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醫治人,下醫治病”?

我:爺爺,應該如何理解“中醫治人,下醫治病”呢?

爺爺:我舉個例子吧,比如一個人罹患了腫瘤,如果你僅僅看到了這個腫瘤,無論是手術、化療還是中藥殺瘤,這都是在治病,而不是在治人。因為人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們都受到三大系統的影響,一是人與自然(風、寒、暑、溼、燥、火),二是人與社會(怒、喜、憂、思、悲、恐、驚),三是人體自身臟腑氣血(五臟六腑平衡)。因此治病之前要找到病人患病的根源所在,是以上哪個系統出問題了,只有把病根治好了,這個病才算好,這叫中醫治人。


如何理解“中醫治人,下醫治病”?


我:那可以不以理解為病不需要治,把人治好了病就好了?

爺爺:不是的,治人與治病並不衝突,你可以理解為治人為本,治病為標,所以要標本兼治。另外病分緩急,急性的病症沒有時間詳細甄別病根就需要先治病再治人。比如腫瘤患者治病抑制腫瘤發展是必要的,但也要看看三大系統是哪個出現了問題,是感受了寒邪、溼邪還是經常生氣上火導致的?或是身體臟腑氣血出現了哪種失衡的情況,這些都要考慮的。而事實上我們絕大部分病人都是以上三個系統同時出現問題才會發病。就像腫瘤的患者大多是痰溼體質,情緒上很多跟長期生悶氣有關,長久以往就會導致身體臟腑的嚴重失衡,從而發病。這裡也不排除有體質的遺傳,所以腫瘤也有家族聚集的現象。


如何理解“中醫治人,下醫治病”?

我:那如何治人呢?

爺爺:祛除溼氣的同時要找到溼氣的來源,是環境因素還是總吃肥甘厚膩還是總不運動;總生氣上火的人就要用適當的言語敲醒他情緒的危害很大,也要用一些方法來幫他改善心態;身體臟腑失衡了就要及時地調整過來,三個系統平衡了,人就好了,相反只治病而不治根本就不容易好,或者容易復發,道理就在這。


我:我感覺一和三還好說,但二太難了,改變一個人的心態真不容易

爺爺:想當個好中醫是很難的!所以說治病是醫術,聰明的人就能學會、理解;而治人是醫道,有智慧的人才能掌握。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語言和方法幫他改變心態,既要讓他對於疾病有所畏懼從而痛下決心,也要讓他知道心態好了對疾病幫助很大從而增強信心,而這裡面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你作為醫生的耐心和仁心。


如何理解“中醫治人,下醫治病”?


我:那可不可以理解為中醫就是現在的中醫醫生,下醫就是西醫?

爺爺:不能這麼理解,中醫醫生裡面也有下醫,也就是頭疼治頭、腳疼治腳;而西醫裡面也有看待問題全面的醫生,只是由於醫學發展的限制,很多疾病沒能看到全貌,但中醫、西醫都很好,別去詆譭誰、也別去迷信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