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僅沒上過輔導班,還凌晨3點起床幹活,在工地簽收北大通知書

2018年,17歲的文科生崔慶濤,以669分的優秀成績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錄取。

崔慶濤出生在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者海鎮一個叫五里牌村的小山村,自幼家貧,父母幾乎是文盲。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崔慶濤父母還在嵩明時,只要是假期,他和弟弟就跟著父母,夜裡3點起床,在大棚裡撒雞糞。高考一結束,他就隨著父母和妹妹,來到離家不遠的一處工地上打零工,當北大的錄取通知書送達的時候,他正灰頭土臉地在工地幹活。

他不僅沒上過輔導班,還凌晨3點起床幹活,在工地簽收北大通知書

會澤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說:"大量貧困家庭的學生通過教育和高考,改變了個人的命運,貧困家庭通過教育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崔慶濤從小生活貧困,更磨練了他自強不息的寶貴精神,作為貧困家庭的孩子,要想考個好成績,如下的3條是最簡單也最管用的。

他不僅沒上過輔導班,還凌晨3點起床幹活,在工地簽收北大通知書

一、目標明確

做任何的事情都首先需要一個目標,目標就是方向,方向有了,只要堅持,總會成功的。崔慶濤說:"我的目標是北京大學專項生。"

崔慶濤打小就很嚮往北大,第一志願填的是法學。

"大家都說學法律很苦,我想如果是'吃苦'的話,那我還受得了,加上自己也挺想做個律師。"

結果,最後分數差了一點,錄取到新聞與傳播專業。但至少他的北大目標是已經實現了。

他不僅沒上過輔導班,還凌晨3點起床幹活,在工地簽收北大通知書

美國哈佛大學曾對一群學生進行了關於目標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

  • 3%有清晰的長期目標的,25年後,幾乎都成了社會頂尖人士;
  • 10%具有比較清晰短期目標的,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 60%目標模糊的,未來沒有那麼美好,多生活在社會中下層;
  • 最後27%的人毫無目標,生活多數過得很不如意,要靠社會救濟。

許多學生在考上大學以後,反而非常迷茫和空虛了,這就需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併為之去奮鬥。

二、聽老師的話,專注學習

崔慶濤專注於學習,從來不玩手機.

當記者問到他時,才知道他這麼大了連微信都沒有。當問及他取得好成績的秘訣時,他坦言: 學習就是跟著老師按部就班地走。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考慮按照自己的步驟,而如果沒有,那麼就還是認認真真的跟著老師的節奏。充分藉助老師的力量提高自己的學習,仔細聽老師講課,老師們清楚知識點的輕重,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把各種題型給予了整理,在學校會完全地傳授給學生。

他不僅沒上過輔導班,還凌晨3點起床幹活,在工地簽收北大通知書


三、良好的學習氛圍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在一個不學習的環境裡是極少出優秀學生的,而在一個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裡的話,再懶的學生也會變得努力,正所謂"蓬蒿於麻不扶自直"。

他不僅沒上過輔導班,還凌晨3點起床幹活,在工地簽收北大通知書

崔慶濤所在的曲靖會澤縣極為重視教育,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在當地素有盛名,當年就已有兩人在崔慶濤之前收到來自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崔慶濤並沒有將自己的優秀看成特例,他說: 茚旺中學還有很多優秀的同學,我只是恰好被報道了。

他不僅沒上過輔導班,還凌晨3點起床幹活,在工地簽收北大通知書

高考改變命運,得知崔慶濤的事蹟,北大前校友俞敏洪也不禁點贊。崔慶濤表示自己對未來充滿信心: 人生有了一個更好的平臺,我會加倍努力,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分享學霸高分秘訣,用學霸的方法四兩撥千斤,輕鬆考高分,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更多精彩好文,請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