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的集市:宜陽韓城集(一、二)

蘇運卿 ll韓城的集市(一、二)

豫西的集市:宜陽韓城集(一、二)


韓城歷史文化悠久,曾為都,為郡,為州,為縣之治所。但其經濟、文化地位,是逐漸遞減的,到解放初期,還是豫西名鎮,曾擁有繁華的集貿市場,是中國206個重點集貿市場之一。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的便利,各鄉鎮均有了自己的集貿市場。韓城的集市,也就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集市古代叫“墟市”,“集墟”。“集”含有人與物相聚會的意思。到集市上買賣稱“趕集”,到集市上隨便看看稱“逛集”。總之,能夠定期聚會交易而形成的市場,就是集市。

集市又分日集與間日集。日集就是天天有集,但這種集,咱這一帶較少。咱這兒多為間日集,即每隔 數日舉行一次的集市。比如我們韓城的集市,日期為逢五,逢十,每旬兩個日子。這是許多年前傳下來的固定集日。

到底韓城集市是啥時間傳承下來的呢?我是一個喜歡追根求源的人。韓城的集市源於何時?有何人所創?這大概知道的人不多吧。那我就從這兒扯起,閒聊一段史話吧。

清朝以前,韓城雖然是一方名鎮,但並沒有形成集市。集市的形成與創辦,源於一個叫馮守華的人,這個人是馮莊村人。馮莊村距韓城鎮有八里的路程。明末從山西遷到這兒一支馮姓族人,本有兄弟四人,後老大,老二留居馮莊村,老三遷至南陽方城,老四遷至社旗。老大馮邦瑞生四子,其中一子馮守華,被如今馮莊村馮姓尊為二世祖。話說馮守華是個大戶,他看到韓城商鋪林立,十分繁華,有酒館,飯館,有商號,還建有山陝會館,但卻沒有農產品的交易場所,及集市日期。所以他多方籌措,準備在韓城起個集市。地址選在東、西兩關中間的河灘。

古運糧河穿韓城鎮而過,形成東、西兩關,河灘面積較大,只要不下雨。河水並不大。偏西關有大片灘塗,鵝卵石鋪地,做為一個集散地十分理想。這樣就把地址定了下來,這個地方完全可以滿足農產品的交流。集市的交易日子呢,因為馮守華有兩個兒子,長子馮伍,次子馮拾,所以他就把集市的交易日子,固定為每旬的逢五,逢十交易。

之後,馮守華派人到豫西各縣進行宣傳,到處張貼告示。為使韓城集市的振興繁華,馮守華出資將集日商販未賣出的東西,予以收購,待下個集日再出售,這樣就吸引了周邊數縣的小商小販,集市日隆。因集日交易規範,買賣公平。韓城集市日漸興旺,到民國時期達到鼎盛。解放後到改革開放初期,還在全國負有盛名。

馮守華這一創舉被官府上報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賜馮守華龍頭柺杖一根,黃馬褂一領,這件事載於清《宜陽縣誌》。看來,韓城的集市有三百餘年的歷史了。

形成了集市,集市上分行業設市(肆),各市按照習慣都有固定集中的營業區域。記憶中,韓城的集市有糧食市,經營的對象有五穀雜糧,米,面,油。這裡也就有了經紀人,提著秤在賣方和買方之間撮合。有菜市,那兒有時令蔬菜,粉條,肉類等琳琅滿目。有禽蛋市,農家養雞,在這兒出售雞蛋,換取零花錢,號稱“雞屁股銀行”,這兒農民賣雞蛋不論斤,論個數。還有人出售雞鴨。還有牛羊牲畜市,這兒出售牛,馬,驢等大家畜,這兒也是有經紀人撮合,賣買雙方不直接交易。也有羊,也有豬崽等,多論個。還有棉花、布匹市,手工物品市,如竹貨,鐵貨,木貨等。還有很多很多其它物品夾雜其間。熱鬧鬧的集市從早上到傍晚,叫賣聲,嘈雜聲,此起彼伏。

集市上熱鬧吧,下文我們就去“逛集市”。

豫西的集市:宜陽韓城集(一、二)


韓城的集市,吸引方圓幾十裡的趕集人,有南山的,有北山的,還有東川,西川的,總之,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人。每月的三旬,逢五,逢十的六個日子,約定成俗,風雨無阻,雷打不移。一年有四季,只有農忙時節,集市相對低潮,過了秋收,集市便日勝一日,在冬季,集市便進入了高潮。

在我的記憶中,剛改革開放時,也就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韓城的集市最為繁榮,那咱們就說說那時去逛集市的場景吧。

我家離韓城也就八里地。逢了集日,五更天就能聽到趕集人的腳步聲和牲口的叫聲。人們三五成群,從上邊匯聚到門前的路上,向韓城擁去,村裡有沿河的一條土路,西邊數十村的人們,去韓城趕集都要從這兒經過。路直通韓城的河灘集市上,記憶中人們大多步行,有提籃的,有背挎簍的,也有背錢褡的,有牽牲口的,有用架子車拉著貨物的。各色人等,應有盡有。

