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學習狀態,該怎麼做?

同學求助:我是大一新生,卻正遇上疫情,沒法正常開學。學校組織開了網課,手機上下載了八九個APP,一會兒在這兒聽這門課,一會兒在那兒聽那門課,總之整天都在忙,可學習效果卻很不好,跟高三時候簡直沒法比。還有,原本高考之前就計劃好要健身、要看書、要減肥,可都持續了沒兩週就放棄了。我很想改變自己當下的狀態,該怎麼做?

答案顯而易見啊,還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兩個字:改變。可惜的是,表面上看來“改變”這兩個字隨便哪個人都知道,可真正意識到“改變”這兩個字背後所潛藏能量之巨大的人只佔十之一二,能懂得“改變”所潛藏巨大能量並在日常生活點點滴滴處長期且重複“堅持”下去的,在這十之一二里也只佔十之一二——為什麼全世界最頂尖的財富能量或知識能量只被20%的人所佔有?改變源自堅持,堅持才得改變!而這,就是答案。

大一新生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學習狀態,該怎麼做?

1、“改變”是怎麼發生的?改變源自堅持:內心的期待從萌芽到爆發

有一個女孩兒,十三歲。女孩兒有個弟弟,四歲。女孩兒每每與女伴們玩各種烹飪遊戲時候,小弟弟都會眼巴巴地在旁邊看。女孩兒每每不忍,便把手頭的各式廚具讓給小弟弟玩兒,小弟弟明亮大眼睛裡頭的光芒愈加灼灼,卻終究只是搖頭,堅決不肯參與進來。如此反覆久,女孩兒忍不住好奇,跟小弟弟追問緣由。卻原來,小弟弟是嫌那些個玩具太過鮮豔,有礙男孩子形象。女孩兒先是大笑,笑夠了回頭看滿地炊具,各種材質各種造型各種名目,卻無一例外都是極女性化的顏色,嫩嫩的粉色,軟軟的紫色,亮亮的橙色……女孩兒望著小弟弟滿眼睛的黯淡裡頭那簇星星一樣的光芒,暗暗下定一個決心。

女孩兒想到做到,女孩兒把弟弟的心聲和她自己的希望一起錄下來,上傳到一個公眾願望平臺。女孩兒說,弟弟很想要一款男孩子專用的簡易烤箱,弟弟很想長大了當個頂頂好的廚師,所以她希望玩具公司能設計些與弟弟一樣喜歡烹飪的男孩子廚具玩具——她成功了,她和弟弟如願以償。全球最知名的玩具公司於第一時間設計了中性系列、男性系列廚具玩具,並邀請她和弟弟去參觀。

後來,女孩兒把這個故事講給了許多人聽,身邊熟悉的人們,同城陌生的人們,世界各國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們;女孩兒也從小區公眾小平臺走向同城廣播電視臺,再走向全國和世界性演講舞臺。女孩子兒以弟弟的玩具廚具為例,以自己的經歷為例,女孩兒的故事主題只有一個,叫做改變。

策略:“改變”是怎麼發生的呢?改變是一個人內心淺淺的那一點點期待從萌芽到爆發的過程,改變源自於堅持。從最容易的事情或最微小的目標開始長期且重複的去做,才能夠促使內心深處那一點點淺淺期待一點點明確,從量變而至質變,實現初級階段的大爆發;而每一個階段的爆發都會更進一步強化這些“很容易的事情或最微小的目標”,這個正向強化的過程,就叫做堅持。

大一新生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學習狀態,該怎麼做?

2、“堅持”是怎麼做到的?堅持才得改變:日常的行動從微量到爆發

有一個如同菜場大媽一樣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沙特阿拉伯婦女,她成了全世界絕大多數人民心目中的女英雄,她卻是她所在城市和種族的敗類、背叛者、被監禁者。如此懸殊結局的事件起因不是什麼驚天動地了不得的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開車。

沙特有太多常人思維意識形態之外的規矩,比如一個男人可以合法娶4個老婆、女人出門要戴面紗、女人不能開車讀書等等;沙特也是全世界唯一一禁止婦女開車的國家,他們說那不是歧視是愛護。其中婦女不允許開車這樁,雖然法律與教義中都無明確規定,但傳統習俗卻有著比法律與教義更不可侵犯的神聖。三十年前曾有過一個婦女試圖衝破此禁忌,但卻以被監禁而告終。三十年後的今天,一個普普通通的沙特女子為了爭取這項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權利兩次身陷囹圄,為其提供車輛的兄長全家被迫逃亡他國——無數的謾罵指責與威逼利誘,她堅持下來了。她的堅持獲得的不只是萬萬千千女性同胞能夠被允許開車的權利,她的堅持改變的還有她自己以及數以萬計女性同胞的命運。

