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苦水周氏在苦水川輝煌綿延四百多年,至苦水周氏十三世家道才逐漸中落。其最輝煌的時期是在第七世祖周祺邦公這一代上最為翹楚。在這十二世360年的漫長歲月中,並且長盛不衰,究其原因,“學而優則賈”的家訓和重儒家思想的家傳無疑是苦水周氏文化財富大廈最重要的基石。縱觀自苦水周氏一世祖周瑚公落籍苦水堡以後,就有苦水民間傳說的“七輩單傳八輩富漢”之說。周氏文有進士,武有誥贈。據《玫瑰天涯》考證:有官位的林林總總達幾十人。可見周氏門庭顯達。而尤其以清代咸豐年間清政府賜苦水周氏“恩榮杖朝”一匾額為榮耀。這功名地位為苦水川各姓族人所不能相提並論的。苦水堡有周氏轅樓,以財富顯赫苦水鄉邑,周家莊有官階文旗杆,卻又是苦水周氏家族的榮譽也。

分佈在苦水川範圍內的有苦水姓氏排行榜中位居第四的周氏家族,其祠堂建築是以苦水堡周氏轅樓為代表,後在轉輪寺寺廟旁和周家莊修建分支脈周氏祠堂。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據《苦水周氏家譜》記載:一世祖周瑚公卒後葬於苦水三里墩樹兒灣子田地,可知苦水周氏最早置地於樹兒灣。苦水周氏後裔遂將此地奉祀為祖塋之地。這便是苦水周氏老祖塋。

苦水周氏一世祖周瑚公,生卒不詳,字夏器,生二子,長子曰:得仁,次子曰:得親。在永登歷史檔案中這樣記載:明嘉靖(1522——1566)末,大小松山廬首屢屢侵犯邊境。邊民不能安居樂業,且流離失所。故明朝兵部尚書鄭洛帶領莊浪指揮同知甘雨,率兵五路進剿,調我苦水街一世祖周瑚公自安定(今定西)水阜河弛赴松山攻戰,破其巢穴,以功成名就,授莊浪衛指揮使領下總旗,任苦水堡世襲武職。遂落籍於苦水堡南街東下當鋪。

苦水周氏何時而來苦水川呢?《苦水地方誌》中這樣記載:明嘉靖(1522——1566)末年,大小松山廬首屢屢侵犯邊境地區,民不得安寧。故明朝命兵部尚書鄭洛帶領莊浪(今永登)指揮同知甘雨,率兵分五路進剿,調周瑚(苦水周氏一世祖)自安定(今定西)水阜河馳赴松山攻擊,破其巢穴,因功授與莊浪衛指揮使領下總旗,任苦水堡世襲武職。遂落藉苦水堡南街東下當鋪(即今苦水街南街周厚君、周厚澎兄弟二人居住的宅院便是苦水周氏的發跡舊地也)。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二世祖德仁公生二子:守安。守忠。二世祖得親公生一子:守田。得親公卒後葬於北川馬軍營。而這北川馬軍營,地名有待考。