待我年齡稍大,路上有了自行車,間或摩托車。人流的流動比以前快了。

趕集的日子,莊稼人早早吃過飯,收拾著東西,做著出門的準備,吆喝著同路人,結伴而行,一溜一串,成群結夥的男女老少。人們出行的方式不同,但個個滿面春風。帶著山裡的土特產,或提蛋拎雞,牽羊挑瓜菜,各領風騷。

到了韓城地界,路口已經佈滿了地攤,沿著河兩邊,從河東走向河西,原有一座木橋,被洪水衝的只留下幾根黑黝黝的木樁,似乎在訴說著往日的蒼涼。聽說解放前被老日的飛機炸過。後來,變成了用水泥板擔成的小橋。人滿滿的擁過,就到了韓城的集市河灘。

集市上熟人見熟人,親朋遇親朋,說家常,道親熱,笑聲話聲,買賣聲攪拌在一起,難得聽出個頭緒。在河灘上,自然分出了幾條道,按照習慣,經營者,大約相集於各自區域,做著生意。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賣吃,賣穿,賣玩,還有算命拆字的。總之,趕集者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你不撞人,人撞你,你不擠人,人擠你。所有的歡暢與繁華就在這兒了。

逛集市,首先最多的是人,諸類人物。無所不在。大閨女,小媳婦,衣褲穿的紅紅綠綠,款式新穎,老式兼而有之。有穿高跟鞋的,健美褲的,長相大多明眸皓齒,紅臉蛋,黑秀髮,還有燙了卷兒的,也有白臉擦拭粉黛的。身體都健碩。凹凸有致。走到那兒,都讓人眼羨的。也有個別的中年婦女,打扮也想時髦,結果變成了妖。人群中,還扭幾扭,東施效顰。正如那《小二黑結婚》中何仙姑一樣,臉上擦了粉,好比那驢屎蛋上下了霜,自我感覺良好,在集市上臭美。

再說那幫小青年,虎實強壯,長頭髮,短打扮,叼著菸捲,流裡流氣,也有染一捏黃毛的。有穿喇叭褲的。應有盡有,不乏中間混著幾個小混混,專在集市上偷東摸西。

老漢老婆,天生就是受苦命,趕集也不得清閒。老兩口牽著孫孫的手,吃力的向前擁擠著看熱鬧,孫兒是心肝寶貝,有求必應,要吃給吃,愛玩買玩具,老兩口百依百順,也有的騎在爺爺的脖子上,手裡拿著一串糖葫蘆。老兩口汗流浹背,在集上游蕩,只要孫兒高興。

豫西的集市:宜陽韓城集(一、二)


莊稼人,最講究實惠,不肯多花一分閒錢,過晌了,莊稼人才走進食堂,有的討一碗麵湯, 吃著帶的乾糧,但大多還是會用乾糧,就著羊肉湯吃。河灘原有一家食堂,是國營回民食堂,賣牛肉湯和素面,糊卜。還有一家羊肉湯,是集體的。牛、羊肉湯和糊卜是韓城最負盛名的美食,人們都會嘗一嘗。到現在還是韓城的一絕。因此,現在還有人把趕集說成,到韓城喝湯去。這裡的湯指的就是牛、羊肉湯。那時的湯不貴,只要兩角錢,加上鍋盔饃,也就四角錢,素面只要二角五分。河灘回民食堂裡,記得有個掌勺的師傅叫紹棠,個頭高大肥胖,體重有二百斤吧,他熬的湯色香味俱全,人又好,有彌勒佛之面容,中年以上的人,都會對他有很深的印象。食堂裡的鍋盔饃也是一絕。年青人是大多會去鎮上的館子,弄幾個菜,來一杯啤酒,是要耍牌氣的。

晌午過後,人們就把集市沿河灘至上而下逛的差不多了,心中有了數,該賣啥賣啥,大姑娘小媳婦,看的是化妝品及衣褲。莊稼人,要的是農活的傢什。當家的婦女要的是針線,米,鹽。老人們轉夠了,不忘給家裡孫子們捎幾顆糖或玩具,中年人也會給爹孃捎個饃,夾二角豬頭肉,回去孝敬二老,也有的是回家孝敬媳婦。小時候,記得爹去韓城趕集回來,總記得捎兩個鍋盔在兜裡,一個給爺奶,一個給我們兄妹四個分吃,用刀切四段,只能過幾口嘴癮。有時爺奶要把他們的讓我們吃,爹是絕對不允許的。

過去韓城的集市上最熱鬧的就是牲口市場,它在河灘最下邊的柳樹園內,還有沿街賣當的聲音,總引的人裡三層外三層的圍觀。咱下邊也是不是介紹一下這兩個去處呢?

作家簡介

蘇運卿,1969年生,畢業於宜陽一高,曾執教十餘載,任過校長,村長。

昌谷驛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