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如何高效培養孩子?3個技巧教你培養孩子受益的性格與習慣

文|瑪嗒嗒

和善與堅定並行。——簡·尼爾森

《正面管教》由2009年京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美國)尼爾森書中講述的主要就是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

沒有哪個父母不為了孩子而竭盡全力,但最美好的願望卻不一定給孩子帶來最好的結果。

多年來,《正面管教》已經成為了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正面管教》的書籍被翻譯成16種語言,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在美國之外的國家銷量超過200萬冊。

不懂如何高效培養孩子?3個技巧教你培養孩子受益的性格與習慣

《正面管教》理念的最初創始人,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值得一提的是,阿德勒是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的學生,而德雷克斯又是阿德勒的學生。

本書提到的兩個核心詞就是“和善”和“堅定”,它們是本書的核心,也是一種或真正有效的教育方法。

下面我們就直接進入主題,具體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告訴你:

《正面管教》能給我們提供什麼樣的幫助、如何真正瞭解孩子以及自己,並通過哪些實用的技巧來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

第一、如何通過正面管教來了解孩子,瞭解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原因

大多數的人的教育理念是:棍棒教育。但你在教育孩子之前,你真的懂孩子了嗎?

不懂如何高效培養孩子?3個技巧教你培養孩子受益的性格與習慣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孩子的4種不良行為——

1、缺乏知識與意識的行為

比如孩子喜歡爬窗戶,但ta根本不知道爬窗戶這件事情的危險性。

所以我們要不斷跟孩子解釋並強化,這種行為背後的危險性,並確保孩子能夠聽得懂。

2、缺乏某種有效技能的行為

比如,孩子喜歡小朋友某個玩具,就直接去搶了。

缺乏有效的社交技能,以及表達情緒的合理方法。這並不是別人口中說的“壞孩子”,他只是不懂得如何與別人相處及表達自己的情緒。

3、發展適應性行為

比如孩子在一歲左右喜歡撕紙巾,這是孩子的階段性需求。

作為家長就儘管給孩子準備足夠的紙巾或者一些沒有用的紙,讓ta一次性撕夠。這就根本不是問題了。

4、孩子因失望和沮喪產生的表現,不良行為是孩子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方式之一

每個人的行為都是有目的的,家長要學會對孩子表達“共情”能力。可以跟孩子共同商量,並給ta提供有限的選擇。

比如孩子非要看電視不願意寫作業,你可以給孩子兩個選擇:要麼現在做作業,做完之後可以吃零食;要麼看15分鐘的電視再做作業,但是就不能吃零食。

這樣孩子就從破壞性使用權利轉變為建設性的使用權利,並要為自己的選擇所負責。

不懂如何高效培養孩子?3個技巧教你培養孩子受益的性格與習慣

那麼家長該怎麼通過孩子的行為去正確解碼呢?

每個人都想得到關注,孩子想過度關注的時候不會表達,就會用自己“搗亂”的方式去吸引你的關注。比如你在打電話或者用電腦,ta會爬過來各種對你干擾,那麼你就可以這麼做:

①、給孩子安排任務:比如你在打電話或用電腦的時候,就給孩子巧妙安排一個計時的任務。當然,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稍大些的孩子,起碼ta能明白你要說的是什麼。

②、全神貫注陪伴孩子:蓄滿孩子的能量杯。

③、傳遞孩子正確的錯誤觀:當孩子受傷了,家長要做的是先理解ta的感受,表示理解,並教會孩子要主動承擔錯誤。

④、孩子會有自暴自棄的行為:孩子也會有畏難情緒,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孩子的任務分成幾個細小的步驟,對ta每一個細小的進步都要給予鼓勵和幫助。

長期以來,孩子就會越來越有安全感,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能力,也越來越自信。

不懂如何高效培養孩子?3個技巧教你培養孩子受益的性格與習慣

第二、正面管教如何幫助家長了解自己

我們通過上面瞭解了孩子有不同的錯誤,那麼家長呢。他們也是有相對應的錯誤表現,比如:

