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幸福嗎?

楊奇涵靈魂三問:你今天博學了嗎?你今天博學了嗎?你今天博學了嗎?

我秉著靈魂三問,昨天一口氣讀了三本書:《搞定:無壓力工作的藝術》、《遠見》、《人生效率手冊:如何卓越有成效的過好每一天》,引發了我對幸福的深思。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直播站臺1小時,終於賣出第1單?

幸福是通過4個月的共同努力拿下了客戶的項目?

幸福是在公司5年終於晉升到中高層位置?

幸福是難得不用出差的週末,帶娃足踢足球?

《搞定》和《遠見》告訴我,職場幸福是工作有效、有藝術、有成果。《人生效率手冊》告訴我,生活幸福是就是集成生活管理。

在我看來,幸福是不再焦慮於各種人際交往關係和工作業績的交付,享受工作帶來的成就和生活帶來的愉悅舒適,當下達到內心與環境的平衡,就是幸福。

1.你有沒有遺憾?

我們每天都在做各種的決定,工作中各種緊急重要的事情要處理,下班後還要想著家庭事務。

(1)你覺得自己的工作有優勢嗎?

按照科學的統計,每個人的職場生涯時間大約是62年,你剩下的職場時間等於62年減去你的年齡。

在職場生涯中你有鍛煉出自己的工作優勢嗎?你有自己的專長嗎?你是善於銷售,善於數據分析還是善於技術研發?

你現在所處的行業是朝陽行業還是風頭行業?你的崗位還有上升的機會嗎?

我總結一下自己的經歷,目前我已經35歲,還有27年的工作時間。自己還沒有任何的職業技能,除了會說,職業深度又不夠,目前處於公司的中層,上升還有空間,但是基本看到天花板。整體來說,除了Excel、 PPT 、word這些辦公文件用的比較6,整體沒什麼優勢。

(2)錢夠嗎?

工作了那麼多年,你存了多少錢?能不能裸辭?能不能隨時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程?

我不能!我不敢!我的錢遠遠不夠!

(3)你的興趣是什麼?

從讀書到現在,有哪一件事是你能堅持做超過5年的嗎?有哪件事是你不要錢也會全力以赴去做嗎?有哪一件事是你願意主動分享給別人的嗎?

這些就是你的興趣。只有興趣,你才會願意、主動、投入自己的時間去做。

可惜縱觀這麼多年,我自己沒什麼長期優勢,最多就是喜歡看看書(跨重點:是小說類書,還不是專業的工具書)。

所以昨天讀完三本書下來,我突然一下子很焦慮,回想這麼多年錯過的許多機會,也帶來了很多遺憾。此時我是不幸福的,沉浸在一種過往的懊惱和自責後悔當中。

2.怎麼找回幸福

放在10年前、5年前的我,不會思考幸福這個話題,也不會靜下心來做覆盤,做自我規劃。

但是35歲的我已經來到職業生涯的錨定期,我過往的工作經驗和生活經歷告訴我,我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人,我有能力、有思想去思考我自己的未來。

在這個當下我要沉澱來思考,不再焦慮。那怎麼去提升自己的幸福力呢?很高興我看到了三個方法。

(1)6層樓檢視法

6層樓分別是:

5樓視野—目的和原則

4樓視野—願景

3樓視野—目標

2樓視野—關注點及責任範圍

1樓視野—當前項目

地面—當前行動

通過不同的高度找到自己所處位置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發現未競之事和夢想之事。

(2)人生效率手冊

既然過去的時間已經來不及懺悔,那就把希望和行動力放在當下。每個人都有公平的24小時,拉開差距的正是上班8小時外的時間。

我能做什麼?在《人生效率手冊》這本書上,張萌教會了我幾個確實可行的、提升效率和自我效能的方法。

A.早起:網絡上經常說一句話“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作者張萌自己堅持早起18年,每天早上都比別人多兩小時的刻意練習時間,所以相比1萬小時的專業理論,它就是很好的實踐者和結果交互者。

B.閱讀:在信息橫流的網絡時代,隨時接收最新的資訊,洞察機會。放在腦袋裡的東西永遠不會過時,而且只有放在腦袋裡的東西才比別人值錢。

C.學習新技能:每年參加不同的學習,獲得新技能,用筆記的方式把它記錄下來,轉換為自己的知識,並通過分享,費曼自己教會別人。

D.升級賽道:對我而言升級賽道有兩個方面,一是在原有的專業賽道上升級,第二個是換賽道升級自己,多渠道獲得新技能,多元發展。

幸福感的來源,無非就是獲得認可,滿足自己的心理慰藉,同時收穫足夠的現金價值。


昨天,我焦慮了。

今天,我幸福了。

明天,我更幸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