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49歲殉國後,留下的三個孩子過得如何?女兒後成政協副主席

1940年5月28日清晨的重慶朝天門碼頭,天氣陰沉,當時在陪都重慶的黨、政、軍主要紛紛來到碼頭,準備迎十幾天前在棗宜會戰中殉國的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的靈柩。

隨著運送將軍靈柩的船緩緩靠岸,蔣介石、馮玉祥、何應欽、宋子文等人列隊登船,饒棺致哀;作為當時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蔣介石親自為張將軍扶靈,穿過山城重慶,沿途擠滿了各界人士,他們都來迎將軍。

最後,國民政府為張將軍舉行了盛大的祭奠儀式,以此來悼念這位為國捐軀的高級將領;葬禮結束後,將軍被葬於重慶的梅花山麓。

張自忠不僅是中國,也是整個二戰時期,同盟國中犧牲的最高將領,是中國抗戰的一大損失。

張自忠49歲殉國後,留下的三個孩子過得如何?女兒後成政協副主席

迎接張自忠將軍靈柩

早早投身革命

張自忠1891年生於山東臨清,父親張樹桂是朝廷官員,後因父親被調到江蘇任職,張自忠也跟著父親來到江蘇。

光陰似箭,轉眼張自忠也14歲了,父親就將其送回老家,但不久後,父親就病逝於任上,家裡則由母親挑起重任;兩年後,在母親的安排下,張自忠與李敏慧結婚。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20歲的張自忠加入同盟會,開始投身革命,但因當時正處於新舊交際之際,革命的發展與張自忠的理想大相徑庭,於是決定投筆從戎。

1914年,張自忠來到奉天投入北洋將領車震的帳下,後又轉入馮玉祥所部中。

在此後的多年時間裡,張自忠在馮玉祥的帳下愈戰愈勇,短短几年就成為一名統兵成千上萬的高級將領。

中原大戰後,包括張自忠在內的部分西北軍武裝,被東北軍的張學良收編,張自忠任29軍38師的師長。

在後來的長城抗戰中,29軍負責喜峰口的防守任務;在戰鬥中, 張自忠率部與日寇血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是中國最早投身抗日的將領之一。

張自忠49歲殉國後,留下的三個孩子過得如何?女兒後成政協副主席

張自忠將軍照片

被誤認為是“漢奸”

“華北事變”後,國民黨高層不希望事件擴大化,試圖與日軍長期周旋,命令29軍不要主動出擊;但這支軍隊曾在喜峰口與日寇血戰,豈能完全服從命令?有不少高級將領一直想找日軍的麻煩,教訓日軍。

唯獨時任察哈爾省主席,天津市市長的張自忠與日本保持“來往”,維繫所謂的“和平”;後來,張自忠還奉命訪問日本,這更是被世人罵成“漢奸”。

而這其中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在當時華北的混亂情況下,他必須從大局出發。

這一切,直到七七事變後,才得以改變。

張自忠49歲殉國後,留下的三個孩子過得如何?女兒後成政協副主席

張自忠將軍照片

在臨沂大顯身手

1938年臺兒莊戰役打響後,張自忠奉李宗仁的命令率59軍星夜兼程支援徐州的屏障臨沂;當時守衛臨沂的是龐炳勳的第三軍團,當時張自忠曾說:今天倒是要他們看看,我張自忠是不是漢奸!

根據部署,張自忠在城外,龐炳勳在城內;而他們的對手,是日軍的精銳部隊坂垣師團。

戰鬥打響後,張自忠發揮自身的優勢,迅速突入坂垣的右側背,與此同時,城內守軍迅速出城,兩軍前後夾擊坂垣師團;經過幾個晝夜的激烈戰後,坂垣師團一敗塗地,兩個聯隊被殲滅,粉碎其增兵臺兒莊的戰略企圖。

張自忠在臨沂戰鬥的英勇表現,改變了許多人過去對他“漢奸”的印象;為表彰張自忠的功績,國民政府晉升他為27軍團的軍團長;不久,又被任命為第3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十九軍軍長等職務。

