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弘历跟弘昼谁更聪明,有什么细节印证?

蟹蟹聊故事


《雍正王朝》是一部极具有历史性得电视剧,历史性很浓,人物富有感染力,而四阿哥胤禛之子弘历,是康熙帝最喜欢得一位皇孙。

雍正有三个儿子,弘历、弘昼和弘时。弘历从小就被康熙看重,呵护有加,也算是重点培养,康熙亦有将其培养成隔世之君得意图,可以看得出小时的弘历就很聪明,不然也不会让康熙看重。

同样雍正也是十分喜欢这个儿子,因他这一辈的夺嫡教训,没有立太子,但是心中已将弘历作为继位人来重点培养了。

而弘昼并无夺嫡之意,只想安分的做个王爷,了此一生,经常做些荒唐的事情来迷惑别人,从而可以看出弘昼也是一个聪明人。

弘时和弘历的争斗中,弘历是以退为进,弘历清楚雍正最见不得骨肉相残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下罪名,到最后雍正还是替弘历扫清了障碍。

我是 ,与你分享,希望能帮到你。


俺的娱乐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是行业标杆,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至于弘历和弘昼谁更聪明,那得慢慢分析,评价二人不可能片面地作出结论。

单就《雍正王朝》二人的表现来看,我认为弘昼比弘历更聪明。

我们知道历史上是弘历继位做了皇帝,弘昼做了个荒唐王爷。这样来看,大多数人都觉得弘历更聪明。我觉得,并不是说做了皇帝就肯定聪明,一个皇子当上皇帝的因素实在太多了。运气、出身(也就是生母的身份)、能力、时势等等。

首先出身 弘历生母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而弘昼生母纯懿皇贵妃耿氏,这弘历出身上就比弘昼更优势。我们知道出身这个在封建时代特别是皇室是极其重要的。正室所生和偏室所生完全不能比。

其次运气 从电视剧中我们知道,弘历被他的爷爷康熙看中,因此被带进宫里亲自调教,这可是莫大的荣耀,要知道康熙的子孙不下百人,别说亲自调教,很多连名字都不知道甚至面都见不上。因此乾隆确实是人生赢家。

再次能力 电视剧里宝亲王显示出的能力那是有的,在木兰围场睿智的回答康熙的问题,十分经典,但这个我是保留意见的,因为他的回答是邬思道教的,这顶多算是记忆力好,不怯场。要换做弘昼甚至弘时都是可以完成的。在电视剧里反映弘历聪明的片段,还真没有太令人深刻的。能反映弘昼能力的地方在剧中也没有太多着墨的地方。

能体现弘昼智慧的地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弘昼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大家肯定可以想到在家给自己办活丧事,这真是聪明透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那天雍正下旨弘时、弘昼还有他们的三伯父去抄八爷“阿其那”的家。当时年纪轻轻的他早就知道了,他继承皇位是不可能的,因此决心不参和政治,尽量推脱政务,明哲保身,眼见八爷九爷在夺嫡中落败以至于此等下场,他警醒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要去抢不要去参与了。当下形势不明,去抄家这种招人恨的工作,自己怎么能去,办丧事顶多被骂几句,参与到上一辈的斗争中去,得不偿失啊!

(二)然后前面还显现出智慧的地方就是在八王逼宫那件事上,那时候确实也有年轻的地方,被弘时装了个套,有苦难言。但在之后雍正和他进行父子间的谈话,雍正在问话中装了几个坑,但弘昼不是极力推脱责任,而是装的一脸天真无辜,人畜无害的样子,但其实也算实话实说,但耍太极这个技巧运用得好了,就令人信服,因此这件事上没有受到惩罚和猜忌。连雍正都赞他小小年纪便懂得明哲保身。

综上,电视剧中尽管弘历得到更多的镜头以及人物展现,但相比来说,我更喜欢弘昼。虽然荒唐,但有其无可奈何的地方,小小年纪便大智若愚,不像他哥弘时,看不清现实,不相信现实,争取早就已经确认不属于他的东西。这就是蠢。因此在剧中被雍正处死。历史上,弘昼这个荒唐王爷,将“荒唐“贯穿一生,因此得到了乾隆的信任和宠爱。


法证先锋


我感觉弘历更加的聪明,因为弘历在为人处事的方式上,会显得更加的圆滑,而且还比较会为人,也比较博得他人的赞扬。剧中显得那么沉稳有序,粗中有细,细中有稳,就拿文武百官闹事儿,弘历理智的应对并理性的,聪明的解决了问题,在上与下之间做的是那么的贴合,是那么的自然,同样还博得了大臣的以及皇上的赞扬。

而弘昼做人比较老实,而且在做事方面,比较死板,不知道怎么去应对,只顾自己利益,没有为大局着想,忽略了皇上对她的看法,这也就是红轴失败的原因,而且弘昼十分的狡猾,自认为聪明,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弘昼万万没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聪明,而忽略了所有人的看法,在他人眼中他是自私自利的人。