苦水街大老二房情況如下:守田公娶殷氏、張氏。生三子:國禮。國義。國信。守田公和殷氏、張氏卒後葬於苦水堡外川心下洪溝苦水街周氏祖塋。苦水街周氏從此以此立為新祖塋。這是根據苦水民間傳說的《王吒什擋雨》中可推得出論證依據。(詳情可參閱苦水周氏四世祖周國禮公與王吒什的民間傳說)守安公生一子:國才。守忠公生一子:國友。國才公生三子:京元。之傑。京俊。國友公生三子:之冕。之英。之德。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苦水周氏小老三房四世祖國禮公生一子:京彥。苦水周氏家譜記述:四世祖國禮公:“字:復之。生卒年月不詳。性淑行芳,好善樂施。為人超群,積蓄孔厚,俱稱苦水邑城殷實之家”。苦水碑文這樣記載:苦水周氏四世祖國禮公因置教場坪(今大沙溝南坪1社)旱灘地一處,前明崇禎(1628——1644)初年,捐資數百貫,先行疏擴通皇渠(今大溝渠),繼而又開渠為教場坪引水灌溉農田。里人以疏通水利感其德,而報官獎掖,賜八品壽官,兼監人旌旗表,鄉人為其豎碑於苦水堡外北關。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王吒什因擋雨事件在苦水川的聲名鵲起,成為名僧。苦水周氏四世祖周國禮也遂和王吒什成為至交。他大義舍地的豪爽風尚也成了被苦水堡人所傳為佳話美談。而苦水堡南街下當鋪前的這個石碾盤,後經歷到苦水周氏七世祖周祺邦的年代,有靖遠王姓青年乞討苦水堡,在南街下當鋪前的石碾盤之上臥睡,被苦水周氏七世祖周祺邦發覺並收留為義子,起名進寶,後送義子從軍,成為名噪一時的奮威將軍。這是後話也。

國義公生三子:之文。之明。京隆。國信公生一子:之臣。周京元公生一子:繼皋。

《苦水周氏家譜》記載:周京元公系莊浪學庠生,為苦水周氏開荒之秀才,時籍貫屬臨洮,京元公為光宗耀祖,出人頭地以達到揚名鄉里,在鞏昌府考試,因學額極窄,青衿之志難以昭人,科甲屢試不第。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苦水街周氏立祖以六世祖周繼召公:庠生。太學生。娶苦水魏氏家族之女,生一子:祺邦。周繼召公和周魏氏妣卒後葬於苦水堡外川心下洪溝苦水街新祖塋內。這就形成了苦水街周氏一直延續下來的祭祀之地。

周氏家譜傳記:祺邦公,字:壽臣。國子監太學生。娶妻陳氏,田地甚廣,存儲孔多,俱稱苦水首富,如今堡眾尚有七輩單傳八輩富漢之語者,居宅在苦水堡南街東下當鋪是其遺址。苦水堡的倉房和東草場空地即為祺邦公當時的後花園。奏祺邦公報捐監生坐監,國子監俸滿,以備選用,即請祺邦公修轅,奉恩,故我周因有人名目。由此可得知:苦水堡周氏轅樓最早修建於順治初年。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苦水周氏家譜記載》:即清代著名的奮威將軍王進寶與苦水周氏的一段情緣故事。據《苦水周氏家譜》這樣記載:順治初年,甘肅連年大旱,尤其是以隴東為嚴重之地。靖遠青年王進寶流落到苦水川,並乞討於苦水堡,當時苦水周氏七世祖周祺邦為苦水堡一大首富也。良田沃地百頃,轅樓花園相連,可謂富甲一方。是夜入睡,夢見自家門前的碾盤上臥有一黑虎。夢醒後甚為詫異,黎明即起,出庭院視察,果見家門前的碾盤上睡臥有一乞丐,此乞丐只見身長八尺,雙目如炬,且酣聲如雷。祺邦公推醒詢問,方知其青年乞丐為靖遠大蘆人,因荒災被迫背井離鄉流落於此。姓王,而無名。祺邦公見其氣宇軒昂,談吞間有凌雲壯志,又因苦水周氏世有七輩單傳八輩富漢之說,人丁尚弱,遂收為義子。起名進寶。意為苦水周氏家族新增添進來的一個寶貴財富也。此後,祺邦公供進寶學文習武,授受做人處事之方法。進寶身高體壯,有“每飯輒食升米”、“膂力過人”之記載。經過幾年之後,祺邦公送進寶從軍,跟隨靖遠將軍張勇征剿叛軍,鐵鞭橫掃處無人可敵,叛軍懼怕不敢近也。遂力克甘肅、陝西、四川、貴州等地。以功升千總,守備,遊擊,副將,西寧總兵,甘肅提督之職,並加封奮威將軍。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苦水街周氏至十一世祖周寅先公:生卒不詳。妣母生卒不詳。是為苦水街四房人氏,生二子,長子周大澤公,次子周大潤公。

