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雙鵰原來說的是他,僅憑一己之力瓦解突厥的牛人


一箭雙鵰原來說的是他,僅憑一己之力瓦解突厥的牛人

兩晉南北朝,天下大亂,牛人輩出,北周時有個年輕人不僅聰穎通達、滿腹謀略,還武藝高強、擅長騎射。隋代周後,他深受隋文帝和隋煬帝父子重用,多次奉命出使突厥。在同突厥交往的過程中,他縱橫捭闔,運用出眾的謀略,成功分化瓦解強大的突厥汗國,為保持隋朝北境安寧、促進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貢獻。

他就是長孫晟,出自北魏赫赫有名的將門世家——長孫家族。大家對他的名字可能有點陌生,不過他有一子一女,卻是大名鼎鼎。他的兒子叫長孫無忌,唐太宗李世民的頭號心腹,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他的女兒則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德皇后,被後人譽為千古第一賢后。名氣雖然不如兒女,能力卻是絲毫不差。

一箭雙鵰原來說的是他,僅憑一己之力瓦解突厥的牛人

他十八歲時,當了個下級軍官,並沒有什麼名氣,別人也不瞭解他的才能。沒想到當時的隨國公楊堅卻注意到他,他發現長孫晟不僅武藝超群,而且才略過人,以後肯定有所作為。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突厥沙缽略可汗請求與北周通婚和親,北周宣帝宇文贇迫於其淫威,不得不同意,只好以宗室之女封為千金公主嫁給他為妻。娉娶時,北周與突厥都想炫耀本國實力,各自精選驍勇之士作為使者。於是楊堅舉薦了長孫晟,朝廷便派長孫晟作為汝南公宇文慶的副使,護送千金公主去突厥。一路跋山涉水,總算到了突厥汗庭,沙缽略可汗大擺酒宴。酒過三巡,按照突厥的習慣要比武助興,沙缽略可汗命人拿來一張硬弓,要長孫晟射百步以外的銅錢。長孫晟二話不說,將硬弓拉成彎月,一支利箭“嗖”地一聲射進了銅錢的小方孔,眾人見狀,齊聲喝彩。從此,沙缽略可汗對長孫晟非常敬重,一改以往對周朝使節的傲慢態度,送親隊伍要回國時,還執意留下長孫晟。

長孫晟留下後,經常隨同沙缽略可汗遊玩打獵。有一次外出,看見天空中有兩隻大雕在飛著爭肉吃,沙缽略可汗命人遞給長孫晟兩支箭說:“能把這兩隻大雕射下來嗎?”“一枝箭就夠了!”長孫晟邊說邊接過箭,策馬馳去,瞅準時機彎弓射箭,兩隻大雕便串在一起掉下來了。現場一片寂靜,隨後爆發一陣熱烈的歡呼,長孫晟的高超技藝令所有人心服口服,這正是成語“一箭雙鵰”的由來。沙缽略可汗大喜,讓各位突厥貴族子弟都與長孫晟親近,好好向他學習。

一箭雙鵰原來說的是他,僅憑一己之力瓦解突厥的牛人

長孫晟就這樣在突厥整整住了一年,期間他沒有一味玩樂,而是乘遊獵之機,考察突厥山川形勢、風俗人情、部眾強弱,並且熟稔於心。他還暗中與沙缽略可汗的弟弟處羅侯交好結盟,掌握很多突厥內部不和諧的情況。一年後,長孫晟回到已發生鉅變的北周,把突厥的詳細情況都彙報給當權的丞相楊堅,楊堅很高興,升他為奉車都尉。

581年,楊堅受禪登基,改元開皇,建立隋朝。沙缽略可汗因隋朝對其禮薄,藉口為千金公主的宗室復仇,準備大舉南侵。當時隋朝新立,各方局勢都不穩,隋文帝因此很害怕。長孫晟根據掌握的情況,向隋文帝指出沙缽略可汗與阿波、達頭等幾位部落可汗之間貌合神離、並不一心,針對性的提出“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戰略方針。隋文帝大喜,召來長孫晟詳細交談,並制定計劃。

這第一招就是反間計,長孫晟首先安排人拜訪達頭可汗,賜以重禮,假裝對他很敬重。達頭可汗回訪時,讓隋文帝故意將其使者安排在沙缽略可汗的使者之上,賞賜也最多。反間計很成功,沙缽略可汗與達頭可汗之間果然加重猜疑。之後,長孫晟被任命為車騎將軍,深入突厥腹地找到處羅侯。處羅侯頗有人望,故而一直遭到沙缽略可汗的忌恨排擠。長孫晟利用老交情好言相勸,成功誘使他內附朝廷。同樣的,長孫晟又派人帶上厚禮聯絡阿波可汗、突利可汗等人,連勸帶蒙,讓他們心思動搖。

第二年,突厥傾全國之力集結四十萬騎兵突入長城,分幾路攻打隋朝。兵力不足的隋軍吃了幾場敗仗,最近的突厥部隊離長安只有幾百裡。關鍵時候,隨軍出征的長孫晟得知達頭可汗因分贓不均對沙缽略可汗非常不滿,遂悄悄聯絡正在氣頭上的達頭可汗,成功勸說其中途退兵。長孫晟乘勝追擊,又說服沙缽略可汗之侄染干,讓他假告沙缽略可汗鐵勒等部謀反,沙缽略可汗害怕老營有失,只好撤兵。

