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瞞病史如何懲戒?新冠肺炎是“不可抗力”嗎?今天的發佈會涉及這些熱點話題

隱瞞病史如何懲戒?新冠肺炎是“不可抗力”嗎?今天的發佈會涉及這些熱點話題

今天下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在市疾控中心舉行第55場新聞發佈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市司法局一級巡視員劉平、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以及科普專家、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主任醫師黃瑛,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處處長尹欣主持新聞發佈會。來看文字實錄↓

鄭錦:一、病例情況。3月17日0—24時,通過口岸聯防聯控機制,報告3例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3月17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23例,34例境外輸入性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病例1為加拿大籍,在瑞士工作,3月8日自瑞士日內瓦出發,經法國巴黎轉機後於3月9日抵達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隔離觀察,其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2為奧地利籍,在葡萄牙旅行,3月15日自葡萄牙里斯本出發,於3月16日抵達虹橋機場,因有症狀,入關後即被送至指定醫療機構留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3為中國浙江籍,在西班牙旅行,3月14日自西班牙馬德里出發,經香港轉機後於3月15日抵達虹橋機場,因有症狀,入關後即被送至指定醫療機構留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3例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均已轉至定點醫療機構救治,共追蹤同航班的密切接觸者17人,均已落實集中隔離觀察。

3月17日0—24時,無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3月17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38例,6例本地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3月17日0—24時,無新增治癒出院。截至3月17日24時,累計治癒出院325例,死亡3例。33例在院治療(含境外輸入23例),其中病情平穩23例,重症2例,危重症8例。

今天上午有一位患者出院,這是第一例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出院。是一位伊朗留學生,因咳嗽就診,3月5日明確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轉入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治療。接受各項相關檢查,予以抗病毒治療、中醫藥全程干預以及增強免疫等措施,促進疾病向好轉歸。經專家組評估,認為其已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於今日出院。為做好患者的健康管理,衛生健康部門將對患者開展必要的隨訪觀察。

二、醫療救治情況。繼續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抽調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支援海關開展入境人員核酸檢測採樣工作。

各級醫療機構在做好防護的基礎上,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診療服務”的原則,有序開展日常醫療服務。

隨著湖北疫情形勢好轉,援鄂醫療隊開始有序撤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在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按照國家聯防聯控機制工作要求,1649名上海醫療隊員緊急馳援武漢抗擊疫情。他們深入一線,不顧危險、不辭勞苦、不畏艱辛,英勇無畏地投入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積極貢獻,體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目前醫療隊在保障武漢當地患者救治需要的基礎上,正有序撤回。第一批撤回的上海醫療隊員今天陸續回來。

承擔救治任務的醫療隊還將繼續留守,直到抗疫取得最後勝利。

我們歡迎醫療隊員平安回家!我們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會妥善安排好醫療隊員休整等工作。相信大家休整好以後,會以更好的精神風貌投入到守護上海人民健康的工作中。我們也會繼續關心好仍留守武漢繼續抗擊疫情的醫療隊員,為他們做好生活和物資保障。藉此機會,再次感謝大家對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援鄂醫療隊員的關心。

三、防控措施。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一步加強推進浦東、虹橋機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入境人員健康管理。繼續開展美容美髮場所、消毒產品生產企業疫情防控情況督導檢查。

市人社局出臺疫情影響的一次性就業補貼政策,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企業給予補貼。

彭文皓:疫情防控期間,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復市,推進物價、質量監管執法工作,維護市場秩序,主要有三方面的做法:

一、加大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領域執法力度,穩定市場經濟秩序。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率的提高,針對防疫物資新的市場需求,市市場監管局在價格的監管執法上從側重零售流通領域,擴展到生產、銷售全領域、全鏈條監管;監管對象也從側重於口罩等防疫用品和藥品,擴展到熔噴布、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等原材料生產領域。

截至目前,全市共檢查經營場所和經營戶42.3萬多戶次,檢查電商平臺(網站)1萬多個次。對全市864家農(集)貿市場進行全覆蓋檢查。共立案查處與防控疫情相關的案件375件,其中,涉及哄抬物價等價格違法行為171件,製售假冒偽劣口罩等案件147件。

