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香港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東側,是我國優良的港口,以出口香料而得名。香港特區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地區和周圍230多個島嶼,共有陸地面積110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達到1648平方公里。鴉片戰爭後,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隨後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獲取九龍半島和新界地區。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150餘年,1997年,中英雙方經過談判,香港正式迴歸祖國,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二戰結束後,香港經濟高速發展,經濟發展成果令世人矚目,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本文主要探析香港戰後經濟發展的原因。
1. 戰後香港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軍攻佔,大批市民逃離香港,經濟損失十分嚴重。二戰結束後,香港當時千瘡百孔,工廠幾乎全部停工,工人失業現象嚴重,房屋被毀兩萬多間,17萬人無家可歸。當時的香港當局採取放鬆信貸等措施,使一大批工廠得以復工,基礎公共設施得以重建。
二戰結束後,中國內地在進行激烈的解放戰爭,而香港此時是非常安定的,內地大量資金、技術和勞動力流入香港,據估計,僅上海一地流入的資金就有幾十億港元,這些流入的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為香港經濟的恢復注入了活力。戰後初期,香港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地位,恢復和發展傳統的轉口貿易。在沒有強大貿易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香港的轉口貿易蓬勃發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轉口貿易的規模進一步擴大。1947年—1951年,轉口貿易額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35%,僅1949年和1950年兩年,香港和大陸的貿易額就分別上升了66%和71%。到1950年,轉口貿易額佔全部出口額的89%,香港經濟已全面恢復並超越了戰前水平。
但是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給香港傳統的轉口貿易帶來了沉重的打擊,1950年—1951年,美英兩國及聯合國對中國先後實行了封鎖禁運政策,受到禁令影響,香港與大陸的貿易額急劇減少,1952年,香港和大陸的貿易額下跌至5.2億港元,僅為上年的三分之一,到1955年,貿易額下降到1.82億港元。由於與大陸的貿易額急劇下降,香港的工商、金融、保險、航運等各個行業全面衰退,香港工商企業大量倒閉。僅1952年一年,倒閉工廠就達到200餘家,失業率也高達30%以上。
2 .經濟的迅速發展
香港政府面對這種情況,及時轉變了發展思路,在不放棄傳統的轉口貿易的前提下,開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1950年,香港的紡織企業已經超過500家,工人數量為2.5萬名。從50年代初開始,棉紡織業開始加速發展,紡織企業和僱傭人數分別增長3倍和2倍,分別達到1500家和10多萬人,其中僅製衣廠就有689家,工人人數達到4.2萬人。紡織產品在香港製造業出口中佔到了52.9%。紡織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其他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如塑膠、製鞋、玩具、手錶、電燈等產業。到1959年,製造業產品在香港出口產品中的比重從1947年的10%提高至70%。
20世紀60年代初,香港抓住西方國家產業轉移的機遇,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60到70年代,服裝等傳統行業進一步發展,紡織廠由1961年的776家增長至1981年的4985家;製衣廠由同期的730家增長至9266家,進入70年代,香港成為亞洲地區最大的“服裝加工廠”。1979年成衣出口值達到201億港元。
此外從60年代開始,塑膠、電子、鐘錶等產業也開始迅速發展。塑膠工廠數和工人數由1961年的768家和2.6萬人發展到1981年的5055家和8.9萬人。塑膠產品主要為家庭用品、現代傢俱用品和玩具,其中玩具在1979年的出口值達到51.56億港元,佔塑膠產品出口值的85%,從1972年起,香港玩具出口值超過日本,位居世界首位。香港的電子廠由1960年的3家發展到1979年的1075家,就業人數達到9萬餘人,出口產值達到65.82億港元。電子產品的種類非常多,從60年代生產的半導體收音機到70年代生產的電子計算機、電腦記憶系統、電腦玩具、電子遊戲機等一應俱全,並且佔領了美國和西歐市場。70年代製表業也獲得高速發展,1978年香港生產的手錶出口量高達4938.3萬隻,出口數量超過日本,躍居世界首位。四大支柱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金融業、房地產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的發展。1961年到1976年,香港的生產總值年增長率達到9%,名列世界前茅。
3. 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多元化
從70年代末以來,經濟危機的重現、世界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和亞洲其他國家的競爭嚴重打擊了香港的對外貿易,也使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衝擊。面對這種狀況,香港政府開始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多元化進程。
香港除了繼續保持四大支柱產業的優勢地位外,還發展如化工、食品、木材、機械、印刷等行業。80年代大陸開始改革開放,香港充分利用這一機遇,將大量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到了大陸,同時對服裝產業進行更新設備、改進技術,大力提高附加值。同時進一步發展電子、電腦、精密儀器、攝影器材、大型集成電路等技術密集型產業,進行產業的升級換代。
在發展製造業的同時,香港還著力發展金融業、房地產業、旅遊業,並使它們成為新的支柱產業。由於香港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都需要大量資金。香港政府及時放開了金融管制,再加上香港法制比較健全,政局也十分穩定,對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銀行都十分具有吸引力,進入80年代以來,各國銀行爭相在港設立分支機構,香港的金融業得到長足發展。香港作為一個自由港,進出口商品可以免稅或者低稅,因此被稱為“購物天堂”,香港政府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遊客人數從1961年的22萬人次增加到1994年的924萬人次,旅遊收入也達到了660億港元,而旅遊業的發展也帶動了交通、電訊、娛樂業、酒店業等服務業的發展。
4. 蓑翁說
香港的經濟發展與新加坡類似,都是以轉口貿易起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受到經濟危機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時,及時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穩定的政局和健全的法制環境保障了經濟的持續發展 。香港的經濟發展也為祖國大陸經濟的騰飛做出了重大貢獻,香港的投資一直是大陸外資的重要來源之一,是大陸接受國際投資的重要窗口。
參考文獻:
1. 黃書民:《戰後香港經濟探析》
2. 方柏華:《戰後香港經濟的發展及其決定因素》
3. 張脈強:《戰後香港經濟發展的軌跡及因素探析》
本文由江南蓑翁團隊創作,版權歸江南蓑翁團隊所有,如有抄襲等侵權行為,本賬號保留訴諸法律權利。
閱讀更多 江南蓑翁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