所以说综上所述,也就是为什么弘历最后成功了,而弘昼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百家讲解


感谢提问

个人认为是弘昼更聪明些

在《雍正王朝》地第42集,有一段八爷和弘时的对话中说到兄弟三人(弘时、弘历、弘昼)要说灵透应该首推弘昼,弘昼从小读书是最不用功的一个,可每次都能倒背如流,还有,弘昼做了很多荒唐事却没有一件是有违祖宗家法的,知道做皇帝是个苦差事,就想做个富贵王爷。

弘历的政务能力更和魄力强一些,在山东杀巡抚、杀臬台都敢不请旨,可谓杀伐果断。另一方面他也安抚白姓,收买天下士子之心,虽然做的很好,但是这些是帝王心术。

所谓大智如愚,所以我觉得弘昼有出世的境界更聪明些,弘历则更适合做皇帝!!


剧情有点皮


我们看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时候,就喜欢看一个人物,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是邬思道,为什么喜欢他呢?因为,你会发现,他说的好像都是对的,另外他的解释总给人一种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在剧中就是个大BUG,相当于剧透,八爷怎么做,我们不明白,他知道,康熙老爷子做的什么,我们不明白,他也知道。好像他就是剧本一样。

不过呢,在雍正登基以后,我们就很少看到邬思道了,所以呢,有很多地方,我们有时候还真看不明白,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段,是八爷逼宫以后,雍正皇帝和儿子弘昼的对话,这段对话,我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异样,实则这一段对话,暗藏多数凶险啊,说错一句,那就不知道能不能过的顺畅了。我们先说八爷逼宫之前,借着弘昼“假传圣旨”,接管了丰台大营的兵权,导致后来的一些列问题,可以说,这里弘昼是负很大的责任的。所以,雍正问弘昼一系列的话,这些对话其实也是很多“坑”啊,弘昼也装作一脸懵逼(雍正问话的时候,弘昼的眼神就像挺无辜的,什么都不知道一样)的一个一个巧妙的解释出来了。

第一个聪明的地方,因为雍正派人让弘时弘昼还有老三抄阿其那赛四黑的时候,弘昼却给自己来了个活出丧,就是自己给自己办葬礼,然后说不能出门,如果出门就会有血光之灾,后来呢,皇阿玛问他,他也承认了,但是又说了句活出丧只是做给其他人看的,这里弘昼让皇阿玛认定自己很诚实,不说假话。

第二个聪明的地方,就是雍正说:小小年纪就懂得明哲保身,比你阿玛都强。这还了得?普天之下,谁能超过皇上呢?这句话所以就是看看弘昼的心。弘昼马上就紧张的回答“儿臣百无一用之人,就算再修十辈子,也望不到皇阿玛的项背”。说实话,看到弘昼一脸懵逼的样,还真有点喜欢他

第三个聪明的地方,雍正说他一心向佛,不在乎功名利禄,几个儿子中,只有你最像朕。这句话跟上句话差不多的,就是想试探试探他想不想当太子,当年雍正自己也是表现的一副只为朝廷做事,不争太子的意思,几天你是不是也要走皇阿玛当年走过的路?随后弘昼就说“皇阿玛这样说,儿臣就更羞愧无地。皇阿玛本就是天上的太阳,虽无意与其争辉,但光芒自然普照万物。儿臣本是萤虫之光,拿什么去争啊”。就把皇帝捧得高高的,然后说自己永远也赶不上皇阿玛的脚步

第四个第五个聪明的地方更是给人印象深刻,雍正让他看曾静的折子,这折子里写的是什么?是雍正皇帝的十大罪名,这能看?就是给军机大臣,也不敢看啊,所以,弘时就说这些折子里说的都是狂犬吠日的话,希望皇阿玛不要理睬

最后一句,也是最好笑的一句:你告诉阿玛,你是怎么误传圣旨的?雍正还是担心他和八阿哥胤禩走到一起,那样自己的儿子不都跟自己作对么?弘昼就说“儿臣记不清三哥当时说了什么,好像什么都没说”。

雍正看着自己这个笨笨的儿子也有点无奈,但是总体上对弘昼是很满意的,历史上这个荒唐王爷,也是活的最长时间,乾隆登基以后,也不舍得处理这个王爷,因为他根本不会跟他争,整天过自己潇洒的生活,管他的功名利禄






宅男看影视


《雍正王朝》是国内一部少有的佳作,里面光国家一级演员就多达六位,而别的老戏骨演员更是多不胜数。二月河用一手绝好的文笔,把这场九子夺嫡前后的勾心斗角阐述的淋漓尽致。不仅观众在看时大呼过瘾,看后更能体会剧中一些细节的高超处理,人生处世的道理在这部剧中,真的教会了我们太多的东西。而在这么多人物角色的剧中,说得上真聪明的有几位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谈谈呗!


