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镇一线战“疫”日记(0318)——补助“虹十条”、为企业打气输血

虹桥镇一线战“疫”日记(0318)——补助“虹十条”、为企业打气输血

3月18日,虹桥镇继续确保压实各环节责任,加强信息筛查和主动排查,第一时间掌握入境人员信息。严格落实层层闭环管理,高效运行集中接转和小区封闭管控。在坚定“两线”作战不动摇的前提下,多措并举严格防控境外疫情输入。企业复工数5376家,复工率89.6%,其中实地办公3429家,现场人员47781人,累计劝返2459人。目前未复工企业主要为教育培训类及部分企业租赁到期暂未续租。

疫情下,部分企业生存维艰,上海市级和闵行区级分别发布了“沪28条”“闵10条”扶持补助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虹桥镇出台镇级层面的补助“虹十条”,从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优化政府服务等多个关键环节,加强制度供给,提高执行效率,实实在在为企业打气输血。

加速资金落地率,政策组合拳为企业带来及时雨

疫情期间,位于虹桥镇的之禾服饰有限公司线下实体店受冲击严重,几乎一半门店都歇业闭店。在了解到企业经营受困后,虹桥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研究为企业发放了防疫专项补贴资金。企业复工复产逐步进入正轨后,“三八”节的线上销售比去年同期净增300%。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之禾也在不断地恢复信心。近期,由于国外疫情的不断蔓延发展,公司在意大利、法国的供应商和员工遇到了物资短缺的困难。为了帮助企业纾困解忧,在区、镇两级的共同帮助下,一天内就为企业筹措到了企业所需的口罩数,并第一时间送到企业手中。企业在感激政府之余,也将新收购的卡纷(Carven)时装设立在虹桥镇,企业负责人表示,在虹桥,他们既感受到了政府的“温度”,也感受到了“力度”,他们愿意在虹桥扎根。

像之禾服饰有相似经历的企业不在少数——因停工停产收益大幅削减,而租金、人员等开支仍在不断支出,导致资金链吃紧,企业发展面临生存挑战。为此,虹桥镇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组合拳,最大程度解决困扰企业复工复产的“拦路虎”,有针对性地将企业从停摆状态“扶上马”。

1.加大企业资金扶持力度。一是设立企业防疫帮扶资金,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防疫帮扶专项资金,2月下旬已全部兑现到位。二是加快2019年度企业扶持资金兑现,核准一批下发一批,共拨付完成扶持资金3.44亿元,惠及企业663家。同时,兑现2019年度人才奖励585万元。三是加大涉及疫情防控物资企业的支持力度,给予上限100万元的奖励。此外,对在疫情中提供市民基础民生保障的菜场、商超,给予其防疫专项补贴20万元,该政策惠及5个菜场、2个商超,资金共计140万元

2.减免企业房屋租金。承租本镇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企业,免收2020年2月及3月房租,后期视情况再做调整;承租本镇内集体性经营用房的,参照国有执行;承租本镇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业主为租户减免、缓交租金。各村、公司均根据“一楼一策”,分别研究制定了相关免租方案,使减免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3.加大企业员工安居保障力度。对于符合《虹桥镇人才安居补贴政策》的企业,其享受租房补贴名额增加一倍,对于符合虹桥镇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新增200个租房补贴专用额度,年内将有百余家企业的近400名人才享受到累计高达150万元的租房补贴。

听听受益企业怎么说——

上海宝信实嘉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虹桥镇安居补贴政策是十分受到企业和员工欢迎的。公司在上海总部办公的外省员工也相对较多,员工的住房问题一直是我司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员工日常需要之一。本次安居补贴政策可以说是正中我们的需要,也是员工的迫切需要。我们在依据政策条件推荐申报人员时,也将此作为一种对员工的激励,面向基层优秀员工,获得推荐的人员不仅获得了政府实质性的补贴,同时也感受到了公司及上级领导对他的关注和认可。员工工作受到了激励,同时也提高了对企业的忠诚度。(宝信安居补贴2019年首批申报了7名,此次申报了6名,共计13名。)

上海怡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怡友是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属医疗器械行业。我们企业有自己的宿舍,提供给部分员工,安居补贴政策对于外地在上海没房子又不能享受宿舍的员工是实实在在需要的,他们有家庭,房租压力大。此次虹桥镇安居补贴政策,我们企业申请了4名,其中2名外籍员工,他们觉得政府的政策十分温暖。

中电投:我们企业比较需要毕业不久的优秀年轻管理者,他们对这块补贴的需求比较强烈,也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对于企业留人有正面积极作用。企业很重视虹桥镇安居补贴政策,我们和公司党委作了专题汇报,做了员工摸底,并制定了详细的申报方案,经过两上两下最终确定了申请名单。这样的政策企业和员工都非常需要。(中电投此次安居补贴申请6名。)

加强服务精准率,全方位帮扶为企业送上雪中炭

1.为了有针对性地了解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和复工复产,以及惠企政策落地执行情况,虹桥镇职能部门“手把手”指导和协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风险处置。2月20日,虹桥镇领导在走访漕开发科技绿洲时得知,园区正为返沪员工没有合适的集中隔离点而发愁,镇领导当即决定,将镇里启用的两个隔离点中的一个,无偿移交给园区使用,并做好后续保障服务工作。

2.对疫情期间遇到特殊困难的企业,虹桥镇进行“一事一议”专题研究,“一对一”建立企业复工复产帮扶机制。为有效解决企业复工面临的防疫物资采购难的问题,虹桥镇帮助企业联系购买渠道,无偿为企业提供口罩等紧缺的防疫物资,切实帮助企业落实复工物资保障。

3.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指导和服务,各村、公司派出经营管理部长、楼宇管理员,“点对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企业自我管理防控疫情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梳理“白名单”,引导企业优先安排疫情平稳地区员工回流就业。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

4.将6页纸的复工指南精简为1页纸,并量化到“5个到位27条措施”,采取清单式表格简化企业复工流程。企业在做到“三清二到位”(管理底子清、员工情况清、来沪途径清、物资保障到位、预案机制到位)的前提下,只需扫码提交相应材料,经企服办审核后即可复工复产。

加大检查覆盖率,巡查加督查让企业守牢责任心

虹桥镇始终本着鼓励复工复产的原则,一方面扶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另一方面严格条件管理,督促企业将各项防疫措施执行到位。

1.根据镇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由镇纪委牵头,抽调企服办、市场所等部门力量,成立3个督导小组,对楼宇、园区内复工企业落实防疫措施情况,开展不打招呼的“飞行检查”,建立“督查一汇总一分析一通报”制度。

2.各村、公司成立17个复工巡查组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楼宇、园区一线,在有条件复工的原则下,重点检查分桌就餐、错时上班、消毒测温、口罩佩戴等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出问题的楼宇点位责令整改,防范复工之后防疫措施失控、失管,帮助企业找到复工复产和防疫的平衡点。

通过“虹十条”给企业带来“及时雨”、奉上“雪中炭”,让企业守牢“责任心”,引导相关企业在抗压、自救的过程中找到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虹桥镇一线战“疫”日记(0318)——补助“虹十条”、为企业打气输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