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钟南山的父母,我才知道他为何能成为“国家脊梁”

80耄耋,本是安享天年之时,他却逆行而上,致力拯救苍生。


无论是17年前的非典还是今日的新冠肺炎,当老百姓看到他的名字出现时焦虑的内心就能稍安。


他是国之重器,被誉为国家脊梁。


他的名字,等同真话。


他就是钟南山。


见过钟南山的父母,我才知道他为何能成为“国家脊梁”

17年前的非典让我认识了这位“爱说真话的权威”,17年后的新冠让我对他的敬佩之心感激之心更甚,好奇心驱使着我开始了“钟南山解密之路”。


得到的结论是:


优秀的人从来没有偶然,所谓医者仁心,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三代人,刻在骨子里的坚守!


钟南山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父亲钟世藩是美国医学博士,是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出身名门,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钟南山的父亲母亲,正是影响他一生的模范。


见过钟南山的父母,我才知道他为何能成为“国家脊梁”

见过钟南山的父母,我才知道他为何能成为“国家脊梁”

“是母亲让我学会成为一个努力上进的人”


看到如今身为医学权威的钟老,你是不是觉得他从小应该就应该是如此优秀的?


告诉你个大跌眼镜的真相:

他小时候成绩一点都不好,还留过2次级!


钟南山小时候十分顽劣,调皮捣蛋的事没少干,逃学更是家常便饭,老师都觉得孺子不可教放弃了,他自己也是破罐子破摔。


但是在5年级的一次考试却改变了他的命运。


5年级的一次考试中钟南山“运气不错”竟然考得还不错,母亲看到成绩后特别高兴,笑着说:“看看,南山你还是行的啊!”


短短的一句话彻底点亮了钟南山迷茫顽劣的内心。


“我觉得我母亲一下子找出了我的亮点,我有了自尊心,觉得有人表扬我,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认真读书了。”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


孩子需要鼓励,就如同植物需要水分。及时有效地去“灌溉”,小树苗们才能成长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被鼓励的孩子,能更好地明白个人能力不是固定的,知道通过努力就可以得到拓展和提升。


这般顽劣的儿时钟南山如果不是拥有这样一位拥有智慧的母亲,也许中国就也不会拥有这样一位“国士无双的钟南山”了。

见过钟南山的父母,我才知道他为何能成为“国家脊梁”

“是父亲教会我成为一个执着本心,永不停歇的人”

很多人一定不明白这位84岁的老人为何还如此倔强,如此拼命。


只因为他有个一个更拼命的父亲。


1976年已经70岁高龄的钟父,因为看到中国的基层医院都十分难用到先进仪器,儿科门诊还停留在最原始的症状、体征问诊上,所以决定把自己的毕生医学经验都写下来,这就是《儿科疾病鉴别诊断》的来历。


写这么一本书,需要耗费的心力外人难以想象,且那时的钟老在那场总所周知的运动后早已“元气大伤”,他眼睛早就坏了,他查阅文献时需要用放大镜,他写作时需要用手盖住一只眼睛,好让另一只眼睛能得到休息,到了后期患上白内障的他,写作时几乎都是趴在桌子上的。


钟南山心疼父亲的说:“你身体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写书,就不要写了吧?”


钟世藩却 “粗暴”的回复:“不写书做什么,难道要我等死吗?”


临去世前一天,钟世藩还在跟钟南山讲:用电磁场来切割病毒的液体,让病毒产生一些变化,看看这样会不会对病毒有杀灭作用。


他明白自己已病入膏肓,无力回天。面对死亡,他镇定吩咐儿子:“找人弄来电磁铁,准备做下一步的实验。”


看到古稀之年为了国家仍然如此拼命的父亲,当时36岁却碌碌无为的钟南山暗下决心决不能在这么下去了。


见过钟南山的父母,我才知道他为何能成为“国家脊梁”

当年底,钟南山被安排到广州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室,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1979年,43岁的钟南山,报名参加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公费出国留学考试,10月,钟南山抵达伦敦深造。


