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航:他是2019年度優秀青年醫師,現在武漢抗疫一線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2019年度優秀青年醫師獎揭曉,六位年輕的醫生各有特色,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發揮著光和熱,點亮了自己,也溫暖了別人。


今天我們向您介紹的優秀青年醫師是:楊航

三院新星 | 楊航:他是2019年度優秀青年醫師,現在武漢抗疫一線


2011年入職北醫三院



專業方向:成人冠心病、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療

他參加心血管外科手術近2000臺,多次參與疑難危重病例的診治和開展臨床新技術,同時積極參加科研和教學工作,曾獲得2017年北京大學優秀教師獎。


2020年2月7日,隨北醫三院第三批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赴湖北武漢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救治工作。

最喜歡的一句話

三院新星 | 楊航:他是2019年度優秀青年醫師,現在武漢抗疫一線

三院新星 | 楊航:他是2019年度優秀青年醫師,現在武漢抗疫一線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在從醫道路上,面對紛繁複雜的疾病,面對患者生命的託付,唯有不斷努力、不斷進取,才能造福更多病患,挽救更多生命。

成長經歷中最難忘的事

2020年1月,武漢及周邊城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告急,面對肆虐的疫情,作為一名臨床一線醫務工作者,我主動請戰,跟隨北醫三院第三批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奔赴武漢。

三院新星 | 楊航:他是2019年度優秀青年醫師,現在武漢抗疫一線

疫情發生前,我從未到過武漢,對這座城市的印象僅僅停留在爛漫的櫻花和美味的鴨脖。但當我走下飛機,來到這座城市的時候,我看到的是全副武裝的安檢人員,是空無一人的街道,是路面上一道道的關卡,是街邊一排排拉下閘門的店鋪,還有瀰漫在空氣中的消毒水味和馬路上呼嘯而過的救護車,這些都在告訴著我,這座城市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考驗。


到達住地以後,當地政府和人民,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企業給了我們莫大的幫助,在生活方面得到了全力保障,這些情誼中飽含著感謝與期待,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肩上的責任重大。

三院新星 | 楊航:他是2019年度優秀青年醫師,現在武漢抗疫一線

在喬傑院長、沈寧副院長、葛慶崗隊長、袁曉寧書記的帶領下,我們與第一、二批隊員一起,開始獨立接管病房工作,承擔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呼吸系統疾病並非我的專長,然而困難必須要克服,我不斷向更有經驗的隊員請教,學習ARDS(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病理生理特點,學習激素等藥物的使用方法,學習無創呼吸機的參數設定,並義無反顧的衝上了戰疫前線。

三院新星 | 楊航:他是2019年度優秀青年醫師,現在武漢抗疫一線

調整呼吸機參數

三院新星 | 楊航:他是2019年度優秀青年醫師,現在武漢抗疫一線

為新冠肺炎患者留置中心靜脈

73歲的熊爺爺和74歲的蔣奶奶是一對老伴,嗓門都很大,常常操著一口湖北話在病房裡嘮嗑。蔣奶奶脾氣大,熊爺爺總是讓著她,但仍能看出他一臉的無奈和疼愛。治療2周後,兩位老人核酸轉陰,CT見好轉。出院那天,熊爺爺高興得像個孩子,用嘶啞的聲音不斷重複著湖北口音的:nia qi kui(謝謝!)


隔壁房間88歲的趙奶奶卻沒有這麼幸運,氧合情況持續惡化,考慮到年齡和合並症,家人艱難商量決定不為老奶奶進行進一步氣管插管支持,很快老人就與世長辭了。


同樣的故事在武漢的每一家醫院重複著,武漢人民一邊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一邊服從指揮部安排井然有序的進行隔離、核酸檢測、複查CT、轉院等流程,他們由於封城所做出的巨大犧牲,為全國其他地區的防疫工作爭取到了寶貴的窗口期。


鍾南山院士說:“武漢本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從1911年辛亥革命第一槍,到1938年中日武漢大會戰,再到建國後多次的抗洪搶險,武漢人民的英雄事蹟數不勝數。同樣,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我也感受到了黨的領導在疫情防控中彰顯的強大力量,感受到了身邊黨員衝鋒在前的先鋒模範作用,而我也極為榮幸的在抗疫一線,在這座英雄的城市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三院新星 | 楊航:他是2019年度優秀青年醫師,現在武漢抗疫一線

時值三月,櫻花盛開。站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心中所願,是用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教會我的知識,用從前輩們身上學到的精神,服務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文 | 北醫三院國家援鄂醫療隊、心臟外科 楊航

圖 | 北醫三院國家援鄂醫療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