大房父系十一世祖周□先公:生卒不詳。子嗣不詳。

十一世祖周□先公:生卒不詳。生三子。長周大安,次周大定,三週大霖。

周大定公生一子。周有易。十三世祖周有易公生二子。長子周文財(乳名財娃)。次子周文奎(乳名新存)。二房小大房十三世祖周文財公、周薛氏生二子一女,長子周先忠(乳名先娃,生一女一子。長女周玉蘭,次子周厚虎),次子周信忠(乳名讓無,子嗣不詳),三女周對忠(乳名對對子,遠嫁樹屏哈家咀)。※二房大房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移遷居住於安寧十里店。

二房小二房十三世祖周文奎公、周霍氏生一子,子周世忠(乳名先定兒),二房小二房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移遷居住於暖支溝(今青海省民和縣)。子嗣不詳。

三房父系十一世祖周□先公:生卒不詳。生一子周大宗,子嗣不詳。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四房大房父系十二世祖周大澤公:生卒不詳。娶轉輪寺苗家莊苗氏族人之女。生一子周有民。十二世祖周大澤公與十二世祖周苗氏妣卒後葬於苦水堡外川心下洪溝苦水街周氏祖塋。據族人口傳:川心下洪溝苦水街周氏新祖塋佔地一畝半,據說有二十多座墳頭。

四房二房父系十二世祖周大潤公:生卒不詳。生二子。長子周有□,次子周有晉。十三世祖周有□公生一子:周文海。十四世祖周文海公一生未婚娶。卒於1940年。十三世祖周有晉公,生一女,嫁於大沙溝霍氏,卒於1956年。

十三世祖周有民公,生肖:鼠。卒於民國十八年(1930)。字:泰福。為苦水堡一儒學秀才。善工書法,文采極佳,有出口成章之說,在苦水堡以穿藍衫而自居。娶妻大沙溝旱臺子繆氏家族之女為妻,年齡相懸為十八歲。周繆氏妣,生肖:龍。卒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大沙溝旱臺子繆氏家族之女。生一女三子:一女嫁往榆中甘草店不知所終。周文高(長子,早亡)周文吉(次子,亡於民國十八年的饑荒中)周文鐸(三子)。十三世祖周有民公與十三世祖周繆氏妣卒後合葬於鹹水河,有墳頭七座,墳頭均面對樹屏尖山兒(又名通海山)。即在今鹹水河莊子溝之東的吊嶺之上最北端頂,因此山脈形成兩山夾一溝的奇特地貌,以多產白綿土,宜於埋葬。故又稱為白土槽子。鹹水河祖塋北為狼耳子溝谷,南距10米有棗樹一棵為標記。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十四世祖周文鐸公,(生於民國元年(1912)臘月十五,卒於1998年1月8日)在世享年八十六歲。異名立字:寅生。少年時期因家貧中斷學業,識字不多,但熟悉民間禮儀,會唱民間小曲。十四世祖繆鍾蘭妣,(生於民國十一年(1923)臘月初三,卒於2006年12月27日農曆十月十五日)在世享年八十三歲。生四女:

長女周世蘭,生於1943年農曆八月初五,生肖:羊。嫁遷之地:苦水街南門外。父系分門:張大貴。子嗣狀況:生四子女。長女張道玲,次男張道紅,三男張道寧,四男張道江。

次女周月忠生於1951年農曆二月二十四,生肖:鼠。父系分門:苗國清。生二子:長子周厚君,次子周厚澎(苗汀)。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三女周愛忠,生於1955年農曆三月初六,生肖:羊。嫁遷之地:西固區東川鄉梁家灣村。父系分門:陳天輝。子嗣狀況:生二子女。長女陳麗如(陳娟),次男陳昶同(陳曉)。