策略:“堅持”是怎麼做到的?堅持是一個人日常小行動從微量到爆發的過程,堅持才能迎來改變。 堅持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只有四個字:微量思維。比如想讀書、想減肥、想改變當下學習狀態,那就從最簡單、最容易的事情開始,並老老實實將這種“最簡單、最容易”的小行動一直做下去;當這個小行動成為自己日常生活中如同吃飯喝水那樣自然而然的行為時,再在此基礎上設置一個只加一兩分難度的、能輕而易舉實現的小行動或小目標,然後循環往復,簡單事、重複做——所謂堅持,如此而已。

大一新生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學習狀態,該怎麼做?

3、改變自己的關鍵是什麼:不在於瞬間爆發,而在於中途的小行動

“人生就像馬拉松,沒有誰因為在起點快就能得冠軍,獲勝的關鍵不在於瞬間爆發,而是在於中途的堅持。”有句老話兒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難易,年輕時候總覺得這話極不靠譜,總覺得改變是再容易不過的事兒了——改朝換代變卻江山不易,改變自個有什麼難?

到得如今,流年遷變,世事經見,驀然回首才發現,不論那些個一經煽乎就豪情萬丈的,無需煽乎亦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或者四平八穩默默前行的,之於“改變”一途,都是蜀道般難,難於上青天。周遭諸人及自己大多依舊在自身劣根性所侷限所圈定的困局裡繞圈圈。有個別覺知明悟了的苦苦求索卻依舊困窘其中不能除根務盡得涅盤,有大多數數年如一日依舊重複著最初的錯誤而不自知。就如同我,年輕時候被社會流行風煽動並深度捲入,最暢銷書榜全是勵志型兒的,社會普遍關注度最高的除了當紅明星再就是勵志大師,或作書或演講口若懸河激情勝火,年輕的血液剎那沸騰,剎那自信心無限爆棚,深覺是天生棟樑有改天換地之能——左不過就是“改變”倆字,有什麼難的?

至此時候,默默回望,多少荒唐。長了腦袋卻淪作裝飾,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自個都沒個準兒沒個譜兒,完全依賴於社會流行風或者二下旁人的瞎煽乎,連自知都不能啊,還妄想什麼改變自己?改天換地?從每一天全神貫注讀兩頁書、每一天準確到位做兩個俯臥撐開始,學習狀態、生活狀態乃至生命狀態的終究改變,指日可待。

策略:改變自己的關鍵是什麼?改變自己能夠成功的關鍵不在於瞬間爆發,而在於中途的小行動。所謂“改變”,其精髓無非兩點:一曰知而後行,一曰行之堅持。正如同一隻蝴蝶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漫不經心拍動幾下翅膀就有可能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一場災難性風暴一樣。女孩兒為自己心裡頭一個小小的念頭而行而堅持,女孩兒的弟弟以及與其弟弟一樣數以萬計的男孩子便有了獨屬於自己的炊具玩具,那些玩具又何嘗不是其未來生活的教具、是其命運走向的羅盤?一個普普遍遍家庭婦女基於開車需求而付出的努力與堅持,直接受益的豈止是她自己和與她一樣被桎梏的女性同胞,還有沙特阿拉伯整個民族與國家,還有間接受益的族群,比如我這樣被其故事所打動、所激勵的無種族無疆域散佈於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普通人。

大一新生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學習狀態,該怎麼做?

小結:每天改變一點點,如我如你這樣平凡的生命又該迎來何等的花開與江山?

改變,其內裡蘊藏著多麼恐怖的力量與能量啊,一個小小的生命個體發自深心且堅持到底的那一點點小小改變,竟是能引起個人命運、族群命運乃至整個人類命運之改變!如若,如題主如你如我這樣的普通人能夠持續經年每天改變一點點,多年以後再回眸來看,這平凡的生命又該迎來何等的花開與江山?


祁雲:擅散文,善評論。專注於家庭教育、寫作輔導、大語文教學探索及傳統經典閱讀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