为练习英文,他就用英文给国内的父亲写信。父亲在英文回信之外,还把钟南山的去信一并寄来了,并用红笔对每句话字斟句酌地修正。哪里表达不当,哪里表达不清楚,批改得一清二楚。


在伦敦的钟南山“以身试药”获得了英国人对中国医生的尊重,求学期间他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取得了6项重要成果,完成7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项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及糖尿病学会会议上发表。


见过钟南山的父母,我才知道他为何能成为“国家脊梁”

2019年,钟南山面对央视采访时,首度吐露了他对这位不善言辞、既敬又怕的父亲的心声:

爸爸你曾经说过,一个人来到世上,留下一点东西,这辈子就不算白活了。


现在我已经80多岁了,我慢慢懂得了,你的愿望我已初步实现。但是我还是不会满足,我有两项工作还没完成,要是这两项工作我达到了以后,那我是真正地达到你的要求。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拥有一个如此执着,如此拼命父亲,孩子又怎么懒得起来?


见过钟南山的父母,我才知道他为何能成为“国家脊梁”

见过钟南山的父母,我才知道他为何能成为“国家脊梁”

“最严重的病人都送给我这里来,父亲母亲教会我善良”

2008年5月,已经72岁的钟南山在一次演讲中,这样回顾母亲:


“我到现在还记得妈妈是怎么对待其他有苦难的人。”


钟南山的父亲母亲不仅医术高超,而且都是心地善良之人。


从医院下班后,仍会有很多大人抱着孩子找他看病,他们也从不推辞,即使家长诸多问题,他也总是不厌其烦。


年幼时,常有邻居因为贫穷穿不起衣服,钟母便常拿出衣服,接济乡邻。


1955年,钟南山北大的一位同学因为家庭困难连回家的钱的没有,窘迫之下向钟南山开了口。
钟南山回家将此事告诉母亲,母亲很为难说:“南山,你不知道,我们为了准备你的钱已经很困难了……”


却不想,几天后,母亲却将他叫到面前,手里拿了10元钱,对他说:“把这些钱拿给你同学吧。”


要知道这几乎是当时三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那时候的10元,差不多等于现在的1000元。
在这样家庭长大的钟南山,从小就耳濡目染了医者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


家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一种环境,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风会在无形间影响人性格的塑造、三观的形成。父母的三观指导孩子的成长,家庭的家风影响孩子的未来。


见过钟南山的父母,我才知道他为何能成为“国家脊梁”

见过钟南山的父母,我才知道他为何能成为“国家脊梁”

“承诺学生、孩子的事我从不食言”


小升初的时候,钟南山的母亲为了鼓励钟南山好好学习,承诺他只要考到前五名,母亲就给他买一辆他想要非常久的自行车。


后来,有了这个承诺加上母亲的鼓励,钟南山发奋学习,后来的一次考试中他终于考到全校第二名。


但是他什么也没说,因为当时一辆自行车的价钱几乎是他们家几个月的生活费,他们家庭当时经济也并不好,所以懂事的钟南山主动放弃他的礼物。


没想到的是,钟母在知道他的成绩后,真的马上给他买了一辆他梦寐以求的自行车。


“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只要你答应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妈妈教给我的。我现在对我的孩子、对我的研究生也是这样,要么不答应,答应了我就一定要做到。”钟南山说。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父母因为对孩子一次次的“毁约”而失去了孩子的尊重与信任。


因为违约的你,不再是孩子心中无所不能,说话算话,言出必行的大人了,孩子们也会学习大人的不守承诺,这对他以后的人生都是有着巨大影响的。


钟南山父亲母亲用一生伟大的言行,塑造出了同样伟大的孩子。


小暖妈叨叨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得先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良好的家风是最昂贵的教育资源,看过钟南山的父母,我才知道他为何能成为“国家脊梁”。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孩子一生的榜样与英雄。


最后,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