四女周連忠(周越)。生於1964年農曆十月十九,生肖:龍。嫁遷之地:西固區河口鄉上石圈村。父系分門:張正弟。子嗣狀況:生二子女。長女張晶,次男張超。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十六世孫周厚君生於1969年11月23日,農曆十月十八。十六世孫王紅英生於1970年1月16日,農曆二月。【子嗣情狀】:生一女一子:長女周楚(周憶),次子周泊,字:興基。

十六世孫周厚澎(苗汀)生於1974年1月10日,農曆臘月十八。十六世孫李秀玲生於1977年。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據苦水周氏第十四世祖周文鐸公生前回憶說:苦水周氏一世祖周瑚公武功了得,一把朴刀,從安定一直至松山,屢立戰功。尤其在松山一帶驅逐蒙古殘餘勢力而成為傳奇人物。從一世至十三世祖,以武功世襲,以商賈富甲苦水一方,以文昌盛於員外之名。

在同治年間,回民起義蜂湧,社會動盪不安,血雨腥風,立身安命,卻成了頭等大事。不好的消息紛至迭來:蘭州的商鋪被回匪搶劫,秦王川的車馬房屋莊稼均被回匪搶走燒光。這是苦水街周氏第一大劫。

據《玫瑰天涯》調查:在清末民國初,苦水川遍川都種植罌粟這個罪惡的植物,這就叫有好嗜者引種而來,一為滿足自己的毒癮,二為從中謀取暴利而供長遠打算。苦水街周氏一杆煙槍,在青煙嫋娜下,全部家財也都有化為烏有的,也佔了絕對可能性因素。這是苦水街周氏第二大劫。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民國十八年,這一年所有自然災害包括人文災害統統來襲,使得當時的苦水和整個甘肅地區成了一年沒有任何的收成,百姓民不聊生,據說當時的年饉是三年沒有任何收成,可以說是千年不遇的一次災難。受災之地,因為飢餓,幾乎是橫屍遍野,可見當時的悽慘程度。當時的人們可以說是連樹皮都是珍貴的,更殘忍的是有些地方傳言說人們為了生存開始吃人餓死後屍體上的肉。古人說: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稱為饑年,兩料未收稱為荒年,連續三料未收稱為年饉。而民國十八年年饉是三年六料基本沒有收成。苦水街周氏遂將房產田地全部置換糧食,以度年饉。有地契文約為證:苦水街周氏將苦水周氏轅樓整體房產與苦水街成氏房屋置換對摺糧食以度年饉,達成房屋轉換文約可見一斑。這是苦水街周氏第三大劫。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在這三大劫的影響下,在同治年間的回亂至民國十八年大饑荒之間,苦水周氏的家境開始日漸衰敗起來。據苦水周氏第十四世祖周文鐸公生前傳說 :在苦水周氏家中的轅樓下挖出青蛇二條。青蛇者,家神也。這也寓示著苦水街周氏的脈相已盡,漏了財氣,按舊時迷信的說法是:敗家之兆頭也。遂有苦水街周氏族人一百多口人為求生計,各奔東西,人丁銳減,從此走向平淡。至1949年,苦水街周氏在苦水街南街僅存有苦水周氏第十四世祖周文鐸公一脈。

富不過三代。從苦水口頭相傳:苦水周氏是七輩單傳八輩富豪。一直延續到第十三世才家道中落,可見苦水街周氏在苦水堡一邑是治家有方,理財有道。這尤其以四世祖周國禮公和七世祖周祺邦公為典型代表。(苦水周員外家文化傳播系列報道之二)

由蘭州玫瑰天涯文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獨家代理宣傳報道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七輩單傳八輩富豪”的苦水周員外家的前世今生

作者苗汀:原名周厚澎,苦水周氏第十六世孫,苦水苗氏第二十四世孫,熱愛永登人文地理,業餘研究永登歷史文化。李佛文化傳習所傳承人和負責人,現任永登縣苦水紅玫瑰文化旅遊創意中心主任一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