一箭雙鵰原來說的是他,僅憑一己之力瓦解突厥的牛人

開皇三年,突厥捲土重來,這次準備充分的隋朝軍隊分多路反擊。長孫晟所在的一軍正好擊敗了阿波可汗部,他又使出最擅長的離間計,派人傳話給阿波可汗,說:“你跟沙缽略的實力差不多,同樣是打仗,人家天天取勝,受眾人尊敬;你卻一來就輸,為國家帶來恥辱,沙缽略肯定會把罪過怪到你頭上,伺機消滅你這一支部落,恐怕這個想法已在他心裡多時了。”阿波可汗越想越覺得有道理,長孫晟趁熱打鐵:“達頭可汗已經與我們隋國聯合,沙缽略不也拿他沒辦法。你們不如也歸附我們,正好與達頭可汗一起聯手變得強大。怎麼也好過現在為沙缽略賣命,損兵折將不說,回去還要被他羞辱吞併。”阿波可汗想想是這麼回事,便歸順了隋朝。

沙缽略可汗聽說阿波可汗投靠了隋朝,加上吃了敗仗,盛怒之下帶兵橫掃阿波可汗的部族,並殺了阿波可汗的母親。阿波可汗無家可歸,只得投奔達頭可汗,兩家並作一家。達頭可汗借兵十餘萬給阿波可汗復仇,打得沙缽略一敗再敗,勢力大減。沙缽略無奈之下向隋朝服軟,上表稱臣進貢,千金公主亦請求改姓楊,乞求當隋文帝的女兒,隋文帝同意。至此,突厥內部正式分裂,再也回不到過去的強大。

開皇四年,長孫晟再次出使突厥,改封千金公主為大義公主。沙缽略可汗奉詔時不行跪拜之禮,長孫晟勸說道:“可汗與我朝陛下都是大國天子,可汗不願跪,我也不好說什麼。但公主是陛下女兒,可汗就是大隋女婿,女婿對丈人怎能無禮了?”沙缽略可汗哈哈大笑,對著左右官員說:“應該的,我願下拜”。從此隋朝北部邊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滅陳的後顧之憂。

一箭雙鵰原來說的是他,僅憑一己之力瓦解突厥的牛人

開皇七年,沙缽略可汗去世,一番曲折後他的兒子雍虞閭繼任汗位,號都藍可汗。這都藍可汗兩面三刀,其後幾年對隋朝的態度一直搖擺不定。長孫晟於是上疏隋文帝,說都藍可汗反覆無常,是個禍患,得在突厥內部重新扶植一人牽制他。處羅侯的兒子染干(號突利可汗)力量弱小,容易控制,不如許配公主與其聯姻,令他南遷為隋國戍邊,防備都藍可汗。隋文帝欣然同意,雙方順利聯姻,突利可汗隨後率眾南遷。

都藍可汗知道後怒不可遏,總想伺機寇略隋境,每次都因突利可汗提前向隋報信而一無所獲。開皇十九年,都藍可汗聯合達頭可汗打敗突利可汗,突利可汗走投無路,在長孫晟的勸說下入隋歸降,隋文帝封其為啟民可汗。隨後長孫晟率人新築大利城給啟民可汗駐守,令其招撫突厥其它部落,並安置歸附人員。不久,都藍可汗被部下所殺,其部大亂,部眾紛紛歸附了啟民可汗。這時眾可汗中,只有達頭可汗(後自立為步迦可汗)還在頑抗,並於開皇二十年再度出兵侵隋。隋文帝調集大軍兵分兩路合擊步迦可汗,長孫晟率突厥歸附各部為前鋒,隨晉王楊廣一起出徵。就在雙方對峙不下的時候,長孫晟再獻妙計。他了解突厥人的生活習性,知道其人馬均需飲用泉水,於是派人到泉水上游投毒。突厥人、畜飲水後很多被毒死,軍心大亂,再無鬥志,遂連夜逃跑。長孫晟率部追擊,斬殺千餘人,俘百餘口,牲畜數千頭。步迦可汗被迫逃往吐谷渾不知所終,餘眾盡歸啟民可汗。

一箭雙鵰原來說的是他,僅憑一己之力瓦解突厥的牛人

有個投降的突厥官員曾這樣評價過長孫晟,“突厥之內,大畏長孫總管,聞其弓聲,謂為霹靂,見其走馬,稱為閃電。”是啊,僅憑出眾的謀略和三寸之舌就將強大的突厥分化瓦解,從隋朝的大患變成附庸,取得的戰果勝過漢朝衛、霍的百萬之師。擁有這樣的無雙國士是百姓之幸、社稷之幸、君王之幸,可惜沒人能長生不死,大業五年,長孫晟永遠閉上了雙眼,時年五十八。

大業十一年,喜歡折騰的隋煬帝又出塞北巡,沒曾想在雁門被突厥始畢可汗(啟民可汗之子)圍困,危急之下,慨嘆道:“要是長孫晟還在世的話,朕也不至於被突厥逼到如此地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