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窯洞

段正鋒

窯洞是黃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承載著豐富的地域文化。說起窯洞,人們首先會想到陝北,那裡的窯洞數量眾多,個性鮮明;但在溝壑縱橫的渭北旱塬,窯洞也曾經是人們最主要的居住場所,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獨特的文化風情。

渭北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時期,這裡就陸續出現了楊河、大峪河、林皋河等數目眾多的古村落遺址。從這些遺址的地理位置看,當時原始先民居住地大多選擇在溝壑峁嶺、毗鄰河川的土穴洞裡。這與黃土高原特有的地質地貌有很大關係,也體現了原始先民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

一開始,先民們還不具備挖窯洞蓋房子的意識和能力。由於平原地帶遠離水源,不利於生產生活,加之猛獸來襲時難以逃避躲藏,於是先民們選擇毗鄰河川、溝壑峁嶺邊自然形成的山洞裡居住。時間久了,土穴洞住習慣了,也切身感受到穴洞冬暖夏涼的好處。從開始製造簡單生產工具起,他們就不再滿足寄宿在狹窄陰暗的穴洞裡,要麼對土穴洞進行修葺改造,要麼選擇在土崖下面新開窯洞。漸漸地,也就擁有了自己建造的居住場所。這讓人類文明往前邁出了一大步。

千百年來,從河川溝坡邊上,到平原村落裡;從陰暗潮溼的土窯,到寬敞明亮的磚窯,一處處窯洞見證著渭北人繁衍生息的奮鬥歷程。

【渭南】窯洞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莊稼人日子過得緊,沒有錢買磚瓦木料蓋房子,當家里人口增多,或者孩子找對象要成家時,主人就思謀著在村裡新打一頂窯洞。新窯洞要選在土層好的崖下或坡地上,還得兼顧向陽、通風、出行方便等因素。建窯安家是大事,什麼時辰破土動工都很講究。打窯洞要動很多土方,是力氣活,也是技術活。家中有勞動力的,挖運土方不成問題;缺少勞力的,就得花錢僱人,也有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來幫忙的;至於窯洞弧度和牆面平直的把握,還得請方圓十多里出了名的“窯把式”。打個像樣的窯洞需要一兩個月時間,莊稼人一般會在冬天農閒時動工。清晨起來,生一堆篝火,然後熱火朝天地在崖坡上幹起來。

窯洞有大有小,有深有淺。大窯洞從地面到洞頂有4至5米高,洞寬5米左右,洞長可達10米以上。有的大洞裡面還有小洞,可以放置糧食雜物。小窯洞就是一個容身住宿的場所,一個小土炕、一座灶臺、一張案桌也就佔滿了窯洞內的空間。窯洞的大小不僅與主家經濟實力和用途有關,也取決於窯洞周邊的土質土層。土質要選少石料、粘黏度高的黃土地。土層要厚,尤其是大窯洞,窯頂往上的土層越厚越安全。過去村裡打窯洞時,經常發生窯塌土崩傷亡事故,主要還是窯洞周圍土質土層出了問題。

對普通家庭來說,一個窯洞就是一個家。窯口用土基壘起來,窯面上有門、窗子和天窗,進門緊靠窗子的一側是個大土炕,炕臺很高,被一尺高的炕塄半圍起來,土炕裡面緊挨著的是灶臺,石頭壘的灶臺上架一口大鐵鍋,右下方是一個木製的大風箱。灶臺往裡斜對面緊挨窯壁,撐著一張榆木大案板,案板裡側整齊地擺置著一些盆盆罐罐,再往裡順窯壁放置著糧食傢什。有些人家將牛馬等大牲畜飼養在窯洞最裡面,人畜混住一室,這讓現代人覺得不可思議。也有人家會在大窯洞兩側打出小窯洞,供孩子老人住宿,或者放置糧食傢什和飼養牲畜。一些富裕的人家,窯洞外邊還有院落,蓋著磚木結構的廈房、廳房或門房,窯洞往往留給家裡年輩最長的老人住。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村民們會在大窯洞的崖壁上打高窯用來躲避土匪。高窯一般選在村子裡窯洞崖壁最高的人家,土層至少要有二三十米高。高窯一般從大窯洞窯掌面斜打上去,洞口要小,僅容一人通過,在離地面十五米左右的高處,打出一個大窯洞。高窯裡面很大,平時放置一些乾糧和防衛工具,崖壁側洞口卻很小,大概為了隱蔽安全。當村子裡來了土匪時,一村老小就迅速地從大窯洞的小洞口爬上高窯,然後用大石板將小洞口封死,匪賊來到窯下,面對十多米高的崖壁,也只能收兵歸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渭北旱塬上的村落逐漸從溝壑川道遷徙到平原地帶,一些住慣了窯洞的人家,還會想著法兒箍窯洞。一種是磚窯。就是在平地上用青磚箍出下直上圓的大窯洞,一般人家會根據樁基的寬度,一次相連箍兩三個窯洞,窯洞與窯洞連接的牆壁上會開個門洞,從裡面把幾個窯洞打通。經濟條件好的人家,窯面還砌上各式各樣的瓷磚,窯頂用瓦片或混凝土處理好排水,遠看起來和平房沒什麼區別。還有一種為下沉式窯洞。在塬上選一處平坦的地方,土質以紅壚土為宜。首先是開庭院,白灰撒線定出位置,以數丈見方開掘,直上直下將土挖出運走,院庭開到7米深即可;然後在挖開的牆壁上開鑿窯口,四面壁面各開鑿2~3個窯洞,洞深7~10米,洞頂高4米左右,形成一個四合院落。通往地面的出口,也稱門洞,門洞寬1.5米,高2.5米,從窯底挖一條慢道通地面,慢道形式多樣,有直進型、曲尺型、折返型等。窯洞前的院子裡可以栽樹種菜,通常會在庭院中間打一口滲井,以防雨水漫灌進窯內。下沉式窯洞四合院村落,在建築構圖上是潛掩式空間,形成深藏不露的地下人居環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對大自然“天圓地方”的認知觀念。

現如今,渭北人的居住觀念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樓房、平房已成為主要居住場所,窯洞和土木結構的房子已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村子裡的“窯把式”和木匠等傳統工匠,大部分已成為高齡老人,年輕的都已轉行。如今,村裡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生活在窯洞裡面,是對歲月的懷念,更是一種堅守。

走進渭北大地,溝壑川嶺間到處都是層層疊疊、大大小小的窯洞,如今大多都已經荒蕪廢棄。作為人類發展進程中的活化石,這些窯洞,印記著一個個普通家庭的苦樂酸甜,也彰顯了歷史長河中渭北人的生存哲學和人文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