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杂说——人同此心?

人同此心?

人们常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并以此为思考问题,作出决断的依据。某种意义上,可以把自身的感觉与别人的感受,联系甚至等同起来,进而找到共识,形成合作,而不是绝对的强调某一方、某一个个体的独立性,存异而求同,这也是人产生社会化、比较成熟的表现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文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点。


庚子杂说——人同此心?

但在我看来,这种想法还是有一定的局限的,尤其在决断问题时不能当做唯一的标准,或者是权重很高的标准。为什么这么说,有很多原因。

首先,客观物质决定主观意识。虽然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现代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但是现实层面上,人种之间,甚至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巨大,已经超越了人种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的现实,得到了社会上普遍的公认。这些差异其实都是受几万年来,不同群落的原始人所生存发展的地域气候、物产的不同逐渐积累导致的,这些甚至与基因的力量同等强大,所以才有了迷因(Meme)这个词不是吗?


庚子杂说——人同此心?

这种差异会导致我们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时,所立足的出发点就完全不同。生活条件艰苦的地方,人们需要抱团取暖,才能生存下去,这样私有的概念就会淡化,但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人如果以此作为推断事情的依据,去和别的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交往,可能就会被当成罪犯来看待。

举例来说,清末鸦片战争之后,直到民国初期,旧中国的统治者实际上都还在以儒家的思想去理解判断新事物,然后就对信奉实力大于仁义的所谓“列强”,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指望别人为你主持公道。结果是什么,大家都知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好像很不政治正确,但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都是统治者们、政治家们做出最重要决断的依据。的确,遇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或者群体,首先就不能把他们想当然的当成自己人,特别是善良的人,更加不能以己度人。不信试看印第安人和阿兹特克人的故事,就知道了。


庚子杂说——人同此心?

其次,人心隔肚皮。这句俗话告诉我们的事实就是,客观层面上,人类直到今日彼此不能直接交流意识,而必须通过其他的工具和媒介,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字,一个想法的传递必须依赖介质,而且依赖介质,就必须接受信息失真的问题。

这种对媒介的依赖,很容易引发“猜疑链”。这是一个近几年大火的名词,是刘慈欣的科幻大著《三体.黑暗森林》里的概念。这个概念实在太绕嘴,核心意思就是说,两个不同的文明之间,在没交流前会对对方产生猜疑,这种猜疑会无限循环。


庚子杂说——人同此心?

化用一下“子非鱼”的故事,“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乐趣?”“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乐趣?”“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你不知道鱼的乐趣?”“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你不知道我不知道鱼的乐趣?”......当然如果在真实生活中,无限循环根本不可能出现,因为双方早打起来了。

化用到人类社会,其实这种猜疑也现实存在,而且进一步思考一下,即使两者产生了交流,你也无法保证对方的意思表达是准确和真实的,还是会不断猜疑下去。

如果说猜疑必然存在,但是这个社会上,毕竟还存在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组织、国家间的合作,原因又是什么?其实这就是因为存在另外的一个因素,暴力。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美国撕毁了《中导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其实就很有意思,两个敌对国家之间签订条约,限制各自的军备发展。而且事实展示出了很好的效果,无论是当时的美苏,还是后面的美俄之间,都比较好的遵守了条约的限制。难道双方都如此坦然,内心不会略有忐忑,猜疑对方是否会借机发展,进而形成不对称的优势,然后伤害自己吗?

庚子杂说——人同此心?

确实不会,因为双方都拥有彻底摧毁对方的能力,至少最后也能同归于尽,所以大家就可以坐下来,安心静气的考虑对方的诚意、接受对方的条件了。如果没有这种能力,面对对方不按套路出牌,甚至翻脸不认账,还顺手把桌子掀了,也只能干瞪眼。反悔的权利还真不是弱者拥有的。

最后,坐而论道实在太空洞,回归到实际问题。当代的社会人,考虑决断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和不熟悉、不知根底的人打交道时,特别是涉及到利益等问题的谈判时,一定记得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这话真是鲁迅先生说的,略作引申拓展)。

至少在利益面前,千万别觉得别人真的会和你想的一样单纯和善良,客观上就不可能的,特别是你还没有强大到让对方不敢欺骗你的情况下,还是实打实的留个心眼比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