1、安逸型父母

這類父母一般沒有壓力,比較隨和,他們不會特別要求孩子去做什麼事情。像我們常說的,佛系父母。

求而不得,並不是說我們希望生活變好,現實就會真的跟我們期待中契合。反之,就會讓大人和孩子都陷入緊張的氣氛當中。

2、控制型父母

害怕面對批評和羞辱,優點是有較強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父母會要求孩子該怎麼怎麼做,不該做什麼,不許孩子頂嘴等等。孩子不僅會不斷反抗媽媽更會跟父母進行抗爭到底。

3、取悅型父母

這類父母會考慮孩子的需求,對孩子非常友善。取悅型的缺點就是:容易心生怨恨,被討好的那一方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

4、力爭優秀型父母

就是完美父母,不管自己做什麼都希望做到最好。但是人無完人,這些父母不僅要求自己,也會要求孩子做到完美化,不喜歡無價值無意義的狀態。但是孩子也因為達不到父母既定的希望,對自己自暴自棄,為努力做一個痛苦的完美主義者而苦惱。

你看,不管是哪種父母,都是各有利弊。那麼《正面管教》它是怎麼教會我們正確的去應對呢?

不懂如何高效培養孩子?3個技巧教你培養孩子受益的性格與習慣

第三、正面管教的實用技巧

1、處理情緒——積極暫停。

比如孩子不小心無意識做錯事了,父母就會在第一時間就懲罰孩子,讓ta面壁思過等。

小的時候我們被老師懲罰,我們那一刻只希望趕緊過去,不會真的去反思這件事的本身。

而積極暫停其實目的就是:讓我們快速冷靜下來,給自己和孩子一個短暫的間歇機會。給一個你們共同知道的空間命名,比如“快樂驛站”。

等彼此心情緩和的時候,再去處理問題。

使用方法:當你的孩子出現難對付的行為,我們可以問問孩子:你願意去“快樂驛站”嗎?或者是,你願意讓我跟你一起去嗎?

暫停的好處就是:幫助我們先處理好情緒,再處理問題。

2、反射式傾聽——“聽”比“說”更重要。

家長們反而都是反過來操作的,比如見過好多父母在跟孩子爭執的時候,孩子說的最多的就是:“我不聽”。

當孩子表達強烈不滿情緒的時候,家長可以試著說個小技巧:

“這件事讓你有什麼感覺?為什麼對你那麼重要?我經常那麼做嗎?還有什麼讓你感到煩惱呢?你能具體舉個例子嗎?”

讓孩子知道,你是尊重ta的,ta是一個獨立的自由人。

不懂如何高效培養孩子?3個技巧教你培養孩子受益的性格與習慣

3、啟發式提問——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如果對孩子進行單純的說教,反而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性。所以聰明的寶媽們會懂得跟孩子去交流:比如,“剛剛發生了什麼,能告訴媽媽你的想法嗎?”

比如,天冷了,看到有些奶奶直接給孩子穿衣服,那麼看了這本書的媽媽們就知道,會跟孩子溝通,“我們怎麼穿著才會讓自己更加保暖呢?”

通過這種啟發式的提問,能大大幫助孩子發展思考判斷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見過好多奶奶帶的孩子,孩子快三歲了,還是不會用碗筷獨自吃飯。有次,我就無意中問了下原因,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孩子的奶奶義憤填膺地說,“孩子這麼小,等她吃完飯飯早就冷掉了,還浪費一堆食物吃不到嘴”。

你看看,這就是為什麼好多媽媽都不讓奶奶帶孩子的原因。

有些事情是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而爺爺奶奶們一直弘揚著“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這種觀念,致使好多孩子成了“公子病,公主病”。

不懂如何高效培養孩子?3個技巧教你培養孩子受益的性格與習慣

做什麼都嬌滴滴,受不了一點點刺激,就是爺爺奶奶把孩子“保護”得太好了,什麼都不讓孩子去思考,去鍛鍊,去犯錯。

這才是對孩子最深的傷害啊。

最後說的是:

育兒也育己。

不管父母有多忙,一定要利用好固定的時間去好好陪伴孩子,即使表達出對孩子的愛。想起了一本書《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一句理解,一個擁抱,一個親吻都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最好的愛。

我們每個人,不必是最完美父母和孩子,《正面管教》給我們很多教育孩子中最實操的辦法,可以讓父母不必對孩子大吼大叫,也能給彼此一個相愛、尊重的空間。

今日話題:對號入座,你們是哪種父母呢?歡迎分享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