从康熙朝的御前带刀侍卫,再到雍正朝的领侍卫内大臣。图里琛在九子夺嫡的这份戏中,所谓伴君如伴虎,图里琛身为两个皇上身边的人,居然都安然无事,这就跟他个人的本事有关了。

其实他是逢人都是讨个好,什么事都能明白的放在心里。表面上做个傻子一样的人物,该巴结的还是一个劲的巴结。比如他去给关押的十三阿哥胤祥送饭的时候,猴精猴精的偷偷带了一壶酒给他,因为他知道康熙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儿子,说什么最敬重十三爷的侠义,让胤祥听后十分受用。再到后来康熙发现太子与后妃私通的时候,他居然能提前尿遁,这点连康熙估计都佩服他吧。所以说到真聪明,第一个就想到的是他。

李卫

剧中原本是雍正身边的小奴才,由于他天生的机灵劲使得他被雍正看重,一番历练之后得以重用。

他的聪明之处就是他能随时清楚自己的位置,一个人最大的弱点就是能看清自己,而他做到了。在剧中他面对雍正的时候,永远以家奴自居。雍正推行新政,他没任何犹豫的贯彻执行摊丁入亩,得到了雍正的赞赏。与雍正一起用膳的时候,看到主子只能吃小半碗饭,他居然真的哭了出来,要知道当时的他已经是位极人臣的两广总督了,雍正看到也是十分的受用。相比较年羹尧的嚣张跋扈,李卫真的是比他聪明了何止一万倍啊!

弘昼

作为雍正的儿子,他们都清楚跟弘历的天壤之别,弘历是康熙最喜欢的孙子,从小就亲自调教。所以弘昼一开始就放弃了与之争位,安心的做自己的王爷。


他的聪明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他父辈们的九子夺嫡的杀伐决断,让他自知各方面都比不了胤禩,拿什么来与弘历争。所以他一直装作糊涂,最大的嗜好居然是给自己办丧事,估计历史上就他一个人这么玩吧。剧中雍正让他与弘时去查抄胤禩的府邸,他却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在家办丧事。后来弘时查抄的时候,被胤禩摆了一道,连性命都没了。而他却安安稳稳的糊涂了一辈子,享尽了荣华富贵,他比胤禩弘时聪明太多了。

佟国维

在康熙朝中说到老谋深算的就是佟国维了,作为当时的上书房首辅,佟国维不知道多么厉害。

与康熙之间唱的双簧,直接把八爷党一棒子压死。让自己的侄子隆科多去讨好四爷,做到两边都不落空,他的退出也使得隆科多顺利的上位。当九子夺嫡最为紧要的关头,他对隆科多的一句:“等到皇上找你,你就把宝全压上去。”让隆科多胜读十年书,雍正上位之后也是对隆科多恩宠有加。不过后来佟国维不在了,隆科多也就没指点他的人了,居然敢兵谏雍正,自己作死也是没办法啊。跟他的叔叔相比,实在差距太多了。

邬思道

他是雍正还是王爷时候最重要的谋士,剧中雍正能够上位,与他的出谋划策密切相关。


他刚进雍正的潜祗的时候,就教会了弘历一些东西,让他在适当的时候,说给当今的皇上听。果然康熙在狩猎图中,听到小小弘历的一番马屁话,十分欢喜受用,后来康熙还将弘历带进宫,亲自调教起来,这也为了雍正得到大位走出了第一个关键步骤。之后在胤禛被康熙罢免一切职务,心灰意冷的时候,也是邬思道的一番话让他重燃斗志。不过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邬思道深明其中道理,不贪念名位及时隐退,使得雍正软下心来。在历史上能做到急流勇退的人,还真的不多,这也足见了邬思道的聪明之处啊。

张廷玉

说到《雍正王朝》中的张廷玉,那绝对是一个聪明的典型。他就像康熙肚子中的蛔虫,康熙的一个眼神他就能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意思,做官做到这种程度,也是一种境界吧!


全剧中张廷玉都是充满了大智慧的人,相比佟国维的老谋深算,马奇的随波逐流,张廷玉用一个词“不动如山”形容,最贴切不过了。每次遇到紧急关头,张廷玉总是能不卑不亢的力挽狂澜。虽然有时候看似圆滑,但是他却能坚持立场,在他这种位置的时候,真的实属不易了。历经三朝,唯一能享受太庙的汉臣,他的聪明已经属于真正的智慧了。


嘟嘟小滑头


弘昼最聪明,连他的皇阿玛雍正也承认第五子是最聪明,看透皇家在权力争斗的残忍和六亲不认,给自己发丧是他自己对权力斗争的避祸最好的办法,让别人觉得胡混没作为的人,这也是弘昼最明智的办法


皇马NO1


真龙天子生的龙子龙孙都不会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