執法辦案中,市市場監管局注重行刑銜接,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40件,移送線索8件,同時我們還加強社會宣傳,先後公佈6批典型案例。在從嚴查處違法行為的同時,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企業規範經營,下發《電子商務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書》,要求各平臺企業強化市場主體責任意識,不得對平臺內經營者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同時,積極推行藥店價格誠信承諾制度,推進價格監管關口前移和行業價格自律。

二、突出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和質量安全,守牢三大“安全底線”。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加強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截至目前,共檢查食品生產經營者21.9萬戶次,立案16件、責令整改1832件。開展餐飲服務單位復工復業分類指導,實施“一企一策”“一店一策”,著力提高餐飲企業復工復業率。嚴格監督檢查,完善餐飲服務單位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會同相關部門和街鎮加強對已復工復業餐飲服務單位的巡查複核。

此外,做好特種設備檢驗工作。加強叉車等運輸設備的定期檢驗工作,確保叉車安全、穩定、不間斷作業,保障本市生產生活用品運輸線。重點做好本市客流高度密集的虹橋火車站、機場樞紐等區域的電梯到期檢驗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出動檢查人員5504人次,檢查各類企業2645家次,檢查特種設備3921臺(套),出具監察指令書165份次。

與此同時,抓好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監管。一方面,給企業復工復產和轉產開通各類“綠色通道”,另一方面以高標準抓牢企業生產資質的審核和產品質量的把關。開展重點產品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檢查,從嚴查處銷售不合格產品違法行為,確保防疫用品質量安全。截至目前,各區市場監管部門已檢查非醫用口罩類防護用品生產企業107家次,其他防護用品生產企業117家次,採取責令改正、行政指導等處置措施16件。

三、聚焦市場需求和整合市場監管職能,助力復工復產復市。市市場監管局及時為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提供技術支撐。比如,指導口罩、消毒液、消毒劑等生產企業及行業組織制定相關標準,為企業復工復產復市和疫情防控提供技術支持。指導本市106家企業制定180項涉及防疫產品的企業標準,明確技術要求和質量規範,包括可消毒重複使用納米口罩、一次性口罩墊、新型消毒劑和消毒器具等產品標準,以及快速轉產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用品的轉產標準。

同時,市市場監管局指導和幫助本市4家行業制定5項團體標準,特別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中小企業質量管理補充要求》,為中小企業識別風險、改進管理並恢復生產提供指導。另外,對疫情防控用品實施免費檢測,免費檢定校準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檢測設備和生物安全櫃、機場和火車站防疫用紅外溫度計2萬多臺件。對餐飲服務單位持有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酒類商品批發、零售許可證或小型餐飲單位臨時備案到期的,可延長有效期至本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解除之日起30天內。

下一階段,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以穩定市場經濟秩序為重點,加大價格監管、防疫用品質量監管、食品監管,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市保障工作。

——熱點問答——

新冠肺炎疫情屬於不可抗力,因此而不能履行合同的,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

Q

界面新聞:請問司法局劉巡視員,大家對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屬於不可抗力存在不同觀點,因此對相關合同是否還要繼續履行、怎樣承擔違約責任也有分歧。從法律角度看,應該如何認定和適用不可抗力?

A

劉平:市司法局注意到,在疫情防控期間,確實有一些不同觀點,有些企業認為不適用不可抗力,要繼續履行相關合同;還有一些企業持相反觀點,認為既然屬於非常時期、屬於不可抗力,應該完全不履行相關合同。嚴格來說,這兩種觀點都有失偏頗。

根據《民法總則》和《合同法》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新冠肺炎疫情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其嚴重程度、影響範圍都是人們無法提前預見,難以避免和克服的。政府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依法採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對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了一定影響。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及政府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對於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當事人來說,屬於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被認定為不可抗力,但並不意味著疫情期間所有的合同都可以不履行了,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適用時注意把握以下三點:

一是考慮因果關係和影響程度。在合同不能履行與疫情之間必須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而且要結合案件具體情況,根據疫情對合同履行的影響程度,來認定是部分還是全部免除責任。對於一些可以履行且不會造成對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的合同,鼓勵按照原有約定繼續履行;對於一方可以履行而拒絕履行的,另一方可以依法要求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按照民法誰主張誰舉證原則,主張繼續履行合同的一方,需要提供不適用不可抗力的相關證據。