張自忠49歲殉國後,留下的三個孩子過得如何?女兒後成政協副主席

張自忠將軍照片

壯烈殉國

1940年,此時抗戰已進入了相持階段,日本低估了中國的力量,深陷戰爭泥潭,直接打亂其稱霸亞洲的計劃。

為迅速解決“中國問題”,日軍為控制長江這條通往陪都重慶的重要通道,試圖迫使中國投降,棗宜會戰就在這個背景下展開。當時,張自忠的右翼集團軍奉命擔任襄河的防守。

在日軍的猛烈攻擊下,相繼攻佔了河東的長壽店、泌陽;為收復丟失的陣地以及鼓舞士氣,張自忠決定親自到河東督戰。

5月7日,張自忠率一個師以及一個手槍營開赴河東;此時,激烈的戰鬥使得河東的各部隊失去聯繫,在張自忠的努力下,恢復了與各部隊的聯繫;將士們得知將軍來到了一線參加戰鬥,士氣大增。

與此同時,日軍也深感張自忠右翼集團軍帶來的威脅,特調集兩個師團圍攻張自忠,而河東守軍經過一系列的戰鬥,5個師加起來只有萬餘人,可謂是敵眾我寡。

15日清晨,張自忠率兩千餘人在方家集與日軍展開血戰;為消滅張自忠,日軍不斷增兵;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張自忠率部退入南瓜店。

張自忠49歲殉國後,留下的三個孩子過得如何?女兒後成政協副主席

棗宜會戰戰鬥經過要圖

戰至16日,援兵仍未趕到,但張自忠所部卻被日軍團團包圍,且日軍還監測到南瓜店一直有電臺不斷髮報,斷定這裡有中國的高級軍官,於是對南瓜店展開更加猛烈的攻擊。

下午4時,張自忠身邊的官兵所剩無幾,隨著日寇不斷的進攻,張自忠身負重傷,以身殉國,終年49歲。

張自忠犧牲後,遺體被日軍抬走,但李宗仁下令無論如何都要搶回遺體,在各部的努力下,終從日軍手裡搶回了將軍的遺體。

因張自忠的影響很大,為不影響士氣,國民政府並未及時公佈張自忠殉國的消息,直到一個多月才公佈。

張自忠49歲殉國後,留下的三個孩子過得如何?女兒後成政協副主席

張自忠將軍靈柩到重慶

將軍的後代

張自忠的妻子是李敏慧,這門婚事還是當年張召忠的母親一手操辦的,李敏慧雖然不識字,但十分賢惠。

由於國民政府從大局考慮,沒有及時公佈張自忠殉國的消息,自然也就沒有通知李敏慧,直到張自忠犧牲一個多月後,她才得知這個噩耗。

“張自忠為國家戰死疆場,我不難過。我雖然是一個婦女,也應當有份。”,這是李敏慧曾經說過的話。

最後,李敏慧將家裡的事託付給將軍的弟弟,自己絕食七日隨將軍而去,被合葬於梅花山。

張自忠49歲殉國後,留下的三個孩子過得如何?女兒後成政協副主席

張自忠妻子李敏慧

張自忠將軍一生共育有三個子女,即長子張廉珍、次子張廉靜、女兒張廉雲

長子張廉珍,在新中國成立前,長期在國民政府的財政機關中任職,後來居住在上海,於1968去世。

次子張廉靜,早年時曾就讀於黃埔軍校,後來因不慎染病去世,時年17歲。

女兒張廉雲,是張自忠最小的孩子,生於1923年,父親去世時她才17歲;新中國成立前夕,她用父親的紀念基金,辦了一所小學;同時,這裡也成為我黨地下組織的據點。

新中國成立後,張廉雲先後在教育、醫療系統工作多年,每到一個崗位她都兢兢業業,並在1993年當選為北京政協副主席。

張自忠49歲殉國後,留下的三個孩子過得如何?女兒後成政協副主席

張自忠女兒張廉雲

《張自忠殉國》,人民政協報

《張自忠將軍殉國紀實》,炎黃春秋

《張自忠將軍與棗宜會戰》,湖北文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