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接觸”下,看上海、廈門、山東頂尖自動化碼頭,如何“一人抗疫”

面對高傳染性的新冠肺炎疫情,自動化碼頭相對於傳統碼頭,擁有投入人員少、遠程作業“零接觸”、線上業務辦理、智能閘口等優勢。

自2016年以來,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先後建成投產。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這些自動化碼頭採取科技手段,釋放“智慧港口”紅利,港口生產穩中有進,人員聚集和接觸風險也大大降低。

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

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於2017年12月正式開港運行。

碼頭岸線總長2350米,共建設7個集裝箱泊位。開港運行後,年吞吐量400萬標準箱,遠期達到630萬標準箱,是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集裝箱碼頭。

“零接觸”下,看上海、廈門、山東頂尖自動化碼頭,如何“一人抗疫”

據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相關人士介紹,相較於傳統碼頭,新碼頭的勞動力成本可降低70%,生產效率提高30%。現場裝卸作業、設備故障檢測等,均已實現遠程操作,所有設備、流程均由系統控制,實現作業和設備之間的交接。

“零接觸”下,看上海、廈門、山東頂尖自動化碼頭,如何“一人抗疫”

“零接觸”下,看上海、廈門、山東頂尖自動化碼頭,如何“一人抗疫”

上港集團中控室

在現場裝卸方面,碼頭生產管理系統(TOS)和設備控制管理系統(ECS),均應用了大量智能化計劃、調度模塊,相較於傳統碼頭,大大減少了計劃、調度、控制方面的人員,同時也更智能、高效。

“零接觸”下,看上海、廈門、山東頂尖自動化碼頭,如何“一人抗疫”

在設備故障檢測方面,通過設備管理、設備實時狀態在線監測等系統,將分散的設備信息進行收集整理,並彙總建檔,實時查看各生產作業設備的狀態,以及設備重要部件的壽命數據。

此外,據相關人士介紹,目前碼頭進出場道口也實現了無人化操作。通過預約系統,集卡司機即可進入港區進行進提箱作業,與碼頭工作人員實現“零接觸”,大大降低了因人員聚集產生交叉感染的風險。

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

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是我國第一座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碼頭,2016年3月投入商業運營。

2019年7月,中遠海運港口、中遠海運科技、中移(上海)產研院、中移智行聯合成立“5G智慧港口實驗室”,研究5G 環境下的應用場景需求,提升港口建設及運營的智能化水平。同年8月,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在中國移動和華為的支持下,率先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

在此次疫情中,碼頭作業人員足不出戶,利用遠程實時回傳的畫面,通過遠程控制系統,實現“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設備遠控操作作業,在辦公樓即可完成碼頭大部分的日常操作。

“零接觸”下,看上海、廈門、山東頂尖自動化碼頭,如何“一人抗疫”

“零接觸”下,看上海、廈門、山東頂尖自動化碼頭,如何“一人抗疫”

此外,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還發揮技術“戰神”優勢,快速研發、上線了針對疫情的多樣化產品,並從崗位安排、泊位策劃、作業調度等方面,大力推進自動化運營,顯示出智慧港口的強大力量。

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相關人士告訴《中國航務週刊》記者,今年2月份,其自動化岸橋裝卸作業量佔碼頭裝卸總量的27.52%,無人駕駛導引車AGV進行船舶裝卸,累計同比增長7.54%。

“零接觸”下,看上海、廈門、山東頂尖自動化碼頭,如何“一人抗疫”

自動化碼頭在節省人力方面的優勢,也在此次疫情中凸顯。

近年來,碼頭岸橋/場橋司機、內集卡司機,均出現招工難的情況。新冠疫情的爆發,讓原本就緊張的運力,更加捉襟見肘。

而自動化岸橋、無人跨運車、無人集卡及AGV的運用,可解燃眉之急。其優勢不僅體現在最為直觀的減少人工投入方面,還可以提高安全係數,使作業更加安全,也讓疫情等危機下的工作人員更有安全保障。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於2019年11月投產運營。

據瞭解,二期項目推出了山東港口自主研發、集成創新的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運用了5G+自動化技術等6項全球首創科技成果,領軍全球最先進的全自動化碼頭科技水平。

“零接觸”下,看上海、廈門、山東頂尖自動化碼頭,如何“一人抗疫”

此次面對疫情,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快速反應,積極對接船公司,為每艘靠泊的船舶打造最優的作業方案。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相關人士舉例說,在近期“高麗博多”輪的作業中,碼頭充分發揮自動化作業優勢,平均單機首次突破每小時42.11自然箱,為船公司調整班期提供了有力保證。

針對集疏運問題,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還充分發揮無人智能閘口的優勢,實現外集卡快速通過,全程人員“零接觸”。

“零接觸”下,看上海、廈門、山東頂尖自動化碼頭,如何“一人抗疫”

據介紹,自2月份以來,集卡平均入港作業時間18分鐘,最快達13分鐘,有力保障了碼頭集疏運的暢通無阻、高效便捷。

另據瞭解,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便利企業辦事創業,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針對107號、108號泊位“臨時靠泊外貿船舶申請線上電子會籤業務”,日前獲批,可實現臨時靠泊外貿船舶業務“一次辦好”。

“零接觸”下,看上海、廈門、山東頂尖自動化碼頭,如何“一人抗疫”

據介紹,107號、108號泊位自試運行以來,按照規定採取“一船一議”靠泊審批模式,即每條掛靠的外貿船舶,都需要經過口岸各有關單位的“紙面審批”後,才能靠泊。

該自動化碼頭根據實際情況,對107號、108號泊位臨時靠泊外貿船舶申請“線上電子會籤”,可在疫情期間,簡化手續辦理流程,減輕企業負擔,還降低了碼頭、企業人員外出接觸的風險。

企業足不出戶,半小時即可完成船舶掛靠手續。同時,“線上電子會籤”每年還為自動化碼頭節省成本約30萬元。

“零接觸”下,看上海、廈門、山東頂尖自動化碼頭,如何“一人抗疫”

可以說,此次疫情對港口生產帶來巨大影響,而自動化碼頭“零接觸”的優勢,則進一步凸顯,同時有望助推我國港口自動化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和發展。

此外,隨著5G技術在港口領域應用的深入,以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為基礎,以5G與移動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為支撐的高效、綠色、安全的智慧港口,將成為新時期港口的發展方向。

· END ·

歡迎通過留言或撥打新聞熱線010-58678999-242,提供新聞線索,線索一經採用,將獲得現金紅包獎勵。投稿可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