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記潤博醫院的醫護日常,在平凡中創造感動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捲全國,人民的健康遭受著空前的威脅。潤博醫院在這場疫情中,堅定地守護著一方平安。今天我們來說說潤博醫院住院部的醫護日常,在這裡,每天都會發生一些平凡的小事,但卻感動著每一個人。

【“我好多了,可以上班”】

「感人」記潤博醫院的醫護日常,在平凡中創造感動

王華清向護士長申請繼續上班

執業護士王華清感冒略好點,立刻投入一線工作,正巧輪著她上大夜班,但她毫無怨言。

在護士長眼裡,王華清不僅是一個積極主動、吃苦耐勞的好同事,更是一個業務能力過硬、每次考核都能拿高分的好幫手。

在同事眼中,王華清對護理工作有著高度的責任心,輕病從不下一線,為人踏踏實實,從不抱怨。

連鄒院長都被她感動,為潤博有這樣的好護士而驕傲。

「感人」記潤博醫院的醫護日常,在平凡中創造感動

執業護士王華清在病房為危重病人吸痰

【加班是常事】

「感人」記潤博醫院的醫護日常,在平凡中創造感動

護士MM們在加班中

春節過後大部分交通依然處於管制狀態,很多醫護人員無法按時復工,住院部醫護團隊只有7人,而住院病人最多的時候有六七十人。除了日常打針,換藥,翻身,褥瘡護理,換尿管,留置針護理,吸痰,吸氧,核對並執行醫囑,準備第二天注射及口服的藥,還要訂餐,打飯,發飯,書寫病歷,跟車轉運病人,新冠病毒採樣、送樣檢測等等。

每個人每天都加班到很晚,這其中的辛苦,若非親歷自然是無法體會的。但我們的天使們,一直盡職盡責,以愛心.誠心.細心.用心服務著每一位病人,迎得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我們的讚美牆不斷被貼上新的留言標籤,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潤博醫院的信賴與肯定。

「感人」記潤博醫院的醫護日常,在平凡中創造感動

【“生死營救”跑贏死神】

「感人」記潤博醫院的醫護日常,在平凡中創造感動

搶救小組為危重病人除顫

* 高齡慢性腎病5期患者突發嘔吐褐色胃內容物,隨即呼吸急促,呼之不應。搶救小組立即予以吸出口腔內嘔吐物及分泌物、心電監護、吸氧,並予以靜脈推注和滴注,複查各項體徵,持續密切監測心率、呼吸、血壓、和血氧飽和度。在住院部何主任的帶領下,搶救小組所有成員緊密配合,歷時半小時搶救,患者生命體徵逐漸恢復平穩,呼之能應,予以留置胃管鼻飼用。

* 腦梗死後遺症患者陳女士心電監護突然報警,顯示心率182次/分,呼吸21次/分,住院部立即啟動搶救小組預案,靜脈推注及滴注;並以手法壓迫眼球,興奮迷走神經。同時密切監測患者心率,觀察病情變化。十多分鐘後,聽診患者心率恢復相對穩定,可聞及早搏。

「感人」記潤博醫院的醫護日常,在平凡中創造感動

搶救小組密切監測病人體徵

低血糖及病情容易反覆的患者經常會臨時突發狀況,像這樣的搶救工作幾乎每天都會上演,不論白天還是有黑夜,住院部全體成員無數次竭盡全力從死神手上搶人。

【翻身是個體力活】

「感人」記潤博醫院的醫護日常,在平凡中創造感動

護士正在給病人翻身

住院部的病人很多是長期臥床的重症患者,缺乏自主行動能力,每天都需要定時翻身護理,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防止壓瘡。護士MM們雖然身材嬌小,但倆倆配合,協助患者翻身的技巧也是非常的嫻熟。不過,給這麼多患者翻身,全程下來也是一項非常累人的體力活。護士胡敏、王華清、羅冬萍、程燕麗等從來不抱怨,而是用她們的微笑溫暖著每一位患者。

「感人」記潤博醫院的醫護日常,在平凡中創造感動

護士正在給病人翻身

【細緻貼心,醫者仁心】

「感人」記潤博醫院的醫護日常,在平凡中創造感動

葉女士因車禍導致掌骨骨折及多處開放性傷口而入我院治療,術中順利,術後安返病房。當夜,值班醫生查房時,得知患者老公還要連夜上晚班,遂勸說他:“今晚是患者比較虛弱且心理也非常脆弱的時期,雖然我們這24小時都有護士在,但病人肯定更希望能有你在這裡陪護。”家屬聽從建議,馬上給領導請了假,在醫院專心陪護著妻子。

手術後第四天,葉女士精神狀態趨好,早上測量體重時發現瘦了四斤,可把她樂壞了;下午去換藥時,複稱了下體重,發現沒變,很是失落。換完藥後,值班醫生又帶她前往體檢科複稱體重,她很開心,被潤博醫院的醫護團隊如此細緻貼心的舉動感動不已。到第七天辦理出院時,親自感謝鄒院長及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

「感人」記潤博醫院的醫護日常,在平凡中創造感動

患者葉女士正在測體重

後記:在春節前夕,疫情開始暴發之際,鄒院長果斷退掉已經訂好的回家車票,和留值人員一起堅守在臨床一線。直到現在,她還每天早上親自查房,晚上總是忙到很晚才下班。

正是在她的帶領下,潤博醫院的每個人都活得像個戰士!王華清是優秀的醫護團隊裡的一員,還有無數個王華清每天奮戰在自己的崗位上。上述簡單的日常,是她的故事,也是她們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