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話屠蘇——屠蘇酒的來歷與療效

王安石《元日》一詩中寫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反映出古時人們於正月初一飲屠蘇酒的風俗。


這其中的“屠蘇”本意原為房屋之名,因其字面有“割草”、“取草”之義,而被用作草菴之稱。今時齊魯之間仍名簡易的圓形草屋為“屠蘇”。

春風送暖話屠蘇——屠蘇酒的來歷與療效

屠蘇酒從何而來


至於“屠蘇”是如何與“酒”發生的聯繫,據考證應是古有居草菴之人,曾教鄰里以藥浸酒醫治疾病,故名其藥酒為“屠蘇酒”。


後世對屠蘇藥酒的起源有多種猜測,有云最初教導屠蘇酒製備方法的古人為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最早記載了屠蘇酒的配方和製法:


“闢疫氣,令人不染溫病及傷寒,歲旦屠蘇酒方:大黃十五銖,白朮十八銖,桔梗、蜀椒各十五銖,桂心十八銖,烏頭六銖,菝葜十二銖,(一方有防風一兩),此七味咀碎,袋盛,以十二月晦日日中懸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日平曉出藥,置酒中煎數沸,於東向戶中飲之。”

春風送暖話屠蘇——屠蘇酒的來歷與療效

即將大黃、白朮、桔梗、蜀椒、桂心、烏頭、菝葜七味藥切碎,用絳色的絹袋裝好紮緊,除夕日中午,“懸沉井中,令至泥”正月初一早晨出藥,“置酒中煎數沸,於東向戶中飲之。”


因為春節是一年之始,陽氣已升,陰寒未散,人們易感受外邪,患疫癘之病,而屠蘇酒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病之邪的功效。因此,“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

春風送暖話屠蘇——屠蘇酒的來歷與療效

配方與療效


方中主藥大黃有攻積導滯、瀉火涼血、逐瘀通經之功效,桔梗能開提肺氣、疏通腸胃,蜀椒能散寒除溼、解鬱消積、溫補脾腎,再輔以他藥,實是健身祛疾、“不病瘟疫”之良方。


但是據洪邁《容齋隨筆》所考,元日飲屠蘇酒的習俗在漢代已有,當時飲用的是椒酒。至南北朝時,人們才以屠蘇酒取代了椒酒,因為其闢瘟防疫,預防疾病之功效遠勝於椒酒。


屠蘇酒的飲法,也頗為講究。據《千金要方》中記載:“屠蘇之飲,先從小起,多少自在”,因為“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即一般都按自少至長的次序飲之,此習俗直到清代仍盛行不衰。


春風送暖話屠蘇——屠蘇酒的來歷與療效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


大家好,我是方朝暉醫生,希望我在這裡分享的所學所知可以為大家的健康提供幫助。請大家持續關注我的公眾號【方朝暉大夫】,我會每天為大家分享一些醫學知識。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公眾號後臺留言給我,我會在空閒時間進行解答~


一個劇透

最後來個小劇透,下期咱們將介紹【春天適合晚睡早起】,感興趣的你一定要來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