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爆仓传闻与3月18日金融市场分析

原本认为近段时间A股应该进入盘整,一段时期以后开始向上趋势。但今天回撤较大,尤其是上午10点以后单方面走低。截至午盘,北向资金流出50亿元。我认为,近段时间A股的回撤并非自身原因,而是源自外围市场。2月21日以来美股接连下跌,原油带动大宗商品价格滑坡,保证金流动性告急。同时,由于美股在接连两周之内发生了三次熔断,短期也不排除存在抄底反弹的可能。毕竟美股是特朗普竞选连任的重要筹码,美股慢牛的结束,有可能意味着特朗普政治生涯的结束。所以,特朗普会发动一切招数来刺激市场。目前看,财政、货币都在发力。昨天美联储宣布建立商业票据融资机制,美股就暴力拉升,标普500暴涨7%。

现在市场普遍关心金融资产价格走低,会引发新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关于桥水基金爆仓的消息也在今天不胫而走。

桥水爆仓传闻与3月18日金融市场分析

消息称:上周仍然处于平静状态的回购市场(美国),周一突然“疫情”发作,回购利率跳升到了2%,而超额准备金利率仅有0.1%。理论上,回购利率应该低于超额准备金利率,否则,银行坐拥的1.3万亿美元的超额准备金,应该立刻从美联储账户中涌向回购市场进行套利,从而将回购利率压下来。意想不到的是,银行“断然拒绝”了这个“无风险”套利的机会。据称,银行放弃无风险套利机会有两个原因,一是不敢,二是不能。

首先,消息称以桥水为代表的的风险平价型对冲基金大暴雷,当中国、日本、沙特等美国国债大买主逐渐丧失了对美债的胃口之后,高倍杠杆的对冲基金一跃成为美国国债最重要的新买家,在前两年美联储加息缩表卖出国债时,正是对冲基金们承担起“为国接盘”的重任,成功地压制了国债收益率的上涨势头。当桥水在上周被“黑风双煞”彻底打垮之后,高杠杆成了“索命鬼”,迫使他们启动了疯狂的国债抛售模式,在3月11日终于导致美国国债市场丧失了流动性,一级交易商们的自有资金已难以应付对冲基金的大溃败,被迫向美联储求救,这才有了3月12日美联储紧急开始的1.5万亿回购注入资金的救命行动。从3月16日开始,对冲基金的雪崩态势终于冲击到美国的回购市场。在这种风声鹤唳的情况下,没有哪家银行敢于借钱给这些“残兵败将”。

一旦大批对冲基金破产,银行很难独善其身。于是,还得美联储出手拯救。3月16日周一,美联储急急忙忙地宣布再一次向市场注入5000亿美元的回购资金,目的是为了“确保准备金供应充足,以支持短期资金市场(国债回购)的正常运行(可以理解为:对冲基金玩砸了要甩卖国债,最终还是要美联储印钞票接盘)

上周美联储刚搞了1.5万亿的回购,这周又追加5000亿,再加7000亿的QE,美联储一连串的高强度救援,使人们担心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可都是对冲基金的金主。美联储的天量放水,反而印证了市场的猜疑,加剧了市场恐慌。

问题是,上述消息在逻辑上讲得通,但却没有可靠渠道验证。倘若桥水真的爆仓了,唯一能够引发成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就是其“玩砸”的资产当真数量庞大,且牵扯到美国金融体系的核心资产。在这一点上,有点类似于2008年的雷曼——12年前倒闭的雷曼兄弟作为一家投资银行,深度参与并自持了大量的MBS,最终因资不抵债成为推到华尔街一众金融机构的多米诺骨牌。

回到国内市场,前面提到,今天A股在短暂的博弈之后单方面下行,应该与海外金融资产回撤导致的流动性缺失有关,并非A股自身原因。对于国际市场来讲,目前较为集中的风险点有两个,一个是疫情的集中爆发,一个是原油减产协议。股市能否企稳,与这两个风险事件能否转折密切相关。

关于原油减产,毕竟这个是人为因素,是可控的。

疫情方面,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疫苗,还是特效药,都并非朝夕可投入生产,甚至连研制成功还杳无音讯。各国现在争相降息,表面上拼的是货币政策,而实际上真正因该拼的是财政。因为疫情导致生产减缓,抑制了财政收入,而针对抗击疫情的医疗保障体系,又是“烧”财政支出的。相比之下,货币政策的“直升机撒钱”,尽管存在诸多弊端,但风险似乎都比较远,不像财政告急这般吃紧。

最后想谈一下低利率,毕竟目前可以见到的措施大多集中于货币政策。低利率的副作用非常大,除了我们通常所讲的催生资产价格泡沫之外,还有如下几点:

1、利率走低,资产价格走低,银行利润也走低,这是一个做什么行业都不赚钱的时代。这种时候,银行也不愿意贷款,因为贷款就可能赔钱,收不回来。在高成本的时代,资金消耗很快,企业很快就会被榨干。所以,唯一能依靠的还是传统的财政游戏。

2、低利率时代对科技的影响也十分巨大。风险资本欢迎短平快的项目,而那些需要很长研发时间的都不太受欢迎。

3、地缘冲突加剧。世界上除了中美贸易摩擦之外,还会有其他的贸易摩擦,此起彼伏,原因还是在低利率。由于价格走低,大家都争相希望从外部市场“赚外快”。而这种“挤破脑袋”从外部赚外快的做法,会加重地缘冲突。

4、利率不断下行,资产价格下跌,美元也会开始动摇。尽管世界货币的重置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美元的“动荡”也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更大规模的震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