二是注重公平處理和利益平衡。對因疫情或者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影響,導致合同部分或者全部不能履行,或者繼續履行對一方當事人的利益有重大影響的,應當依照公平、誠實信用等原則,進行公平處理,平衡好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合理分配各方的責任份額,不宜由一方單獨承擔因疫情造成的損失。

三是倡導友好協商和共渡難關。疫情的發生是合同雙方當事人都不願看到的,也不能歸咎於某一方的過錯。在特殊時期,我們應當樹立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理念,倡導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本著誠實守信、責任共擔的原則,通過友好協商,來妥善解決矛盾和利益的分歧;對協商不成的,可以依法通過訴訟等法律途徑尋求解決。

精準化對接、精心化服務、科技化監管、試行線上“雲查勘”,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Q

勞動報:請問彭副局長,現在上海企業正在陸續復工復產,有些企業採購的防疫物資不夠怎麼辦?市場監管部門有沒有具體舉措幫企業解決難題?

A

彭文皓:市市場監管局在走訪企業中發現,復工企業除了共性困難,也有個性化需求。市市場監管局根據企業的實際困難,量體裁衣,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一是精準化對接,體現“速度”。有部分企業,尤其是生產企業,員工較多,僅通過藥房等零售渠道購買,很難滿足測溫儀等防疫物資的復工需求。我市多個區的市場監管局推出了“承諾備案制”,只要採購企業書面承諾僅用於員工自用、不出售轉讓,醫療器械批發企業將銷售品種、數量、採購單位承諾等信息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備,復工企業就可以直接向醫療器械批發單位購買防疫物資。

二是精心化服務,體現“溫度”。市場監管部門堅持從安全復工的角度出發,助力企業復工。比如我局牽頭開展“雲”培訓,以網絡直播的方式舉辦全市食品生產企業復工風險防控公益課等。黃浦、楊浦等區市場監管局推出餐飲復工必讀網絡課程,幫助餐飲商家打造安全的用餐環境和復工安全保障措施。另外,市計量院累計免費開展溫度計量器具校準6565臺件,累計開展防疫用計量器具檢定、校準服務22431臺件,服務相關單位727家。

三是科技化監管,體現“力度”。市場監管部門運用科技化手段,創新監管模式。優化了食品經營許可流程,升級食品經營許可審批系統,實現食品經營許可審批全程網辦和無紙化。同時,完成“三品一械”廣告審查系統建設,實現廣告申請全程網上辦理,審批決定可在智能終端遠程下載,辦理全程“零見面”“零跑動”。截至目前,已受理在線申請200餘件。

另外,以互聯網為平臺,試行線上“雲查勘”,為企業發展“搶”時間。徐匯、虹口等區市場監管局推出視頻審核,對新設、變更食品經營單位以及新設藥品零售企業、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等行政許可中涉及現場核查的,由申請單位做出承諾並通過互聯網提交現場視頻後,當日即可通過視頻完成現場審核。

個人有隱瞞病史、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行為,除依法嚴格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外,還將被列入失信主體

Q

澎湃新聞:

近期,疫情防控重點轉為防止境外輸入,但個別人員不如實填寫入境健康申明卡、瞞報病情等,帶來風險。對此,法律規定了哪些懲戒措施?

A

劉平:國家衛建委2020年1號公告明確,經國務院批准,將新冠肺炎納入《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明確規定,國境衛生檢疫機關有權要求入境、出境的人員填寫健康申明卡,出示某種傳染病的預防接種證書、健康證明或者其他有關證件;受入境、出境檢疫的人員,必須如實填報健康申明卡,出示有關證明或者證件。不如實申報疫情、隱瞞真實情況的,依法給予警告或者罰款;引起檢疫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引起檢疫傳染病傳播嚴重危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 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檢疫傳染病染疫人或者染疫嫌疑人採取不如實填報健康申明卡等方式隱瞞疫情,或者偽造、塗改檢疫單、證等方式偽造情節的,引起新冠肺炎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條規定,

以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定罪處罰。

此外,根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個人有隱瞞病史、重點地區旅行史、與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觸史、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行為,除依法嚴格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外,有關部門還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規定,將其失信信息向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歸集,並依法採取懲戒措施。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一旦被列入失信主體,將不能享受有關醫療費用的財政補助、醫療救助等,並可能對今後申請貸款、開辦企業等造成不利影響。

在此提醒各位入境人員,為了您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請嚴格履行健康申報義務,如實申報相關信息,不要因一時僥倖而造成終身遺憾。

旅客在上海機場入境須按照防疫聯防聯控流程中轉

Q

新民晚報:想問一下本市對重點國家入境人員進行從嚴從檢的管理。如果我從國外,重點國家或非重點國家出發,然後在上海入境但是要轉機去其他城市,應該採用怎樣的流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上海與多少省市建立了聯防聯控的機制?

