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宏顺:旺溪瀑布(游记)


邓宏顺:旺溪瀑布(游记)


流过隆回县小沙江镇旺溪村的这条河叫西洋江,世之稀有的旺溪瀑布群,是西洋江最激动的十里长舞!

有如万马奔腾,有如战鼓齐鸣,有如滚地长雷!我站在旺溪村部前,读“小沙江镇河长公示牌”上的文字,已经能听到旺溪瀑布奔腾的声音,已经能看到旺溪瀑布上空与天云相融的水雾。“河长公示牌上”写着,西洋江源头在白马山。白马山是雪峰山的群峰之一,海拔1781米,到达旺溪时,西洋江从小到大,已经走过了不少的水程。

跨在西洋江上的亭桥刚刚建成,铜亮的圆柱上还在散发着木质的芳香。过桥后,随灌溉渠道的清澈水流步行不远,脚下便是咆哮、怒吼的旺溪瀑布第一级的瀑口。


邓宏顺:旺溪瀑布(游记)


惊人的景观诱人沿游道曲拐而下,一种震耳欲聋的声音像从白云里降下,像从大地上冒出,又像从空谷里扑来。其势汹涌,似不可挡,我站在观景平台上感受到大地同在颤动!

云雾蒸腾处两山紧扼,留下悬崖峭壁,形如断河绝地。但西洋江以勇猛的姿态从半空中一跃而起又顺势而下,其身姿是那样骄健、那样从容,那样轻盈,又那样豪迈!

迎面而来的巨瀑凌空映日,喷雪吐银,似欲飞过天空落到另一方山巅,令人遥望瀑布时必须仰面朝天!

滚滚奔流的西洋江水,迅即拉成数十米长绢铺展而下,拱成数十米彩虹飞架而下,也碎成亿万颗冰花玉屑散落而下。潭壁围成巨大的银盘,耀眼的银珠从潭面井喷而出,成簇成串,滚滚而来又源源不断。

我转身再看水流碎成一潭银白的雪花后,又如何复归清澈的河流。


邓宏顺:旺溪瀑布(游记)


我听到了岩石与水流在诉说着沧桑与向往。

水流与岩石在数百万年的岁月里誓约相守,彼此相克相依,在相互得失中走向有海的远方。


邓宏顺:旺溪瀑布(游记)


最初是无形的水流以妻子般的柔情打磨河床。旺溪的游步道旁出现的多处碳化木的岩层告诉我们,那是在古生代的三百万年左右,这里的地质发生了巨变。应该从那时起,无数的涓涓细流就由阳光和风雨相伴,自上而下,自山巅而山脚,开始寻找同流和切割自己的通道。当无数细流汇集之后,慢慢增大的水力冲走了沿途的泥沙、以及由于失去泥沙的稳固而崩塌的土石,才有了最初的河床。但柔而无形的水流轻轻划开旺溪这块地壳之后,不断遇到无法雕琢的坚硬岩层。于是,水流在精雕细刻的同时,也运用了粗犷,如斧劈,如刀砍,让旺溪留下一道道数丈之高的悬崖。在以地质年代为单位的施艺工日里,终于完成了西洋江上最精彩的多级旺溪瀑布的构想。


邓宏顺:旺溪瀑布(游记)


如今的西洋江水,可以在唐朝诗人李白丈量出的“三千尺”悬崖上跳跃,可以在天坑般的渊潭里小憩,可以在滑滑板一样的水槽里耍娇,可以在密林森罗的十里长滩上轻歌曼舞。


邓宏顺:旺溪瀑布(游记)


后来,是坚硬的岩石以丈夫般的刀斧雕刻着柔韧的西洋江水。岩石从与水流相遇开始,就以强劲的骨骼和应有尽有的解数,把水流摆弄得千姿百态。


邓宏顺:旺溪瀑布(游记)


潭水欲出,崖石如瘦骨大汉将其扼锁,让河水势不得放,怒从空坠,遂成瀑布!

跃入深潭又被岩石围成的怀抱紧紧拥住,使其平化成镜,浮光耀金,照山映水!

流出潭口,巨石复如壮汉以身相挤,使其压成绞麻,捏成花瓣!

再或长石夹空,横卧河中,逼水流凌凌而语,从石腋下曲曲钻过!

继又乱石堵滩,将河水碎成白亮如雪的梨花园地。


邓宏顺:旺溪瀑布(游记)


过一、二级瀑布后,我随水追花而行,经回湾潭瀑布、过金子潭瀑布、赏仙牛潭瀑布,以及惊叹因丰水期而从两岸悬崖上垂落下来的多处亮如冰柱、白如素练的未名瀑布。沿途瀑布无数,古木蔽日,藤萝如蟒,又无一民房建筑,不见一丘稻田,一块菜地,惟有弯弯翠竹如弓如旗,不时低首舔水,令人想起“傲骨梅无仰面花,虚心竹有低头叶”的美妙联句。身处其境,恍若踏进数百万年前的古木老林。


邓宏顺:旺溪瀑布(游记)


青山翠峰,犬牙交错,远看如左右两手交指相扣,河流隐身,不知去向;而近在河谷两岸闲步,与西洋江水相依而行,又不辨山形,不闻水声,如老子所言,“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但心灵更为敏捷,仿佛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想这河水通资江到洞庭至长江入东海的迈迈征程,虽千险万阻而不折不回,我无不叹服,无不愉悦,无不信念俱增。


邓宏顺:旺溪瀑布(游记)


旺溪的十里瀑布,是岩石的长卷,河水的花带,更是健身怡神的乐园!

(庚子年二月十八日游旺溪瀑布记)


邓宏顺:旺溪瀑布(游记)


作者简介:邓宏顺 男,湖南辰溪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员。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有长篇小说4部,在《收获》《当代》等杂志发表中篇小说50余部。时为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