救助等,并可能对今后申请贷款、开办企业等造成不利影响。

在此提醒各位入境人员,为了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严格履行健康申报义务,如实申报相关信息,不要因一时侥幸而造成终身遗憾。

旅客在上海机场入境须按照防疫联防联控流程中转

Q

新民晚报:想问一下本市对重点国家入境人员进行从严从检的管理。如果我从国外,重点国家或非重点国家出发,然后在上海入境但是要转机去其他城市,应该采用怎样的流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上海与多少省市建立了联防联控的机制?

A

尹欣: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从机场集团了解的信息,国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等不同中转行程,情况各不相同。请旅客根据上海机场入境防疫联防联控流程,按照海关、边检、航空公司、机场的中转流程要求进行中转。建议旅客事先咨询承运航空公司,了解相关注意事项,以免耽误行程。

第二个问题,根据市合作交流办提供的信息,目前,上海已与江苏、浙江两省建立了联动转运机制。安徽省的相关方案正在制定推进中。

——健康科普——

黄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市民朋友们: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是上海儿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新冠期间孩子发热了怎么办?去医院怕交叉感染,不去医院又怕延误病情。不要着急,让儿科医生为您支招。

我们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HOW。温度多高算是发热?不同的测量部位,定义是不一样的。比如,口腔或腋温超过37.5℃是发烧,耳温要超过37.8℃,肛温则要超过38.0 ℃。

第二个问题是WHAT。孩子急性发热,我们可以做哪些家庭护理?家里可常备一些儿童剂型的退热药,但服药前要注意不同药物的剂型和成分,不要服用过量。腋温超过38.5度,可以口服退热药。退热以宝宝感到舒适为目的。不要一发烧就吃抗生素,除非合并细菌感染。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发热时,机体代谢旺盛,出汗多,要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饮食要清淡,体温下降、食欲好转后可改为半流质或易消化的食物。体温开始上升时,孩子可能会觉得冷,可适当添加透气的薄衫;口服退热药并且当药物起效时,可适当减少衣物。

第三个问题是WHEN。孩子急性发热,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看病?一般而言,年龄越小,特别是1岁以下的婴幼儿,家长尤其要当心。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疾病变化快,而症状又不典型。

我们概括了7字口诀便于家长了解 —— 一听、二看、三感觉:

一听呼吸的声音,是舒缓的还是呼吸很重?呼吸的频率,即有无呼吸困难。

二看皮肤颜色,是粉红,苍白,还是有花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循环状态。

三感觉孩子的精神状态,是清醒、激惹,还是一直想睡觉。

一旦出现上述的病情变化,一定要及时就医!我院门急诊有完善的分诊制度,发热门诊是相对独立的区域,到医院就诊是安全的

作为一名消化科医生,新冠疫情以来,到医院就诊的消化道异物病例明显增多。新冠期间,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宅在家里,可能发生儿童意外伤害,其中消化道异物不少。家长在看护过程中,稍不留神,神仙宝贝们便吞下了异物。消化道异物中最多的是硬币,占70%,其次是纽扣电池、鱼刺、发夹等,可谓五花八门。有些还接受了手术治疗,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给大家的健康提示是:1、大宝小宝看护好。误吞异物的悲剧绝大多数发生在孩子独自玩耍的时候,所以要看护好小年龄儿童,避免在玩耍、大笑的过程中喂食颗粒状食物和坚果;避免将细小的玩具交给小年龄孩子玩。对大一点的孩子,也要加强宣教,切忌玩张口吞硬币、笔套、纽扣电池等危险游戏。

2、零碎物件摆放妥。硬币、纽扣电池、尖锐物体、成人药品等要放到儿童看不到或拿不到的地方,以免误拿,并在玩耍时误吞。

3、益智玩具谨慎挑。

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玩具时,除了功能和外表,更要注意安全性。比如巴克球,长得很像糖果,但有很高的磁力。一旦吞入体内,强大的磁力会把胃壁、大肠或小肠夹在中间造成组织缺血坏死、甚至穿孔,对儿童危害极大。

疫情无情人有情,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共筑健康“肠”城,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平安健康的渡过这段特殊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