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一)——【好书分享】

《苏东坡传》(一)——【好书分享】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苏东坡的诗词人生——好书推荐《苏东坡传》之梅州成长&京都赶考

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释然一笑,他是一个文化全才,深厚、广博、诙谐,有着乐观豁达、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不管是历史感怀、自然感叹、人生感悟,到他笔下都有了一种美好有趣的诚实。我们通过他的人生和诗词来管中窥豹,感受一下苏东坡鲜活乐天的灵魂。

梅州成长

《苏东坡传》(一)——【好书分享】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字子由,父子三人占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之地。苏轼出生及少年都在四川眉山。那时祖父还健在,祖父没读过书,酒量极大,慷慨大方。时常优哉游哉,携酒一樽席地而坐,饮酒谈笑以遣时光。

苏东坡继承了祖父的酒趣-好喝酒,但是酒量就差多了,好称自己是天下最爱喝酒的人,可又是天下酒量最差的,但是最是喜好和朋友一块喝酒。苏东坡的酒量估计也就一瓶低度酒(啤酒)的量。他喝上两口就已经“半酣”,然后拿着空杯子看着客人喝。

《苏东坡传》(一)——【好书分享】

东坡有诗云:“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他有一段自叙:“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引,则予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可以看出苏轼与酒的缘分和喜爱。

东坡八岁到十岁之间,父亲赶考落第,再江淮一带游历,母亲在家管教孩子。这段期间内发生的一件事,在《宋史·苏轼传》与苏辙为他哥哥写的墓志铭里都有记载。母亲那时教苏轼两兄弟《后汉书》,读到《范滂传》,说的一个勇敢反抗阉宦暴政的青年,小苏轼问母亲是否愿意他长大成为范滂这样的人,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父亲苏洵禀赋颖异、气质严谨,为大家熟悉的是苏老泉二十七岁才发奋读书的故事。由于科考不中,苏洵在家教授两个儿子经史古籍,史书为政之法,国家盛衰隆替之道。他父亲一向坚持文章的淳朴风格,让后来进京赶考的苏轼、苏辙兄弟大受裨益,礼部尚书兼主试欧阳修发动一场改革文风运动,不录取卖弄辞藻、空洞无实的华丽文章,两兄弟朴实的文风恰如一股春风。

《苏东坡传》(一)——【好书分享】

当时只要有名臣推介,朝廷可以任命官职。苏洵屡试不中,已经有了考试恐惧症,便拜访大官张方平写了封推荐信给文坛泰斗欧阳修,怀揣书信,父子三人便赴京应试,穿剑阁,越秦岭,历时二个多月。进京前,苏东坡十八岁,娶了十五岁的王弗。

京都赶考

在仁宗嘉祐元年,三苏到了汴梁城,就是东京。当时宋朝共有四个都城,河南开封为首,称为东京。洛阳称为西京,用以扼制潼关西北的西夏、吐蕃。商丘是为南京。在河北南部的大名府建立了北京,遏制北方辽国的南侵。

《苏东坡传》(一)——【好书分享】

在这次殿试中,苏轼考试名列第二,据说是因为欧阳修误会这篇《刑赏忠厚论》是其好友曾巩所书,为避嫌列为第二卷,其弟苏辙取为十三名,均名列前茅,进士及第。苏轼文章论的是为政的宽与简,也是他一生的政治哲学。

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赏识爱重之心,通过《与梅圣俞书信》中的这几句话体现无疑:“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地也!”。

《苏东坡传》(一)——【好书分享】

考试文章中引用的典故引发一段趣事,苏东坡在文中杜撰了一段尧与皋陶的对话:“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表达贤君在罚罪之时应有哀怜宽恕之心,以免无辜受戮的观点。而考官梅圣俞并没有读到这段典故,以为是自己不识典籍,考试过后问苏东坡出处。苏东坡回答他杜撰的,又说:“以帝王尧之圣德,这段对话是意料中的事啦。”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