A

尹欣: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從機場集團瞭解的信息,國際轉國際、國際轉國內等不同中轉行程,情況各不相同。請旅客根據上海機場入境防疫聯防聯控流程,按照海關、邊檢、航空公司、機場的中轉流程要求進行中轉。建議旅客事先諮詢承運航空公司,瞭解相關注意事項,以免耽誤行程。

第二個問題,根據市合作交流辦提供的信息,目前,上海已與江蘇、浙江兩省建立了聯動轉運機制。安徽省的相關方案正在制定推進中。

——健康科普——

黃瑛(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主任醫師):市民朋友們: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是上海兒童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新冠期間孩子發熱了怎麼辦?去醫院怕交叉感染,不去醫院又怕延誤病情。不要著急,讓兒科醫生為您支招。

我們談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HOW。溫度多高算是發熱?不同的測量部位,定義是不一樣的。比如,口腔或腋溫超過37.5℃是發燒,耳溫要超過37.8℃,肛溫則要超過38.0 ℃。

第二個問題是WHAT。孩子急性發熱,我們可以做哪些家庭護理?家裡可常備一些兒童劑型的退熱藥,但服藥前要注意不同藥物的劑型和成分,不要服用過量。腋溫超過38.5度,可以口服退熱藥。退熱以寶寶感到舒適為目的。不要一發燒就吃抗生素,除非合併細菌感染。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發熱時,機體代謝旺盛,出汗多,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飲食要清淡,體溫下降、食慾好轉後可改為半流質或易消化的食物。體溫開始上升時,孩子可能會覺得冷,可適當添加透氣的薄衫;口服退熱藥並且當藥物起效時,可適當減少衣物。

第三個問題是WHEN。孩子急性發熱,我們什麼時候需要去醫院看病?一般而言,年齡越小,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幼兒,家長尤其要當心。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往往疾病變化快,而症狀又不典型。

我們概括了7字口訣便於家長了解 —— 一聽、二看、三感覺:

一聽呼吸的聲音,是舒緩的還是呼吸很重?呼吸的頻率,即有無呼吸困難。

二看皮膚顏色,是粉紅,蒼白,還是有花紋?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循環狀態。

三感覺孩子的精神狀態,是清醒、激惹,還是一直想睡覺。

一旦出現上述的病情變化,一定要及時就醫!我院門急診有完善的分診制度,發熱門診是相對獨立的區域,到醫院就診是安全的

作為一名消化科醫生,新冠疫情以來,到醫院就診的消化道異物病例明顯增多。新冠期間,大朋友和小朋友們宅在家裡,可能發生兒童意外傷害,其中消化道異物不少。家長在看護過程中,稍不留神,神仙寶貝們便吞下了異物。消化道異物中最多的是硬幣,佔70%,其次是紐扣電池、魚刺、髮夾等,可謂五花八門。有些還接受了手術治療,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給大家的健康提示是:1、大寶小寶看護好。誤吞異物的悲劇絕大多數發生在孩子獨自玩耍的時候,所以要看護好小年齡兒童,避免在玩耍、大笑的過程中餵食顆粒狀食物和堅果;避免將細小的玩具交給小年齡孩子玩。對大一點的孩子,也要加強宣教,切忌玩張口吞硬幣、筆套、紐扣電池等危險遊戲。

2、零碎物件擺放妥。硬幣、紐扣電池、尖銳物體、成人藥品等要放到兒童看不到或拿不到的地方,以免誤拿,並在玩耍時誤吞。

3、益智玩具謹慎挑。

家長們在給孩子選擇玩具時,除了功能和外表,更要注意安全性。比如巴克球,長得很像糖果,但有很高的磁力。一旦吞入體內,強大的磁力會把胃壁、大腸或小腸夾在中間造成組織缺血壞死、甚至穿孔,對兒童危害極大。

疫情無情人有情,讓我們一切為了孩子,共築健康“腸”城,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平安健康的渡過這段特殊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