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青训无疑是足球运动的根基所在,中国从2002年第一次打进世界杯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8年。这18年间从民间到足协都在天天喊青训,为什么18年过去了中国足球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出现了“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的现象。单单是因为踢球的孩子太少了吗,再少也应该有几个踢出来的孩子才对,不能说中国这18年来青训体系完全找不到一个有天赋的孩子。其实,这一切我们可以从中国成年球员和欧洲成年球员在场上的细节发现一个核心问题。

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中国足球如同当今的中国武术,“秀而不实、远离实战”

我们会经常听到来自中超或者国家队的大牌外教说:中国球员的技术并不差,他们有立足欧洲联赛保级球队的能力。但是,现实中为什么中国球员总是会在比赛中出现一些低级的失误呢?让我们先通过足球精灵罗纳尔迪尼奥和亚洲第一前锋郝海东在场上的表现来做一个分析。

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我们可以看到小罗在面对防守球员时,总是能够将各种看似"华而不实"的动作用到极致,从而轻松过掉对手。而号称亚洲第一前锋的郝海东在面对卡洛斯时真的堪称用尽毕生所学,各种踩单车各种突然变向,想晃过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左边后卫。然而,卡洛斯的位置根本就没有丢,最后皮球还是被卡洛斯铲出边线。

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虽然,并不是所有在欧洲效力的球员都像小罗,但也并不是所有中国球员都能达到郝海东的高度。我们用小罗和郝海东在球场上的过人做案例,只是想说为什么在欧洲效力的大多数球员他们都可以用踩单车等各种技术形成突破和过人,而我们中国球员同样是用踩单车等技术尝试过人,却总是磕磕绊绊不是皮球被断就是自己带丢?

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难道他们的根基太差吗?其实不然。你把一个皮球交给国内的球员脚下让他玩一点花活,他玩的并不比欧洲球员差多少。但是,一旦到了球场上这些花活在他们脚下就变成了累赘。他们缺乏在有对抗的情况下发挥想象,将自己所学转化成可用的利器。这就如同很多国内前锋在面对单刀球时总是不能把握住机会是一个道理。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青训系统不完善,小球员在小的时候根本没有系统的正规的比赛可打,再加上国内青训教练指哪打哪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小球员的创造性,使得球场上球员不会变通。

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那就是看着虎虎生风的中国武术一旦遇到实战秒变王八拳。当然,中国武术在古代是杀人技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演变成目前这个样子。而目前中国的足球,就如同目前的中国武术一样,单个拿出来耍的都是虎虎生风,但是一到球场上就变“王八拳”乱使一通。如今,要想改变中国足球的这一弊端,只能从下一代小球员开始着手。

青训机构众多却各自为战,实战效果有局限性

其实,中国一直不缺乏优秀的青训机构。山东鲁能、根宝基地等青训机构为中国足球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球员,当然这个优秀只限于与其他中国球员相比较。因为,这批优秀球员在中超赛场上也同样是会将所学使成“王八拳”的,只是相对来说他们更优秀一些而已。

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是因为所有青训机构都是各自为战。他们可参加的全国性的系统的青少年联赛太少,更多的只是参加校内或者机构内的内部比赛。这在竞技项目中是不可取的,毕竟自己和自己打很多时候是有局限性的。这就和军队内部演戏和出征实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强度一个道理。

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目前,中国的青训机构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是大多数还是以各自为战为主。做到相对好一些的除了一些老牌的青训机构外广州恒大足校和董路老师的足球小将做的都算不错的。其中,广州恒大足校不但在国内承办了一系列的杯赛,还将优秀的小球员送往西班牙分校参加当地系统的青少年联赛和杯赛。让球员从小就能参加上高强度的实战,这正是中国青训所欠缺的。而董路老师的足球小将除了参加国内的一些比赛外还会与国外一些青训豪门的梯队进行比赛,已经有多名小球员脱颖而出。

但是,个别青训机构的发挥仍然无法挖掘中国这个巨大的“球星”宝库。

迎合国情,创建更底层的系统青训体系

由于受国情和教育方向的影响,高考在众多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无疑是独一无二的。这就使得很多有运动天赋或者足球天赋的小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足球运动,这也是为什么14亿人口挑不出11个足球天才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从最底层开始布局青训政策。我们可以以县为单位设立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足球联赛,然后每年的各组冠军球队可以参加市级的足球联赛,以此类推一直到省级、和全国性杯赛。

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会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不会和家长的利益和期望造成冲突。而且,足球运动也可以作为中考、高考的体育项目适当进行加分,某种程度上还会得到家长的支持。如果,这样的体系能够在全国进行建设,相信用不了2年时间就会在我国发现大批有潜力的天才球员。而且,即便大部分小球员最后没能实现职业足球这样的道路,但是也不耽误继续参加考学的出路岂不是一举两得。

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一旦实现了这一步最底层的青训体系搭建,那么各俱乐部和青训机构的球探系统的工作就更加容易了。他们挖掘有潜力的小球员的面更广了也更有目标性了。相信,全国的青训机构会因为这一层青训体系的搭建而快速增长。青训机构的繁荣不但可以让更多的小球员接受更为职业的训练,而且也为这些球员走上职业道路增加了砝码。

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越来越多青训机构加入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球员,那么那个时候就可以针对青训机构而举办全国性的青训联赛,和现在青超联赛相似但是规模会大出N倍。这样一来中国势必会成为足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这就成根本上解决了中国足球人口太少的弊端。而且,也为各级别的小球员增加了实战的机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良性循环,未来中国一定会成为足球强国甚至捧得世界杯奖杯。

总结:

当代的中国武术一直备受群众嘲讽,被说是花拳绣腿已经是美称了,一旦上了竞技擂台便成了“王八拳”,而中国足球又何尝不是和当代的中国武术一样呢?球员在训练时总是表现的威风凛然,而一旦到了赛场上马上变的突破不行、防守不行、射门不行。这样的表现也一度让世界级教练里皮不知所以然,相信到现在他也没有想明白中国球员为什么在训练场和赛场上表现的如此不同。

青训不是找一群孩子来踢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底层的系统青训制度

其实,这一切都是源于中国足球的青训不够科学和完善。如今,各大俱乐部和青训机构在青训上下了很大的力度,甚至聘请了欧洲一些很有名的青训教练和专家来改变中国青训教练的教学理念。但是,青训的理念是建立在有足够多小球员参与足球和实战的基础上的。所以,当前在青训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应该尽快建设最底层的青训体系。

从中小学校着手结合国情,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快的更准确的挖掘出一大批优秀的小球员。这样就可以为中国足球的青训事业打下结实的基础。加上合理的青训联赛制度的建立,能够保证这些小球员更多的参与实战,从小就将所学的技战术发挥到极致。不至于待到长大成人之后,空有一身套路却不能实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